「三十而立」or「三十而慄」,寫下了人生感悟以及種種經歷,網路、科技、財經、閱讀、全球化趨勢,寫下這些文字的同時,也讓自己內省做為人生未來的指引... stupid77.com

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告別低價,CN域名漲價是否能擺脫目前的窘勢…

對於許多商業網站以及個人網站經營的管理者來說,明天除了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之外,CN域名的價格上漲也是一個大事件…

以往大家習慣註冊、搶佔許多CN的域名,除了有備無患或者高價兜售之外,還有許多的操作用途,然而這是因為取得的成 本極低,一個.cn的域名一年只 要一塊錢人民幣,手頭上隨隨便便都可以拿出幾十個出來,記得最多的時候,在我的手下至少有上百個CN域名同時再操作,只是這種時代將伴隨著2008年一起 結束…

話說,當我第一次知道一個XX.CN的域名只要一塊錢的時候,我的臉色充滿了不可思議以及懷疑的表情,但他確實如 此,因為我們看到其他的域 名,XX.com、XX.CC、或者其他的至少一年都需要幾百塊錢,這個價差等於告訴大家,其實CN域名根本是不用錢的,每個人都可以很輕鬆、沒有負擔的 擁有…

根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的解釋,過去兩年為CN域名的推廣與體驗活動,所以從2007年3月開始打 出一元的策略,而這個策略讓CN 域名成為了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域名,截至2008年10月,CN域名註冊量達到1,291.5萬個,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國家域名…

然而,看數據不能光看表面,某種程度上,CN域名的「氾濫」也代表中國網路環境的一種亂象,思考看看,同時擁有許多 個域名有什麼好處,最早當然是搶 註,比如說常見的網路蟑螂;而在網站經營面,則比如說:可以擁有很多的分身,其中某個被封鎖了也不礙事,做個跳轉就到其他域名網址去了,也可以把近似的名 稱都註冊起來,形成一個壟斷,更可以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以及search engine的收錄數,就連關鍵詞也會很好操作,多個域名的操作已經成為一門網路推廣的顯學…

這只是列舉了一些比較正規的操作手法,因為一年才一塊錢,所以這些CN的域名有時也會變成一種「消耗品」,舉例說明:比如說想搶短期的效果,因此大量綁定一些域名,網路上面凡是可以丟連接出去的地方一定會把他張貼上去,被刪了再貼,被封了就換其他的域名,這是最常見的…

另外就是常見的釣魚網站、帶有木馬後端程式或者一些惡意plug-in的網站,讓你一不小心就被偷偷安裝了一些東 西,或者你的一些資料就硬生生的被 偷走,這些大多數來自於俗稱的「垃圾網站」,而最大宗的此類網站都面臨隨時會被封鎖的可能性,所以這些人手頭上就握有著N個CN域名,隨時靈活的運用著…

而這也就對使用CN域名的網站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說內地最知名的搜索引擎百度,對於CN域名網站的權重以及收 錄,在大家的認知中是屬於等級比 較低的,甚至經常選擇不收錄,就是因為採用CN域名的網站有太多是屬於垃圾網站或者是分站,這些網站對於search engine來說,沒有收錄的價值…

所以說,CN域名價格上的提升,應該是很多正規或想永續經營的網站來說樂見的事情,因為在數量上會得到某種程度的控制,也可以避免被濫用,在安全性提升以及域名評等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尤其是這些虛擬主機的運營商,還是有不少服務商提出買空間就送域名,或者是自行吸收成本以10元低價維持競爭力等等做法,因此後續CN域名的第一名寶座是否能夠維持,以及CN域名是否能擺脫目前這種不良的名譽,還有待觀察…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歡喜做甘願受,給逝去的2008以及將至的2009…

「哈哈,矯情了吧!!!」,在2008的最後這一兩天,腦中如同影片倒放一般,剛剛想起很多的這一年在我身邊發生過的大小事情,而跟朋友們閒話家常中提到,我想把這些紀錄下來,紀念我的2008之時,得到了這個評語…

對我來說,2008是一個孤軍奮戰的一年,身邊很多共同打拚的夥伴在這一年離開,而我卻因為「人情壓力」這個包袱而被迫留下,想像電影《無間道》裡 面的台詞,「三年之後又三年」;而在一年還經歷了人生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512四川大地震」,以及一波有史以來最強烈的「金融海嘯」;然後這一年我開始 每天抽空寫blog,每周末打網球的習慣…

呵,其實我想表達的,不是一些經歷過事件的紀錄,不是想如同流水帳,又臭又長的一筆一筆記錄下來,如果這樣寫大概三天三夜也寫不完,何況沒有意義, 而是一種人生的感悟,「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或許在2008這一年,有許多的時間是浪費掉的,然而這一切過去之後,我才發現,並不是一種浪費,而是用了寶 貴的時間換取了一些心靈、心智上面的收穫,這些收穫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簡單用一句話來概括2008,作一個承先啟後,那就是「歡喜做,甘願受」,很簡單的六個字,這是一句閩南語的俗語,大意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要高高 興興、盡心盡力的做,然後對於所得到的結果,不管是好的壞的,以及別人對於你的種種意見,都甘心虛心的接受、承受;看似簡單,但實際能夠做到卻不容易…

如果你有選擇權,那麼選擇一份你真正感興趣的工作來做,如果你沒有這種權利,那你必需學著找到一個最感興趣的,如果選擇不了,那就只能下下策,試著 去喜歡你被迫接受的工作,求學也是如此,畢竟這是現在社會的生存之道,當你願意有這個新作嘗試的時候,你自然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事情就會變得容易也有 趣多了,而這麼做的用意就是讓自己做什麼像什麼,不是在浪費生命,就算真的是浪費,也要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

這個世界上做什麼事情都是一門學問,行動才是開啟這座學問殿堂的鑰匙,永遠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也不要虛應了事,你浪費的只是自己的生命,有句話說的好,「你的時間在哪裡,你的成就就在哪裡」,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件在簡單不過的小事,只要你做的最好,那你就能從中得到應有的回報…

此外,更重要的是學會承擔、承受,許許多多的人知道行動的重要性,然而他們忽略了「承擔」的重要性,承擔是更為深奧的學問,一個專案或者一件工作做 的完美,則功勞大家搶著要,然而,如果是搞砸了,勇於承擔的人卻不多,因為承擔需要接受眾人的輿論以及上級的責難,更要面對這個殘局設法解決,甚至你說出 去的一言一行也是,何況許多伊開始勇於承擔的人,到了最後因為承受不了龐大的壓力,無法堅持落實下去…

所以說,這六個字看似簡單,人人會說,但卻不見得能夠真正的做的好,我認為這句話就是IQ與EQ的最佳結合,這是2008年這個孤獨又多變詭譎之年帶給我最大的感悟與收穫,在這一年或許還做的不夠好,但是參悟了這個道理…

永別了,我的2008,而2009,我將用這句話出發…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新浪大膽合併分眾,主動出擊或者被逼就範…

就在上週,正當網路上面謠傳Google將購併分眾傳媒(FocusMedia)部分廣告業務的同時,新浪網這個目 前中國最大的內容門戶 (portal)網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宣佈以發行4700萬普通股(總價值約13億美金)的方式,收購了這家在中國僅次於中央電視台(CCTV)的 傳媒公司,同時也是名列《華爾街日報》票選中國2008十大企業之一的分眾傳媒…

可以說是這場金融風暴以來,在中國重量級的一場合併案…

新浪的知名度不用多做介紹,而我想稍稍可以介紹一下分眾傳媒,讓大家可以更順暢的把這一篇文章看下去…

分眾傳媒,這是一家Nasdaq掛牌的上市公司,也是Nasdaq 100強成分股指數之一,很多人每天都會接觸到這家公司,就是每個辦公大樓電梯門前面掛著的一個不停播放廣告短片的液晶顯示器,因為它擁有這個市場90% 的市佔率,每天覆蓋1.5億城市主流消費人群,這個集團的成長來自於一次又一次的併購,而這也是支撐其企業能夠不斷成長,股價不斷飆升之因…

然而即使在這企業的手中仍然握有上億美金的現金,面對這場金融風暴,似乎也沒有更有效的策略方法來改善此時的窘境, 而還是走上了衰退,股價回跌,甚 至是裁員這條路,因為舊傳統傳媒這個成熟的行業來說,想有突破,不是做加法就是減法,只能想辦法把其他人併購進來,不然就是減少開銷,看似沒有第三條路…

這兩家企業的併購,並沒有得到投資市場上的認同,因為就在宣佈合併的隔天,股價雙雙急挫,那麼新浪看上分眾傳媒的又是什麼呢?

就一個免費提供內容而具有最大的市場規模的門戶網站,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廣告收入(佔了總收入的70%以上), 而且還在廣告這個幾乎是買方市場 中有一定的壟斷力,因為新浪可以拒絕CPA的廣告形式,其他網站不行,新浪就如同一個虛擬的報社、雜誌社,它可以接到許多的廣告需求,而分眾就是一個實體 世界裡最大的廣告播放渠道(或稱通路),或者可以把他形容成街邊經常看到的書報亭一樣,可以把廣告及時的播放出去,讓各個角落的人們都可以隨時看到,分眾 確實有這種實力,讓新浪的廣告事業更為壯大…

可以說這兩家都是廣告公司,而且有某種程度的互補性,或許分眾傳媒曾試圖要自己整合做一個新傳媒的老大,於是在整合 了實體世界裡包含大樓電梯、電影 院、大賣場的廣告市場之後,他併購了好耶,這個中國內地知名的網路廣告4A公司,也投入了手機無線傳播廣告,只是遭受了CCTV的反抗,以及這場無情的金 融風暴…

或許在跟新浪達成併購協議之前,分眾也找過其他新浪的競爭者,試圖複製之前分眾壯大之時用過的策略方法,逼這些大型網站們就範(詳見《智弈》),你不合併我,我就找其他人,到時候市場老大地位也拱手讓人,是以先前出現了所謂google的謠傳,新浪看似大膽的舉動,或許背後另有故事,當然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至少這個時間點,新浪付的的代價也相對低很多…

只是外界似乎不怎麼看好,畢竟兩家都很大,資源整合不是那麼容易,而兩家企業文化的差異性也不容小覷,在我們看到新浪風光的宣告這場併購案之時,當我們樂見未來新浪更加茁壯的同時,未來的發展到底如何,還難以確定…

不過就分眾傳媒的總裁江南春來說,或許當一個新浪的股東兼夥伴,會比自己獨立經營來的輕鬆許多…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你了解什麼是江湖草根精神嗎? 中國內地經商智慧與經驗談…

首先,寫在前面,本文是作者對於與中國內地企業的來往經驗,以及所謂這個「大江湖」的一些江湖規則的觀察所得出的結論,或許個人的接觸有限,所以並 不代表這就是全部,而本文的讀者定位有兩者,其一是所謂的「境外人士」,就是非內地人之外的統稱,其二是想與內地企業往來,或者是想到內地謀求一職的「新 鮮人」…

相較於多數的外資企業,Google是相對成功者,因為Google懂得「換位思考」,多數人進軍中國,習慣於以他過去的經驗與了解來操作,而忽略 了所謂的「文化差異」,之前看了Google的專訪,當他們決定在某一個項目上面進軍中國之前,他們會先觀察,看當地的人們的反應,從中得到因應之道,而 非是生硬的把商業模式套入…

因為內地這個大江湖當中,我們看到許多的外資企業,甚至是所謂的全球top 500的行列成員,當他們大刀闊斧的開拓了中國市場之後,只是對中國的就業與經濟成長做了貢獻,而培養了許多的內地競爭對手出現,而真正從這市場獲利拿走 的少之又少,因此多數最終都樧羽而歸,包含了眾多共同語言的香港與台灣企業,而這都是因為對於這個大江湖環境的「遊戲規則」不了解,而就我個人的觀察,即 使是已經在內地多年的境外人士都100%懂這一套,而懂得人也不見得做得到…

首先,不要以為簽訂了合約就是取得應有的保障與穩定性,凡是應該眼見為憑,如果你是賣方,錢收到的時候才是真 理,而如果你是買方,不要以為golden sample確認就搞定,收到貨之後仔細驗貨才是重點,因為合約僅供參考,江湖內人士本著先答應在想辦法因應的概念,事後如果無法履行合約就拖著賴著,況 且合約的規定是一回事,如果合約規定以月節三十天為付款期限,然而如果與江湖規則不一致的話,那應該以江湖規則為主,以合約作為彼此的爭端,只會讓對方覺 得你不上道,甚至到處宣傳…

再者,務必了解何謂「草根文化」,或者稱作「草根精神」,可以說這也是江湖規則之一,簡單說,正規化操作、直覺 合理的認知是註定失敗的,因為當你設定一個目的之後,會有很多好的壞的策略與方法,不要忽略壞的方法的存在,這就是草根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草莽的意思,天 馬行空、異想天開甚至是另外界想像不到的手段都會出現在你的眼前,因為目的為重,過程可以不在乎,是以許多的「流氓軟件」或者一些黑心產品就這樣誕生了…

還有,關係至上,沒有關係要找關係,有了關係什麼都沒關係,因此當別人對你有所球之時,必定竭盡所能想跟你套近 乎,而且如果你沒有什麼人脈關係的,就算很有能力,也可能會被看不起,甚至寸步難行,因為「關係」是賺錢最重要之關鍵,經營好關係,比一切都重要,而有了 關係也代表你的事業發展,可以省卻很多的成本開銷,並且會增加許多的額外收入,是以經常可以聽到有人這麼說,「那個某某某是我哥們,我們關係好的呢」…

再說一點,是吹噓誇大,有一分的實力,可能會跟你說十分,如果不懂得人,很容易被唬的一愣一愣的,所以經常當有 人跟你說一些數據或者價錢的時候,記得在內心打一個折扣,而這些人其實很容易被戳破,因為經常前言不搭後語,或者認識久了透出馬尾,而這種表現,還出現在 排場與面子上面,經常有裝闊的表現,不要因為一時的表象而被震住…

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麼時代發展背景而導致了這個大江湖的誕生,或許因為中國幅員廣大,再加上所謂的中國式資本主義(或稱小眾化資本主義,詳見FT Chinese雜誌),深入的了解之後,還覺得蠻有意思的,正是這個「江湖規則」推動著每年8%以上的GDP成長率…

還記得,每每當我對這些不成文的社會規則有所抱怨之時,身邊的同事總會提醒我入鄉隨俗,哈哈,也把這些分享給更多的人…

關於作者: 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一年一度作秀時刻,矯情做作的年終檢討來臨…

每到了歲末年終,各界都興起了檢討與回顧的聲音,對於過去的這一年,依據一個看似「客觀」的標準評定出了什麼是最好 的,什麼是最壞的,而兩種極端似 乎還不夠娛樂性,因此又創造出了「最XXXX」的一些指標,追根究底,其目的到底是重於檢討過去展望未來呢?還是製造一些趣味性與吸引度,吸引大眾的目光 呢?

或許這些都導因於這個所謂「完全競爭」的社會,只有透過「比較」找出相對的優劣才能證明什麼應該受到推崇,而什麼應該受到唾棄與鄙視,因為身處社會大染缸中,人們更像是瞎子摸象,這些指標就如同GPS一樣,指引著人們的方向,同時協助人們做出「適當」的選擇…

這些可以「量化」的指標,也是讓這個社會的競爭更為激烈的推手幫兇,人們有了一個可以努力的指標,就容易出現非全面 性的發展,比如說:學生只重某些 學科,因而忽略了一些生活必備的常識,即使書讀的好,也無法適應社會的競爭;企業為了提升獲利,因而忽略了產品原物料的把關,衍生了許多的黑心產品,結果 大好前程毀於一旦;經營一個網站,因為知道某些指標可以快速提升其網站排名,因而開始作弊,甚至連吃個水果都要看哪種水果的維生素C最多…

這些例子或許看似極端,然而卻經常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週遭,同時還不僅僅是只出現在歲末年終之時,我們可以看到一年 當中有多少的排行榜或者各行各業 的頒獎典禮被舉辦,而頒獎典禮也越來越有規模,而應邀參加之人一定都會走過紅地毯,並且接受採訪並被眾人景仰著,她們的一言一行也成為時下茶餘飯後的流行 語或者模仿對象,而也造成了更多前仆既往的風潮…

這些所謂的年終檢討、歲末盤點,總是讓我覺得矯情做作,尤其是看著一個又一個的頒獎典禮上,接受頒獎的人所發表的感 言,經常讓人啼笑皆非,而這些看 似「公平、公正、公開」的評比有多少黑箱作業,裁判的專業度與評判標準是否合格,或者是多少主辦單位有心運作、置入性的引導,或者是所謂的「禮讓性」,比 如說:一直都是某某人或某某企業拿獎缺乏可看性與期待性之類的,難道贏者不該當仁不讓嗎?

這些說的都是總體面的,而在於個體面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一個有自知之明的個人,或者一家有為的企業,更為重要的應該是「及時檢討」吧,不要說年度,甚至是季度、月度、或者是周檢討,其時效性、實質改善性都值得商榷…

似乎這些所謂的年終檢討,往往是「作秀」,因為不是做給自己看的,公司必須面對董事會以及股東投資人,學校需要面對 社會的觀點以及未來招生的壓力, 明星需要更多的曝光機會以及獲獎後知名度與身價的提升,媒體需要更多的觀眾,而每個個人呢?都是這場一年一度遊戲的參予者,不管是配合演戲或者是投以好奇 的眼光…

或許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同時,也是矯情做作的,面對這種最不習慣的時刻,打從心理不自然了起來…

連繫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blog生態]從別人的blog中,你想要得到什麼呢?

不知道有沒有人統計過,每天新誕生的blog有多少?而你寫blog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拜網路發達所賜,不管是採用網路上BSP所提供的環境,或者是利用Wordpress這種開放性程式所架設的個人網站以及blog越來越多,在內地申請一個.cn的域名只要RMB 1塊錢,而申請一個空間一年也要不到幾百塊錢,也因此網路上面每天都有無數的新網站誕生…

最早期的時候,大家比較習慣在一些知名的BSP上面落腳,比如說:無名小站、博客中國等網站,而當時大部分的人僅僅只是寫寫當時的心情日記,或者是把一些自己的遊記、食記等等寫出來,並且貼上一些照片,然後請身邊的朋友來看看,如此而已,並沒有想要透過一些方法吸引更多的人來看,而就算有,其實當時的方法也很有限,因此經常會發現每天當日人數是零…

而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以及時間的累積,網路上面出現了許多的blog名人,他們或者像電視明星一樣出現在一些談話性的電視節目當中,也或者成為了一些大型知名網站所網羅的人才,同時有更多串聯blog以及blog的流量與排名工具或網站,甚至是協助管理網站的服務因應而生…

不過當這些免費提供流量監控、網站排名以及網站價值的服務,甚至是越來越多讓blogger可以把文章的簡介與網址連接貼出來的書籤網站越來越多的同時,整個blog似乎有越來越娛樂、綜藝化的趨勢產生,或許很多blogger在追求用戶閱讀量的同時有了一些些的迷失,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閱讀,所以開始摸索用戶喜歡看的題材,另一方面則是商業化的現象出現,變成了一些產品或者活動的宣傳代言工具…

或許這也跟整個網路環境生態的發展有關係,首先即使是一些知名的網站,想要吸引網民的眼球,同時讓每個上線的用戶都可以創造出高的 pageview,不外乎美女照片、旅遊照片甚至是談論政治問題或者是名人的隱私等等,此外因為大多數的網路重度用戶幾乎都是IT業界的從業人員,因此科技方面的話題也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之一…

尚且,也因為網路時代的來臨,因此很多廠商都開始嘗試所謂的blog行銷,透過建立blog宣傳產品與服務,並到許多人的blog去留言,除了宣傳又可以發揮SEO的效果,而看在「錢」的份上,不少人也因而淪陷了…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這麼多人願意把他的經歷,不管是旅遊的、美食的、科技面的、投資面的或者是關於職場上面的,也不管這些人是名人或者是平民百姓,他們之所以能夠擁有自己的粉絲,也絕對有其過人之處,因為在網路上更能顯露出個人魅力…

不過,當你訂閱了這些blog的RSS之後,你想要看的是這個blogger專業的一面呢?還是好奇的想窺探他生活瑣瑣碎碎的一面呢?亦或是看他推薦一些產品或者是服務給你呢?或許對於讀者來說,也有許多的複雜情緒在內…

應該說不管是寫的人或者是看的人,都面對著一種壓力,寫的人擔心沒人看,擔心砸了招牌,更擔心自己成為了看後即棄的消費品,而看的人,面對了如此多的網站,更是一種壓迫感,沒有選擇過於一言堂,但是過多的選擇卻無從下手,甚至失去判斷的能力…

綜藝化、娛樂化確實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不過倒是有一些前輩們能一本初衷的經營著他們自己的網站,他們或許不常出現在大眾的面前,然而這種blogger的精神很令人敬佩…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馬多夫效應,華爾街其實比恐怖份子還可怕…

記得當年美國紐約遭受911恐怖攻擊的同時,我正準備做出人生中第一次海外共同基金的投資,因為上班之後沒時間炒股 了,想找一些相對穩定的標的當做長期投資,手頭上收集了一堆海外基金的資料與歷年數據,而當我做好決定,準備隔天到銀行去進行交易的同時,打開電 視,CNN正在直播第一家遭受脅持的班機撞上了雙子星大樓的畫面!!!

當時一則喜一則優,喜的是幸好還沒出手,憂的是這下次不知道市場要低迷多少時間了,而低迷的越久,我等待投資報酬的時間就越長,何況如果沒有靠「錢滾錢」的話,只靠著微薄的薪資,大概這輩子沒指望了> < !!!

現在回頭想想,911這種短期的影響好像也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遺症,雖然美股因此暫停交易了數日,而事後股價漲回 來的時間不沒有預期的久,相反的如今看來,諸如前FED主席Alan Greenspan,以及上一波金融風暴時的LTCM,還有以Lehmen brother為代表這些華爾街的投資銀行,甚至是前Masdaq主席Madoff,這些人或者機構,恐怖份子跟他們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

今天看到了《紐約時報》上面Paul Krugman的文章,「the Madoff Economy」,後來發現台灣的中時有翻譯版的,題目就是華爾街與馬多夫(Madoff)有什麼不一樣,馬多夫表面上是一個風光的人物,而再這風光的背後只是一個利用職務之便,同時利用投資大眾對於金融商品的不了解移花接木,成為一個轟動一時的詐騙案,涉及金額正不斷的提升當中!!!

可以這麼說,我們鄰近銀行內上班站在第一線面對客戶的理財專員,都是這場騙局以及這次金融風暴的幫兇,他們充其量只 是稱做為共犯,而諷刺的是這些領著不錯的分紅的所謂理財專家,都是通過合格的證照考試的人們,他們真的對於自己的產品了解嗎,不禁讓人感嘆這些所謂的證照 資格,究竟幫普羅大眾們把了什麼樣的關卡,或許這也是我一直對於這些證照敬而遠之的主因@@!!!

其實,從LTCM到Lehmen再到Madoff,他們所玩的都是在財務金融領域裡面最精華的「財務槓桿」操作,在 原文版教科書裏面稱之為「hedge」,字面上叫做「避險」,正是所謂規避風險之意,簡單說就是以一種最低成本的方式,類似買保險的方式,取的對某種資產 或負債的權利,比方說我們常聽到的「保證金交易」、「避險基金(或稱對沖基金)」這些玩意兒!!!

財務金融專業出身的人都知道,所謂的避險,有三個功用,分別是規避風險、進行套利、以及投機,而可以說這三個層面都 是一念之隔,因為顧及到未來某某產品的價格可能會上漲,所以提前以保證金方式買入一個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可以用某一個相對低廉的價格取得這樣產品的權 利,有可能是企業,有可能是對這個交易市場熟悉之人,也有可能只是因為概率高,想賭一把!!!

歸根究底,都是「人性的貪婪」導致了這些悲劇的發生,金光黨不正是如此嗎?如果不拋出一些看似獲得高報酬機率大的誘因,我想也不會有這麼多人上鉤,而且還有一個重要點,必須有「學習力」,這次或許栽了,一定要吸取經驗!!!

這波金融風暴確實搓破了許多的謊言,華爾街的泡沫之大,也讓人瞠目結舌,也可以這麼說,華爾街過去的高薪以及市場規模根本是一個過度膨脹,而製造出這個假象的這群人,其實比恐怖份子還可怕,因為他們一直以專家甚至慈善家的身分令世人景仰著!!!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聖誕傳說]原來聖誕老公公也是宅男…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聖誕夜,來說說一些輕鬆愉快的話題…

或許是文化差異以及無神論的關係,在內地沒什麼節慶的感覺,有的只是一些餐廳或者娛樂場所借機造勢拉抬這種節日的氣 氛,然後試圖從中大賺一筆,而或 許也是心態比較成熟了,所以這些似乎沒能引起我的一絲絲興趣,不過內心倒是懷念小時候都會到教堂裡面去跟著大家一起慶祝的那個場景,而上了大學之後,當時 所就讀的學校正是每年台灣聖誕舞會最出名的必去之處,越夜越熱鬧…

出社會工作之後,因為出差的關係,經歷了最冷的聖誕以及最炎熱的聖誕,有一年在外派在德國,因為是高緯度國家,所以 到了十二月底,已經是白藹藹的一 片,而因為德國人多半是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因此家家戶戶都佈置的很溫馨,就算再窮都要歡喜過一個節慶,而當地電視台不落人後,推出了一個走進社區的節目, 到處尋找佈置的最溫馨的一戶人家,在電視台的報導之後,這戶人家門口每到了夜裡,就會有很多人圍觀,而我在當地人的帶領之下,也一起湊了熱鬧…

而又有一年,同樣是工作出差的關係,來到了巴西裏約熱內盧,十二月的南半球,正是最炎熱的夏天,我記得有一天走在路上,看到路邊交通號誌上的溫度顯示「44oC」,或許這是很多人所嚮往的「盛夏的聖誕」,巴西人的熱情,幾乎掩飾了裏約城內的治安問題,所有人都聚集在Copacabana海灘上面,艷陽、沙灘、比基尼,這是完全不同的聖誕體驗…

回到現實生活,在內地,除了這些「比平時昂貴」的餐廳之外,似乎只有在影片中才可以找到一些聖誕的氣氛,於是找到了 一個關於聖誕老公公傳說的影片來 看,這是一個芬蘭電影,《Joulutarina》,中文有翻成「聖誕傳說」也有「聖誕故事」,是一個述說聖誕老公公由來的故事…

劇作家Marko Leino在某一年的聖誕節收到了一通難以忘懷的電話,電話的那一頭說道,希望能把自己童年以及怎樣成為一位特殊人物的真實故事講述給世人,在前往芬蘭實地拜訪了解之後,確信了這個關於聖誕老公公的真實身世,因而誕生了這部電影…

這位傳說中的聖誕老公公名為Nikolas,住在芬蘭的一個小島上,他的父母在聖誕節前夕帶著年幼的妹妹阿達到鄰近 的村落去看醫生,結果葬身在大雪 之中,一去不回,而他就由這個小村子裡的鄰居輪流撫養一年,每年到了聖誕節前夕就搬往下一個撫養家庭,直到後來被一個孤獨的老木匠撫養長大,為了表達他的 感謝,每年他要離開的晚上,Nikolas就自己用刀子刻木頭的小禮物送給撫養過他的家庭中的小朋友們…

後來老木匠離開了,留下了大筆的財富以及一張地圖,Nikolas認為應該把禮物送給更多的人家,因此從那天起,他每天都躲在屋內的木匠工作室裡面辛勤的製作禮物,因為害怕小孩子看到他不想要他送的禮物,所以只有在聖誕夜才會外出去送禮物,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宅男」…

這影片雖然平鋪直述,沒有太多的高潮迭起,不過尤其是在一片白茫茫看似寒冷的世界中,卻顯得溫馨,有種平凡中見真情的內心滿足感,聖誕夜如果一個人或者不知道去哪裡慶祝,不如留在家裡看影片吧…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手機不再只是視覺與聽覺的延伸,而是大腦與神經的延伸…

在內地知名的文化雜誌《城市畫報》上面看到一篇專欄文章,「三個手機一台戲」,這篇文章乍看之下,感覺沒什麼看頭, 因為經常聽人家說,三個女人一台 戲,沒有對女性不敬的意思,因為這是形容只要同時有三個女生在場,就如同唱戲一樣嘰嘰喳喳的不停,只是專欄作家為何會說三個手機一台戲呢?這三個手機又是 哪三個手機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手機的發展歷史,記得十年前俗稱「黑金剛」的Moto大手機剛剛進入市場沒多久,手機的體積與重量 都稱得上巨無霸,又重又大,而被 戲稱為防身用的隨身武器,而當時帶著這麼大一支手機也成為了身分的象徵,然而一晃眼十年過去了,手機已經成為地球上幾乎人人都有的隨身通訊設備,據統計目 前全球擁有超過三十億支流通使用中的手機,而且體積越變越小,螢幕則慢慢長大且色彩越來越鮮豔,同時越來越多的附加功能誕生,比如說最早整合了PDA,可 以記事、收發email等,到後來加入了internet、GPS等,手機已經不再只是通話的工具,而是一個個人化的終端通訊設備…

今年稍早之前,Softbank董事長孫正義以及Microsoft的Bill Gates八月以來分別在到訪中國以及香港的時候,不約而同的發表了對於internet未來下一個十年的預測看法,他們都認為未來十年後將是手機這種行 動設備將取代PC,成為新的上網、互動、娛樂工具;因此Microsoft Mobile PC系統、Symbian甚至是後來的iphone以及Google Android都積極投入在手機操作系統這一塊,為即將普及化的手機上網市場作暖身…

而在這篇專欄中,作者所提到的三個手機,指的就是黑苺機(blackberry)、iphone以及G1,她們堪稱 為smart phone市場發展中,三個代表性階段的重要角色,早先,商務人士對於即時收發email的需求,由黑苺機的出現迅速席捲了這個市場,引領一股潮流,再者 我們看到市場上面出現了許多搭載Windows Mobile系統的各廠牌手機…

然後在萬眾期待之下,Apple iphone騰空出現,完全不同於黑苺機操作介面的型態,而是全觸控幾乎沒有按鍵的設備,短短時間內立即銷售超過了一千五百萬支,而或許說iphone的 大賣更多來自於ipod的成功以及人們對於Apple靈魂人物Steve Jobs個人魅力的認同…

於此同時,對於市場一直存在高度野心的Google在不斷的對外否認將推出Gphone之後,我們看到採用 Google Android開放式系統的第一支手機也出現在世人面前,而Google打的旗號則是有別於封閉性系統的apple,強調的是開放性系統,各手機廠家都可 以應用在自有品牌的手機上面,且人人都可以開發供Android使用的應用程式…

這三個手機就在市場上面各自唱著自己的戲,或者交戶的對著戲,或許這也是一種拉抬市場聲勢的方式,畢竟一個巴掌拍不 響,何況面對的又是一個需要教 育,亟待所有參予者共同投入,誘發用戶的需求,提升用戶買單的意願,或許從各自取得的階段性成績來看,都有不錯的績效表現,然而以Apple來說,一千五 百萬對比三十幾億的市場,畢竟如同牛毛一般…

所以,這台戲或許打得火熱,然而才剛上映呢?接下來,我們會看到採用Android系統的各家手機出現,甚至是黑苺 Android,而另一陣營的 Apple,則在上星期宣佈,Steve Jobs不再出席明年的Macworld展會,由旗下全球產品行銷副總裁菲力浦·席勒 (Philip Schiller)代替發表主題演講,這或許Apple將進入到一個新的世代,然而市場上的此消彼漲或許還很難論定…

或許體驗過3G手機上網的用戶還不多,然而在這股趨勢洪流之下,用戶也絕對是贏家之一,手機將不再只是停留於聽覺或視覺,而是更深層次關於大腦與神經的滲透,就讓我們邊看戲邊享受新的科技,迎接新的時代吧…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人生成長的關鍵競爭力指標「學習力」…

書店裡或者是坊間的補教機構,常常可以看到所謂「快速學習法」、「增強記憶力」、「強化個人競爭力」的相關圖書或者 是課程,而且這些關於所謂提升個 人競爭力的宣傳廣告,經常會搭配著某某知名人士,並透過一些受訓過的學員現身說法,用以體現出一種「醜小鴨變天鵝」的渲染力,而接受了這些訊息後,蠢蠢欲 動的人不在少數…

這就是告訴我們,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學校或者社會中,惟有不斷的增加自己的籌碼,提升個人的競爭力,才是人生生 涯發展的不敗之道,如果用一個概 括性的名詞來定義,那就是「學習力」,經常有一些剛從學校畢業準備踏入職場的年輕人問我,找工作或者是職場上,什麼東西最重要,我通常會回答他們,從面試 開始,我已經開始觀察這個人的學習力,或許他會有試用的機會,但如果學習力不行的話,就過不了面試或者試用期…

通常,他們會好奇的問我,「什麼是學習力呢?」在網路上一搜,可以發現關於學習力的定義還真不少,而在其中發現有一 本書中把學習力定義成「學習力是 創造力的根本。學習力是什麼?它是學習能力、動力、態度和創新能力的總合。沒有學習力就沒有創造力,創造力的枯竭也就是意味生命力的枯竭。」

這樣的解釋,很專業,但或許過於生硬不容易了解,學習力不是說你學歷很高,也讀了很多的書,因為你學過的、閱讀過 的、或者說經歷過的並不代表就是你 會的,或者說已經轉換成你的知識,可以隨時視情狀從腦海中把他搬出來使用,如此就算你強記了許多的知識在你的腦中,那也是枉然,因為這些東西就算不在其他 人的腦中,只要他知道可以在哪裡取得,比如說在search engine上面知道如何找到,那其實跟記憶了這麼多東西沒有差別,換句話說,即使你學歷很高、很博學,也不代表你學習力強…

通常,我會這樣的解釋它,這跟學校讀書沒有絕對關係,跟工作經驗也沒有絕對關係,而是當你學習一個新知識的時候,是 很透徹的通盤了解,即時每有把這 100%的知識全部存放在腦中,然而你在腦海中或者在你的記事本中留下了一條線索,一旦碰到需要把這隻是調出來使用時,可以迅速的派上用場,求學是這樣, 連工作也是…

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人或者組織,學習過很多的東西,也有數年的工作經驗,然而當他在度遇到相同的問題時,還是犯下了相 同的錯誤,這就代表這個人或者組 織沒有學習能力,導致重蹈覆轍,所以是否「不二過」其實是學習力的重要指標,其實沒有經驗,或者說沒有經歷過一些關卡,並不可恥,也並不代表你就輸人家很 多,而是經歷過一遭之後,不是吃虧或者遇過就算了,而是真正從中學到一些經驗值,這個經驗值是可以被用以面對以後的難關的…

可以這麼說,學習力代表個人或者組織的適應力、生存力、甚至是核心競爭力,沒有學習力,只會一直的倒災在相同的問題 上面,這樣的經驗沒有價值,以學 生為例,沒有學習力就是考試永遠都錯在相同的一個題目上面,我想大家都會覺得很冤望,然而換一個情況,如果碰到一個沒有遇過的問題,就算不會,也會很興 奮,即時是做錯了,因為只有遇到才會有機會突破,同理,職場上也是如此,一再的重蹈覆轍代表著沒有競爭力…

在一個blog上面看到一個blogger如此的自我介紹,「我喜歡閱讀,但是不是你們眼中的讀書人」,覺得這句話很妙也很棒,我想這個blogger想表達的就是不能讀死書,也不是單向的讀書,而是一種學習力的表現,試著去思考這句話的涵義吧…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想創業嗎,看看是否創業者的五大必備條件…

自從學校裡面畢業之後,身邊的同學朋友們都已經晉升為中高的管理階層,而且任職在一家大家耳熟能響的企業中,而我因為不甘成為一個單純的上班族,因此幾年下來陸續跟了幾個老闆,一直在創業階段的小公司內學習,並且除了自己的老闆之外,接觸了不少創業初期公司的老闆,這些老闆不少人現在已是檯面上的人物,有些則仍然在不斷革命的階段…

一 路走來,看了這麼多創業的老闆們,其實有很多的感觸,每個企業的成敗都繫乎於掌舵的領導人,就如同下棋一般,一 步成則事業更進一步,一步錯則很可能節節敗退,而這些都來自於創業家的策略與決策,或者僅僅只是一時的沉不住氣以及判斷錯誤;因為面對目前的不景氣,整個 景氣循環即將到達所謂的谷底,因此內心有了自己創業的念頭,因為到了谷底,機會俯拾即是…

所以趁這個機會,把自己過去所經歷所觀察,作為一個創業者最重要的幾個因素列出來,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不代表真的就是這樣,我認為如果要列出最基本需要具備的五項條件就是遠見、格局、氣度、堅持、執行力,或許說其他的要素,還有創業者的人脈、技術能力、產業經驗…等,然而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僅次於這五項條件之外的…

對於管理學或者相關書籍有所涉略的人,一定對於我所列出來這五個必備條件有某種程度以上的了解,以下我們一個一個來複習過…

遠見,簡單的說就是不能短視,眼光要放的夠長遠,未來幾年的計畫都已經了然於心,放長線釣大魚, 不能被眼前的一些小利益所迷惑而放棄了長遠的計畫,一切都依據計劃行事,同時遠見也代表著看清楚了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遭受的一些困難以及問題,並事先 做好準備因應,避免計畫趕不上變化的狀況發生,這最難之處在於如果創業者一直無法達到損益兩平之時,他們經常就先擱置了長期計畫,而先撿眼前看得到的利 益…

格局與氣度,或許這兩者應該合而為一,首先格局要夠大,這樣才能做大事,不能小家子氣,這並不是說要擺闊,或者凡事 只是大處著眼,看不起細節,而只是說讓自己站在最高點來思考掌控局面,而用最大的氣度來接納一些發展過程中,不利的因素以及人物,也就是廣納所有反對的聲 音,並接受跟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把他們納為己用,用最寬闊的態度來做人做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點說起來簡單,然而許多的創業者其實都有種偏執的個性,就是因為下面我們要說的堅持,而過度的偏執往往也影響了他們的氣度…

具備了遠見、格局與氣度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堅持與執行力了,前三者講的都是長遠的、寬廣的,而有了這些認知之後,再來就是很具體的、很細節的、很有行動力的要素,所謂堅持就是永不放棄、堅持到底一直到成功的意思,只是堅持不能用在剛愎自用上面,也就是上述的過度偏執…

最後一個條件,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像執行力的定義一樣,執行的毫無瑕疵,重視所有的細節,而且行動力強才行,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就算再堅持,也是一種白費時間,而一般所謂的執行力,並不是靠創業者一個人,而是一個高效的團隊,因為創業者更多時候是扮演一個思想家,除非是小企業,不然要講格局論遠見,又重細節有執行力,往往相互衝突…

短短對於這五大必備條件的描述,其實看似簡單,然而在許多創業家的口中,經常淪為口號,講一套,可是實際做時,或許跟說的有很大的差異,而這就是失敗者與成功者最大的差異了…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經濟衰退之下,現金為王到底是不是正確的觀念…

金融海嘯以來,陸續對於金融危機的起因以及因應之道發表了一些文章,甚至探討了這依竊是否都肇因於「資本主義」,然而一直覺得似乎有一個關卡在我的內心沒有突破,如同愛因斯坦所說,「複利」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因為它讓人們開始錢滾錢,創造財富,對抗了財富的最大威脅「通貨膨脹」,然而複利也引發了人性的貪婪,一發不可收拾…

今天在鉅亨網上面看到了一篇來自《先探週刊》的財經文章「現金不是王」,這篇文章主要是告訴大家幾個過去的人們所累積下來的財務管理經驗,比如說:現金如果不善用,只是把他保存著,那不僅不會生財,還會不斷的貶值,因為雖然過去發生過通貨緊縮,但是就整個人類的近代史來看,幾乎就是一個通貨膨脹的歷史,通貨緊縮只是短暫的,所以人們不應該過度的擔心眼前的大危機,而應該審慎從中找到優良的投資標的,因為面對危機才會讓大家都冷靜下來,思考自己過去所做的到底對不對,也引用了巴菲特在紐約時報的表態,要大家計算投資標的合理的價位,在相對低點進場投資…

這篇文章,我反覆閱讀了幾遍,我同意本文作者的觀點,因為就投資的理論而言,這種說法正確,尤其是「價值投資」就是找到長期投資的相對低點,然後進場佈局,然後期待長期投資所帶來的效益…

然而,就現實社會而言,這種說法有些爭議,當然在這個時間點,或許站在財經雜誌的立場,給予投資大眾一點撫慰以及長期投資的信心,其立意很棒,但必須有一個前提,必須對於投資理財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或許大家會覺得這是廢話,不過看看,這次金融海嘯死的最無辜的都是哪些人…

當銀行裡面的投資理財專員介紹投資產品給社會大眾時,都是一些最保守、對投資最外行的人相信了他們的專業與推薦,購 買了所謂「風險最低」的連動債券以及基金,他們的資金來自於退休金或者每個月微薄的薪資中的大部分,之所以這麼做,正因為害怕通貨膨脹,不想把錢存在銀 行,寧願選擇報酬高於存款,而風險相對最低的投資標的,而如今這些人卻求救無門…

試想,這些人當中,許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們,只想找一個標的當作高定存的形式而已,而且對於投資市場上所有的投資工具了解甚少,他們的財富累積來自於過去辛勤的工作、省吃儉用並把錢存在銀行裡,而光是這樣,讓他們度過了人生大部分的人生,累積了一些財富想養老以及防備不時之需,而卻被這些現金不是王的觀念害慘了…

所以說對於投資市場中的大多數不具備某種程度的財務管理觀念的人,告訴他們現金不是王是不負責任的,當然我不是對作者不敬,只是希望大家更為謹慎,因為當大多數人接受了這種現金不是王的觀念之後,只會讓他們更緊張、更憂心,因為他們變成了進退兩難,因為他們想吃魚,卻不知道怎麼釣魚,尤其是連魚竿都不慎掉到河裡面去了…

我相信很多人在經歷了這一遭之後,應該不再敢冒風險投資,寧願把錢收好,即使面對了通貨膨脹,我想對於沒有太多財務投資觀念的人,與其羨幕人家靠著投資賺了很多錢,不如先把錢收好,至少先把進入市場必備的一些知識都做過一番學習,再來面對現金不是王這個問題吧…

連系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為什麼我們的身邊會有這麼多的恐怖份子…

看了《項塔蘭》之後,一直對於書中作者的一些經歷有許多的想法,再加上一些發生在國際間的事件,讓我試圖想表達一些關於這些恐怖組織或者幫派組織的看法...

接連幾個星期在北非的亞丁灣附近索馬里的海 盜活動日漸猖獗,先是劫持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郵輪,然後開始被國際間重視,而打搶的行為並沒有收斂;再者,前一陣子的孟買恐怖襲擊事件,也造成上百人喪生; 而法國巴黎新進也受到國際間恐部分子的威脅;就彷彿每天打開電視,都會聽到某些恐怖集團的活動,而也彷彿只要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很自然的聯想到恐怖份子

只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恐怖集團以及成員的存在呢?

我們可以先對恐怖組織的誕生以及定義做個分 析,可以這麼說,我們所身處的這個社會,是一個常態性的社會,如果這所有的人的狀況做個統計分析而得到的分配圖,就如同一個寺廟裡大鐘的形狀一樣,中間的 區域人數最多,而兩邊不管是最好的最優秀的,或者是相對差的甚至有缺陷的,都是相對的極小數,我們先把這些人群稱為非常態的小眾,而把這個樣本放大的全世 界,也是如此,然而這些「非常態的小眾」,在這種常態化的社會或者世界地位上面獲得不到公平的對待,或者只是有志不得申,他們就會很自然的結合起來,用團 結的力量試圖改變常態社會與世界的規則

簡單的說,小到社會中的幫派,不管是正或是 邪的,大到塔利班基地組織等等,都可以稱為「非常態的小眾」,他們或許被多數人們所唾棄,或許不被社會所接受,而這只是因為他們不會讀書或者不喜歡這樣的 社會體制,或者是對於這個由西方發達國家所引領的世界規則不認同,因此產生了這種排斥社會,甚至與所有其他人為敵的心態

然而,如果依據上述的分析,這些恐怖組織或 者幫派是烏合之眾嗎?顯然多數都不是,他們集團化操作、企業化經營,或許所經營的項目以及所做的行為不合法,然而卻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業」,如果是一個 常態社會中的專業經理人,或許都比不上這些組織幫派的頭目,因為這些頭目正是這些非常態裡面,比常態優秀那一端的「人才」所扮演的角色,這些人才擁有高IQ、高EQ,而且還有很強烈的人格魅力與煽動力

如同,《項塔蘭》中所描述的黑幫老大哈德 拜,企業化的分割經營孟買的護照、黑錢、黃金走私等業務,還要將所賺的錢購買武器,親身回到阿富汗參加民族聖戰,如果不是一個黑幫老大的話,其實他是一個 哲學家,是一個學者,還是一個孜孜不卷的學生,是一個天生的領導人,也是一個極具睿智的人物

一群在社會上難以被接受的人,他們因為相同 的原因聚集在一起,他們急著讓社會或者世界認同他們,也利用這種極端的手段提醒大家,不要忽視少數人的權益,甚至不要把他們犧牲了,而每每當其中有一個像 哈德拜或者賓拉登這樣的老大出現時,利用組織群眾們的同理心,加上他們個人魅力以及能說善道的煽動力,那就是翻天覆地的時刻了

所以說,這些恐怖份子或許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只是被洗腦煽動了,那麼什麼方式才是解決之道呢?或許只有去了解他們、認同他們的需求,進而在現實社會與世界中取得平衡點,才是唯一出路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不要對生活不滿,因為主控權在你手上…

記得在王文華的書中有這一幕,他提到當他在面試員工的時候,會問四個問題,「有沒有女朋友?」、「你去過最好玩的地方是哪裡?」、「你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會做菜嗎?」,而或許多數的人為了迎合面試主考官,都會有很專業化的回答,一切以工作為重,而這樣的回答,會讓他覺得這個人對於生活沒有熱情,因為工作要做的好,生活品質就得高,好的員工,必須對於生活有起碼的興趣

我認為很有道理,因為工作是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為了工作,這並不是說生活的品質或者說物質生活要如何的講究,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都已經快活不下去了,還講究什麼品質,講究什麼生活情趣,這太不現實了,何況現在的時局越來越差

其實,不是這樣的,而是應該「學會生活」, 不管什麼處境都要活在當下,並不是說天天大魚大肉,出入高級飯店,行必高級轎車,穿必名牌服飾,擁有更多的財富的確可以讓人更快樂,但卻不是對等的,看看 非洲或者中南美洲一些窮困人家的生活,他們買不起名牌,吃不起大餐,然而他們的臉上永遠不缺笑容,甚至沒有所謂「憂鬱症」的存在,為什麼呢?如果你還有能 力對於生活不滿,那代表你的生活比他們好的太多了

抱怨以及不滿其實是多餘的, 當然某種程度這也代表對於生活的一種追求,因為不滿足就是推動人們追求更好的一種動力,這是企業家常說的一句話,只是光會抱怨以表達不滿,如同無痛呻吟一 般,不僅對於實質生活改善沒有幫助,還會造成週遭親友們的厭煩,最後只會把自己逼成一座孤島,自己孤立起來,甚至憂鬱症就是這樣產生的

何必呢?掌握你自己生活的主控權不 正在你手上嗎?想要選擇過什麼生活?或者說想用什麼心態面對自己的處境?擁有這些答案的選擇權,不都是你自己嗎?何況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痛並快樂著」, 面對窘境,選擇面對,或是選擇改變,或許當下都是痛苦的,然而當你做好選擇面對時,內心不都是快樂的嗎?我想地球上許許多多貧困地區的人們就是如此吧,生 活總還是要面對,不如就快樂的面對

或許,要重拾起自己的主控權,坦然且勇敢的面對抉擇並不容易,這是因為你的感性戰勝了理性,所以你應該做的就是理智的分析你的現況,可以藉由一些管理學上面的分析方法,比如說最簡單的SWOT分析,讓自己很客觀的、很冷靜的思考,然後確實的記錄下自己眼前所面臨的困擾或者說劣勢,然後列出你所期望的生活方式,以及要達到這個期望的生活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是否有能力承擔這個改變,或者該尋求什麼協助等等,這種理性的分析會給你很大的勇氣與動力,當然最後還是要真正的付諸行動

也曾經在網路上面看過一篇被轉載了很多次的文章《不是路到了盡頭,而是該轉彎了》,我認為轉彎有兩種解釋方式,一種是轉變心態,一種是人生方向的轉變,不管是哪一種,都讓自己漂亮的轉個彎吧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P2P看起來很美,卻往往跟盜版畫上等號…


或許你不知道什麼是P2P(peer to peer,或稱點對點傳輸)技術,但是你一定使用過這種技術,因為這個看似艱深的技術其實就隱身在你的電腦上面,你的電腦裡面一定有幾個即時通工具,比如說MSN、skype、QQ之類的,這就是一種P2P的其中一種運用,透過一個類似中控中心的協調,讓所有的用戶彼此交換訊息、互通資訊與檔案文件…


此外,這也是拜網路數位化趨勢的便利性所賜,不敢說全部,但是應該有比例很高的人數都從網路上面找到共享的數位內容(比 如說: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等),而如果找到了動輒100MB以上的好東西,總不能直接透過http下載,所以emule、eDonkey、BT、迅 雷等等這些工具就派上用場了,不僅僅同時可以從多個下載點下載,還可以resume斷點續傳,而其實這就是最常用的P2P功能了…

關於P2P的技術,現今已經非常成熟,克服了所有intranet傳送錯誤、 節點(node)定義與規劃以及下載檔案完整性檢查與切割問題,在此就不在多說,可以在google上面就可以找到一堆,而也因為P2P技術的加持,所以 其實全球網路的流量數很多都來自於P2P,也有人稱P2P已經徹底的統治了internet,或許言過其實,然而P2P的影響力可見一般…

然而,問題也出現了,既然P2P技術功能看起來如此的美好,卻為什麼沒有被知名網站所運用,而且經常跟「盜版、違法」扯上關係呢?

先來看看P2P技術的特性,透過一個協定可以把一群人串在一起,這些人所擁有 的資源可以共享,尤其當你想下載一個高品質的影片時,只要在這個群裡面搜尋,就會把有這個影片的電腦全部列出來,然後系統會判斷切割,然後分別從不同處下 載取得這個影片,在完整的下載之後,這部影片的檔案會自動組合,而這個群裡面擁有這個影片的人數越多,下載的速度也越快,這就是大家共享的不只是內容檔 案,還包含了電腦的儲存空間以及頻寬(bandwith),而提供服務的網站,僅需要提供這個串接大家的平台,然後宣導大家來加入…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網上諸多VOD(或稱MOD)網站,她們 最大的開銷來自於server與bandwith,因為需要龐大的storage,需要滿足每一時每一刻眾多的瀏覽人數,而在入不敷出之時,只好打用戶電 腦與頻寬的主意,讓每個用戶變成一個服務點,此舉不僅對服務方有利,用戶端因為瀏覽的順暢度提升以及下載速度變快,也因此樂於接受,正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 挨…

然而內容的源頭首先出了問題,因為未經授權, 就擅自在網路上面流傳開來,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用戶因為提供這些資源而受到版權的控訴,而這個平台的提供與維護者呢?它可以選擇撇清責任,因為他並沒有存 放任何檔案在其server上面,也沒有名正言順的鼓吹大家共享這些盜版內容,然而終究脫離不了關係,走在灰色地帶豈有完全規避得了之理,甚至還有巧用這 種灰色地帶之嫌疑,這就是P2P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之一…

再者,因為用戶不見得了解P2P的技術涵義,因此往往在使用了之後,發現一些私密的檔案文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外洩,另一起爭議由此而起,就是所謂「隱私權」的問題…

所以說,即使是在美好的事物,如果不被妥善的利用,適當的教育宣導,都可能會有負面的影響,這種狀況完全在P2P功能技術上面體現,導致檯面上的網站或者企業抱有疑慮,而導致聞P2P色變,甚至某些國家地區直接視P2P為違法行為,甚為可惜…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206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小心!!不要讓你的行銷宣傳變成空砲彈…

現代的生活中,每天都必須面對很多廣告的轟炸,走在路上有不少的派發傳單以及街頭廣告看板,坐在公車上,還有不斷放 送的公車廣告以及車體廣告,到了辦公大廈等電梯,還有一值不斷播放的媒體廣告,上網之後,email裡面有一堆廣告信件,而許許多多的網站上面都有各自呈 現出來的各種形式的廣告,不知道有沒有一個調查單位,統計過一個人一天至少會接觸過多少不同產品或者服務的廣告量…

而這麼多的廣告充斥我們的生活週遭,告訴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年代,是一個資訊爆發,且近乎完全競爭的市場,所以想要成為焦點,就要不斷的製造曝光的機會,用以提升的被注意到的機會,進而建立知名度…

不管什麼產品,什麼服務,奢華的、昂貴的、炫燿品、亦或者是民生必需品、甚至是非常便宜的一些小東西都需要被行銷才 有可能刺激他的銷售量,否則產品大概只能靜靜的躺在倉庫裡,或者就像一些小顧問公司那樣,每天坐在辦公室裡打蚊子,進一步你自己的blog或者網站也將會 是每天只有你一個人自己看而已…

所以「學會行銷」幾乎是現代人的必備知識,只是在行銷之前,你的準備工作ready了嗎?

我們來看看,最近大家談的最火熱的話題,所謂的「病毒式行銷」以及「口碑行銷」,為什麼在一些人登高一呼之後,就會有這種幾乎自然擴散,一傳十、十傳百的乘數效應呢?可以說是大家對於這個產品或者服務的肯定,而這個肯定往往來自於最出商業計劃時的產品或服務的定位規劃,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好的產品與服務死在前述的行銷這一關,因為行銷不利或者預算不足,然而卻有更多的產品與服務,卻是死在了定位規劃上面,第一步就已經踩錯了,後面當然全盤皆輸…

什麼樣才是一個好的產品定位呢?站在開發人員的立場,他們想的是面面俱到且功能最齊全的產品或者服務,但是如果站在 消費者的立場,這很可能代表著摸不著頭緒,看似什麼都有,卻感覺每一樣都很複雜甚至不會使用,這就是因為產品或者服務沒有凸出點,講不出他的好,而也就是 說定位出了問題,大家可以留意到,這樣的產品或者服務,往往是走「中間路線」的,為的是迎合所謂的中產階級,因為這是一個normalize的市場,人群最多,不過卻忽略了一個要點,這些人的錢是花在刀口上的,非必要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一種浪費…

我個人認為一個好的產品或者服務的定位,可以比照施振榮先生在《再造宏碁:開創、成長與挑戰》書中所提出的「微笑曲線」來看待,雖然它所形容的微笑曲線是運用在IT產業的上中下游生態,然而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產品或者服務的高中低三種階級定位,上述的中間路線可視為微笑曲線中間最低的位置,而高端以及低端的產品或者服務,則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獲利空間…

或者說高端以及低端也是一種行銷策略,因為一個代表高價,另一個則是低價,許多民生用品都是屬於低價產品,因應大眾化的需求,當然其中不乏一些走極端的高價產品存在,而這就是某種特定訴求的小眾市場,兩者剛好是極端,一個以量取勝,一個以價取勝,以汽車市場為例,往往賣的獲利最好的是低階的代步車,以及高階的頂級房車或者休旅車,而中階的呢?只是彌補產品線的齊全度…

當然,或許這種見解不一定對,因為不見得適用在所有的產品與服務上面,然而我想表達的是,在高中低階產品所形成的微笑曲線,左右兩端的所謂高低階定位,相對於中間的定位來來清晰,而且訴求明確,中間的消費群,會很自然的往兩邊去選擇他們所需的東西…

Anyhow,產品定位以及行銷幾乎已經是資訊爆炸中,最為關鍵的兩個課題,不管你想要在哪個領域立足,好好的研究,不要讓行銷宣傳成為空砲彈…

關於作者: 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用看的簡單,實際做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

這一陣子好不容易把自己的網站架設起來,每天除了工作時間之外,還會額外投入不少時間在自己的網站上面,總是想把它做的最完美,而經常到處研究其他人的網站,以及其他人網站的內容,反省自己的不足,常常會看到很多前輩們的網站,且通常越專研究越發現自己能力的有限與不足

人生中經常有這種狀況,因為身邊其他人的推荐 或者看見某些感興趣的事情或者物品,就會一頭熱的投入研究,因為剛開始的時候,看人家在做相同這件事,總是如此的熟練,而且「看似」如此的簡單,但是偏偏 自己來的時候,才赫然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然後漸漸的就會發現,這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急不得,越急或許只會揠苗助長,而真是需要時間的投入以及融會 貫通,這也是對於耐心的一種磨練,只是內心又很急

不僅僅架自己的網站如此,寫blog文章是如此,學習打網球是如此,其實就連工作也是如此,簡單的說,看別人做看別人玩都好像不難,然而自己來的時候才會發現,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通常,這種狀況被稱做為「撞牆期」,這個名詞 最早是用在馬拉松選手身上,因為需要把這到無形的牆撞破才能夠突破,人們在遇到這種「撞牆期」的窘境時,會有兩種不同的選擇,有些人會選擇放棄,半途而 廢,有些人會繼續堅持尋求突破,這兩種選擇的比例有多少,其實是因事而異,也無從統計起,而這個撞牆期的長短也是因事而異、因人而異,所以到底怎樣是對的 怎樣是錯的,沒有定論,只要選擇自己認為對的即可,因為或許你所做的事情,並不適合你,那當然是趁早放棄比較好,機會成本也比較小,但如果不是這種情況的 話,半途放棄就相當可惜

人的學習,或者說經驗的累績,或者說一項工作的進行,是有學習曲線的,我所要說的這種學習曲線,跟管理學上面所說的學習曲線(或稱經驗曲線)效應不太相同,是一個反Z字 型的曲線,一開始付出的時間較長,然而所獲得的經驗或者收穫是相當有限的,而在了一定時間的堅持之後,這條曲線就變得陡峭,此時會有大幅的突破一直到了七 八十分時再會有一定程度的停滯,而到了七八十分時,已經是中上程度以上的表現,或許可以說是一定程度的專家,而七八十分以上的突破,是邁向頂尖的道路,如 果是一個興趣或者愛好的話,其實七八十分已經綽綽有餘

而如何能讓自己突破撞牆期達到七八十分的境界呢?

堅持是最基本的,然而卻不能過於急功近利,因 為心急只會壞了大事,而應該抱著急事緩做的心態,安排好適當的進度計畫,設定好合理的階段性目標,一步一腳印的前進,並隨時做好反省檢討,雖說不能過於心 急,然而也不能拖延怠惰,每個階段或者每一天都要有所成長進步,有所累積,才能真正的把想完成的事情做好

所以說,用看的,冷眼旁觀總是容易的,甚至經常會隨意的批評別人,只有自己去做,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用虛心的態度,加上堅持與合理的計畫,才會讓自己有所突破

關於作者: 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職場生涯] 出社會前五年沒創業,以後就更難了…

由於經濟不景氣的緣故,越來越多的人都擔心隨時有可能失去工作,因此,在網路上面開店的人數一下子激增了許多,不少熟識的朋友時不時就會在MSN上面傳了一個訊息,說我再XX網開了一個網店,歡迎多多來觀顧

這就是一種入門級的創業舉動,對於經濟的擔憂,以及自己未來前途的堪慮,很多人在沒有選擇之下,只好硬著頭皮趕鴨子上架,然而或許也因為沒有退路,所以其中不少人抱著破釜沉舟的意念,不成功便成仁,而最後還是闖出一片天

那麼如果你沒有這種無奈的壓力呢?你會想要創業嗎?什麼時候才是人生中創業的黃金時期呢?

一般有這種想法的人,首先會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是我或許沒有好的商業模式,沒有好的項目與know-how,第二是我沒有足夠的經驗,可能會是創業中的絆腳石

然而,這兩個問題,或許只是杞人憂天,當然除非你創的是一個非常先進,且進入門檻極高的產業項目,否則我的看法是「想創業,越早越好」

想想目前商界裡面成功的人士,他們多半沒有接 受過完整的教育,年紀輕輕就被迫出外做生意,而且幾乎都是三十出頭就已經擁有一定的事業基礎,而其他多數人呢?或許讀完大學、讀完研究所,然後進入職場, 面對的老闆,就是這些書讀的沒他們多的成功創業家,這種局面似乎總是如此的諷刺,而我們可以看一下Oracle的總裁Larry Ellison應邀在耶魯大學對畢業生演講的那段話;我並不是說讀書不好,而是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回過頭來,我們分析一下為何這兩個問題是杞人憂天

首先,關於所謂的商業模式,或者說商業機密,或者說是know-how都好,可以這麼說,全世界這麼多人,你所想到認為是獨一無二的生意,或許在這星球上的某一個角落也有不謀而合者,所以認為自己是unique,其實很不智,也很難取信於人,所以與其尋找這種虛無飄渺的idea/model,不如踏實一點,找到一個榜樣企業,緊跟著人家的步伐,並且同中求異,扎扎實實的把應該提供的服務或者產品做好,不用擔心自己太渺小,才是上策

其二,關於經驗的憂慮,相較於前者,那就更不足為道了,因為在你沒有創業或者說沒有當老闆之前,你頂多只是 一個專業經理人,這種角度思考問題跟老闆是完全不一樣的,專業經理人做不好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然而老闆必須承擔所有的後果,同時要解決它;尚且等你有了經 驗之後,你已經上了上班族每個月領薪水的癮,同時也是成家之時,經常家庭與事業難以兩全

不過,創業者還必須有幾個必須具備的特質,遠見、堅持、格局、氣度、執行力,在後續創業相關文章中與大家分享

所以,雖然不景氣逼迫很多人走上創業這條路,而更多對創業有憧憬的人們,或許更應該以行動來取代想法,掌握創業的黃金期,因為我們常聽到這種說法,出社會之後,如果五年之內沒有創業,那以後就更難了

關於作者: 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網路觀察]Alexa全球排名的穩定性與公平性…

今天跟幾個業內朋友談起Alexa網站排名異常的問題,有人就說道,他用google以及其他付費統計工具所統計到的IP/PV量一如平常,然而網站排名卻掉的一蹋糊塗,因此感覺到非常冤望

關於Alexa全球網站排名,我想應該不用多做介紹吧,只要網路上的重度玩家們應該都知道,根據wiki百科的定義,Alexa每天分析提供各種網站的相關資訊與網頁訪問量,並推出幾種日期指標的網站排名而聞名,除了綜合性的大雜燴排名之外,Alexa也提供地區性、語言性、主題性的網站排名,因為「歷史悠久」(成立的早)且涵蓋的層面較廣,所以幾乎是網路界的一個重要指標

網站的投資者、研究者或者想到一些網站去投放廣告的人,都會先問一個問題,「這個網站的alexa排名是多少?」,因為對於業內的人來說,只有網站排名在全球1,000名之內的,才有資格談論價值,當然如果是地區市場規模性比較小的,比如台灣、香港等,只要是當地排名在20名之內的,或許排名不在1,000名之內,還是具備某種程度的價值

只是如前所述,Alexa的排名波動其實經常大的有點誇張,經常出現驚人的數據,尤其是一些單一地區性比重過高,以及拜訪人數(IP)與網頁瀏覽數量(PV)比例差異大的網站,然而雖說網路無國界,單一地區比重過高的問題幾乎是90%以上網站共同存在的一種狀況,而後者呢?諸如一些以提供電子書或者圖片閱讀為主的網站都存在的實際狀況,經常一個人都會翻上數百個網頁,而當這兩個狀況存在之時,Alexa很可能會把它視為作弊

此外,或許Alexa還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對待狀況,就是地區的權重,當然這是我個人長期以來的觀察,某些地區的權重甚至高達其他地區的數倍,也就出現了這種狀況,兩個網站的流量是一樣的,但是因為地處兩個區域權重不同,A地區的一個上網人次,可能在B地區需要10多人才會出現排名對等的狀況,也因此經常我們從其他工具統計到的人數是不變的,然而排名卻一再的波動

當然,Alexa的統計算法,一直再改變,其一是邁向更公平化,其二則是避免排名被操作,然而面對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狀況,其實或多或少,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網站都有做一些因應Alexa排名不公平或者不穩定的性,底下我們來看看幾種經常被使用的方法

首先第一種是關於穩定性的,多少IPPV對 應該有的排名是可以粗估出來的,所以當發現網站的該有的排名不若實際排名時,大家會開始去操作其他地區的流量,利用這種地區性的權重把排名拉抬起來,大家 可以觀察一些網站的地區比重,我認為這很有趣,因為明明是中文的網站,卻在一些非中文的國家地區佔有很高的比重,這是一種補量的操作方式,透過對Alexa發送數據包的方式進行

其實這種方式也被用來衝刺網站的排名,用以提升網站的價值與知名度,是一種常見的網站炒作方式,而此外還有一些方式,比如說透過網站聯盟的方式,利用聯盟的力量大家一起來把流量創造出來,同時共享流量,而這也經常被用來做為網路廣告的操作,甚至有人直接破解了Alexa toolbar,從中了解流量計算與統計的規則

當然這些都不是正規的網站經營手法,但這或許也是業內諸多不可公開秘密之一,因為雖然大家都嚷嚷著不管alexa了,因為這是一種誤導,只是心理面還是在意的,畢竟這是目前比較公正的指標了吧

不過對於一個有心經營網站者來說,或許品牌的深耕經營更為重要,或許Alexa對於某些網站的排名不公平也不穩定,然而在用戶以及廣告主的眼中,品牌似乎更為可靠

關於作者: 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沒人搶的第一名,誰才是盜版的大國…

或許這個問題,大家都有不同的解釋,尤其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中俗稱的「301條款」,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美國引用這個條款來制約一些開發中的國家與他之間的貿易,而許多的亞太國家地區,經常因為所謂「知識產權(或稱智慧財產權)」的問題,而被列為重點觀察國家,然而這種指控到底是一種不平等的對待,還是五十步笑百步呢

幾個月前的北京奧運,帶動了許多的VOD(或稱MOD)網站(比如說:youtubeyouku、土豆網)的大幅度發展,許多這類的網站把這個機會是為網站「轉正」的機會點,因為藉由與CCTV合作授權取得網路直播權,彷彿也正式對於自己是一個合法取得播放內容的証明,然而除了所謂的奧運直播視訊節目之外呢?還有許多的院線片、甚至是許多地區性的影片以及電視劇呢?

我們可以看到內地有許多這樣的網站,而且這些網站的全球排名基本都是1000,而知名度也都很高,而除了這些視頻網站之外,連百度都有所謂的MP3搜索以及可供下載的服務,迅雷也提供了不少的音樂、影片以及遊戲,而相同的veryCD也是如此,而在人們每天的生活裡,盜版書籍、盜版光碟也是唾手可得,那麼這就說明了中國或者說亞太地區是盜版的主要根源嗎?

或許是一種反駁,我們看到奧運期間,中國國家版權局所發布的新聞稿宣稱,全球發生1600多起未經許可盜播奧運比賽的現象,大多數是網路上的非法散撥,而更有趣的是,這些非法事件發生在已開發這種發達國家的比重遠高於中國

當然這其中存在一些狀況,網路根本是沒有國界的,任何人都可以在youtube或者flickr上面建立一個帳戶,發布一些共享的影片或者照片,除此之外,任何人也都可以在其他國家的機房租用一台server架網站用以分享,這種跨國性的操作方式,巧妙的避開一些所屬國家的法律行為,說真的,我們也只能說那是犯罪地點而已,真正的侵權人是哪裡人,還有待查證,而這搞不好就是internet上面的灰色地帶

順著「盜版侵權」這個關鍵詞,我在google上面找尋相關的資料,發現一個更有趣的現象,英國某著知識產權(智慧財產)學會的主席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表示,按比例看,全球電腦軟體盜版最大源頭是美國;此外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A)2005年所做的調查,全球盜版活動每年對美國電影業造成的損失約為61億美元,如果就地域而言,發生在美國的盜版活動造成損失13億美元,高於一直被好萊塢認為的「重災區」亞太地區

而也別忘了,youtube也是美國登記以及運作的網站,雖然是台灣人創設的

進一步根據BSA的調查,在美國雖然盜版率全球最低,但是所造成的損失卻是最大,甚至其他已開發的發達國家(英、德、法)都比中國來的大,而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正是因為美國家寬頻上網速度快、普及率高的緣故

所以說,這個第一名的「寶座」獎落誰家,其實還有許多種的解釋方式,只是表面上看到的不見得是真相,而或許這些數位內容或者軟體的提供商,可以思考屬於數位時代的商業模式,因為盜版或許也是一種最好的宣傳方式,微軟如果沒有這麼多的盜版在外,或許也很難成就其帝國吧

參考我的其他文章:<網路時代數位版權的收費可能性高嗎?

關於作者: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網路行銷]越是明確的,就越容易被舞弊…

越來越多品牌大廠漸漸的把廣告行銷預算轉移到網路上了,因為傳統單向的廣告模式,單向的,很直接,而且用戶沒有拒絕的權利,而網路上面的,可以是互動的,間接的,精準定位的,可數量化計價的,甚至是可以產生共鳴的「遊戲」,這代表什麼意思呢?

其一,數位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人無時不刻都掛在網路上面,彷彿一失去了電腦與網路活不了似的,而確實也是如此,MSNQQskype等工具漸漸取代了電話,如果手機掉了,似乎不在像過去那麼嚴重,而網絡線路不通了,那才是真正與世隔絕

其二,因為成本效益的 考量,尤其是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許多的企業越來越重視所花的每一分費用所能帶來的實質效益,而傳統不管是電視廣告或者是報章雜誌等大眾傳播媒體所能夠提供 的,如同一個大禮包,除非拆開來看,否則永遠不知道其價值,又因為無法分割,因此價格甚高,只是實際的所能產生的效果,往往差強人意

所以,網路化的廣告讓廣告主們看起來似乎特 別的有吸引力,因為以往到了月底或者年底真的要衡量實際效果時,所有的數據指標清清楚楚,一覽無疑,再也不用擔心如何去「編制」出檢討報表,而且,如果說 某些產品或者服務,甚至是專為某些區域所特定舉辦的推廣專案活動,也更方便了,因為網站上可以透過特定區域的IP位址做定向;甚至如果擔心一大筆的行銷廣告費用花了出去就像打水漂一般,那麼廣告主可以根據廣告的實際曝光數量,或者實際註冊使用的人數,甚至是實際消費之後再拆成的方式支付廣告費用等等,就是所謂的CPC(Cost Per Click)CPACPS等行銷方式

我想許多行銷或者是管理者都明白這些道理,然而呢?或許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試想,如果你是一個網路行家的話,網站的CTR(Click Through Rate,或稱為點擊率)平均有多高呢?先讓大家看看FacebookCTR平均是0.04%,也就是說有10,000人看過這個網頁,僅有4個人click了那一則文字廣告連接,而其他諸如myspace也僅僅只有0.1%而已,如果用這種方式來計算,那麼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就算接了很多廣告,該網站也無法達到損益兩平,我們可以以一個點擊美金0.1元來計算看看,第二個,這些網站根本接不到廣告,因為網站廣告效果很差

所以,既然可以很明確的計算出數量,很自然的,就越容易被作假舞弊,變成「有行沒有銷

這也是網路產業比較黑暗的一面,也是出於生存的無奈,何況更多的服務都是免費的,所以只好想辦法創造點擊率、註冊量,而且「假的跟真的一樣」,IP量可以分佈的很均勻,而且來路以及退出的路徑都可以模擬出來,甚至,某些聯盟專門幫這些網站廣告平台製造點擊率以及註冊量,他們透過大量的server以及大量的工作人員,透過proxy或者相關的方式,產生出大量的IP數據,並且倒賣給這些網站平台,同時從中獲得的高額的報酬

所以,如果千萬不要當冤大頭,有知名度的網站雖然貴了一點,還是廣告投放的首選,同時最好能夠跟你的收入掛鉤,但這也不是唯一保證,尤其是某些上市的網站,由於面臨了股價的壓力,因此不得不出此下策,所以囉,如果一直都做不出效果來,還是趕緊換一個網站吧

或許這也是告訴我們,不要太過於相信數據化的東西,因為越容易表達的,就越有作弊的空間,網路廣告如此,而企業的財務報表也是

作者官方網站:http://stupid77.com/?page_id=2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淘寶網悄悄啟動的第二場聖戰…

或許相較於第一場硬戰,這一回合稱為保衛戰更為合適

悄悄地,出現在我們身邊的淘寶網廣告一夕之間變多了,彷彿時光倒流一般,公車車身廣告、公車站牌廣告、廣播節目、電視廣告乃至於最直接的網路廣告,在內地我們最近似乎看到或者聽到「淘寶網」這個名稱的機會突然變成很多,尤其相對應金融海嘯所引起的經濟不景氣,淘寶網的廣告攻勢雖然低調,卻也相對的很引人注目

而在海峽的另一邊,淘寶網台灣站也在八月份同樣是悄悄的成立,一如淘寶網一慣的低調作風,這個不景氣的時局或許正是這種B2C的拍賣或者銷售網站的最好時機,因為消費者僅衣縮食,但不得不消費之時,只好上網找二手貨或者是低價商品,也因此趕緊在這個時候,在大家每天都會接觸到的地方製造曝光度,以喚醒人們對於淘寶網的記憶

然而,面對著來自騰訊拍拍、新成立的百度有阿、以及第一場聖戰敗給淘寶網的外來者而與內地網站合併試圖捲圖重來的易趣等等,這些有大有來頭且堅強非常實力的競爭者的搶食,自然也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前一陣子,淘寶網與百度之間的攻防戰更是激烈,淘寶網封鎖了百度搜索引擎的收錄,而百度則提供了一個專門的登錄接口給這些淘寶網的賣家們使用,這幾乎是2008年末內地最大的一場網路戰爭

看看淘寶網現在的狀況,根據調查,目前擁有超過8,000萬 的用戶量,每天超過人民幣三億元的成交量,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免費的服務,然而其營收的來源除了少數的付費店家賣主之外,同樣阿里巴巴集團底下的第三方支 付工具「支付寶」可以說幫淘寶網賺了不少錢,怎麼說呢?從用戶角度看似免費的服務,其實付款到收費的保障交易甚至是存放在支付寶裡面未提取出來的錢所產生 的利息,無疑是一筆不可小觀的金額

而面對成立以來的這二場聖戰,或者說是龍頭地位保衛戰,目前看來淘寶所採用的策略跟第一場聖戰的策略方法相同,先來回顧一下第一場戰爭,在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所寫的《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中就說到這場戰爭,當時eBay透過各種正規戰的方法封鎖淘寶網,然而馬雲卻透過悲情民族主義的訴求,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加上內地特有的草莽式手法,以及完全免費的服務,翻盤成功的戰勝了外來者eBAY,甚至讓eBAY幾乎要退出中國市場

從現在看來,或許淘寶網目前佔居這市場的龍頭寶位,同時具有某種程度的品牌知名度,然而這次的對手,卻換成了同樣在內地都是龍頭的其他網站,號稱擁有四億以上會員的即時通QQ,中文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以及本土化的易趣,雖然手頭上的籌碼多了,然而對手也都不是昔日那些泛泛之輩,或許一不小心也有陰溝裡翻船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預期,淘寶網或許不那麼容易被顛覆掉,然而市場還是會有流失的狀況,只是多寡的問題,何況挖牆腳經常是競爭者之間的常用策略,此策略或多或少有效,而以內地來看,這個所謂B2C或者C2C的市場仍然很大,這也是更吸引競爭者加入的主因,而可以預期未來我們會在不同的平台看到更多相同的店家賣主,用戶或許還是最後的贏家

作者訊息: http://stupid77.com/?author=2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the bucket list》你有什麼遺願呢?

曾經有人找了1000個人作了這樣的調查,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願意提前知道你準確的死亡時間,而所獲得的答案是,96%受訪的民眾皆選擇回答不願意,我想或許是大家都對於未來有很多的期待,也有不少的願望想要去實現。

應該說人活在這世上,如果不是內心有許多的「遺願」,那麼這個人活著可以說跟行屍走肉沒什麼差別,而如果像是癌症末期的病人一樣,被宣告最多只能活半年或者一年的時候,那無疑是一種生不如死,就如同預先判了死刑一般,每天都在煎熬等死,而身邊的人還會一直提醒你,把握所剩的生命,因為時間不多了,這更是宛如搧風點火,一再的刺痛已經受傷的心靈。

今天看了一部影片,《the bucket list》,並非一部新的影片,是20082月份上映的,中文有幾種翻譯的名稱,諸如《一路玩到死》、《遺願清單》等,這些翻譯方式體現了片中兩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而同時被宣判了「死刑」的老人家,其中一個人在得知自己的日子不多之後,嘗試列出了自己的心願,然而他卻沒有想過要付諸實現,而是隨手把它扔了,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羈絆,讓他只敢想不敢動,然而卻被另一個人撿到,在他的慫恿以及金錢支助之下,兩個同病相憐,或者說同在一條船上的老人家,任性的依據這個list上面的項目逐一完成。

個人認為,這些中文電影名稱的翻譯方式,或許很平鋪直述的讓人了解這部電影的劇情或者是很直接的意思,然而卻沒有表達出真正的涵義,尤其是「bucket」這個字的涵義,如果根據字典裡面的翻譯,這個字代表著是「大量」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有很多想要去實現的願望,然而恰恰相反也帶有一點諷刺的,時間卻是如此的有限。

影片就從醫院裡面躺在同一個病房內的兩個病人開始,得知自己的死期,以及只能仰賴醫院裡面的一些實驗性質的治療,才能冀望能夠活的更久的時刻,他們做出了那4%的人的樂觀舉動,高空跳傘、在F1車道上面用古董車飆車、以及前往地球上面著名的許多景點,而在過去這是他們都只敢夢想而不敢行動的願望,最後他們兩人的骨灰同時葬在喜馬拉雅山之上,而以一句話作為人生的ending,「眼睛雖然是閉上的,但是心卻是開放寬廣的」。

在這兩個老人家的旅程中, 透過影片中的鏡頭,我們看到了許多的美景,但更為重要的是過程當中這兩個老人家針對生命的一些對談與爭論,在埃及金字塔的上面,兩個人對坐,遠晀不遠處的 其他金字塔,而其中一人說道,關於埃及人對於死亡的信仰,當地人認為人死亡之後,到了天堂的門口,神會問他們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的生命中有沒有找到喜悅?」,第二個問題「你的生命中有沒有帶給別人喜悅?」,這兩個決定他們能否進入天堂的問題,其實也正是我們應該深省的。

或許我們也應該列出自己的「the bucket list」,然後妥善安排時間來實現它,否則,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也就不會做了,剛剛看到一位網友的評論,說的很棒,人生就像Adidas加上Nike,想想他們的slogan,要認為impossible is nothing,同時 just do it!!!

本文作者為 awang http://stupid77.com/?author=4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有多久不曾抬頭仰望天空了呢? 生活其實無處不在…

生活在成都已經超過三年了,這還是除了自己的家鄉之外,第一次在外地待上這麼長的時間,對於成都的一切都已經非常的熟悉,也寫過了不少的文章,讓想到成都來旅遊,以及認識成都更多人做參考,諸如:《走進寬窄巷子,體驗老成都…》、《震後三個月之成都旅遊生活情報》、《[成都飲食篇]除了麻辣火鍋,你還有更多的選擇…》等等…

而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對於身邊的許多事物都不再新鮮,也不再像剛剛到的時候,很想到處去看看,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景點,甚至連走在街上都不再像過去一樣,用一雙好奇的眼光去感受這個城市,取而代之,只是頭低低的默默的走著,生存嘛,不就是如此嗎?

然而,就在自己越來越迷失在生存之中的時候,在一些網友的blog上面,卻看到了越來越多關於這些blogger們所生活的城市,他們用相機記錄了自己的 生活周邊,即使這些人事物都已經熟悉不過,然而從這些相片中,我們看到了確是一種感動,或許我們已經許多沒有抬頭仰望過天空,或許我們已經許久不曾坐在樓 下的花園裡休息,然而這些卻是一再的令我們感動著,其實無處不生活,生活無所不在,只是我們不曾用新體驗罷了…

而最近也在閱讀中,發現了一個好玩的事情,兩岸直航的城市越來越多了,成都也將在本月的19日啟動直航,往後每個周末都有固定航班,這將是四川籍的飛機第 一次飛到台灣,而台灣籍的飛機呢?則是在512四川大地震的時候,台灣的華航撘載著台塑、慈濟以及一些企業所共同捐贈賑災物資第一次直航抵達成都,而在此 之前的上一次成都直航台灣,大家一定都不知道,這是在蔣介石一九四九日記中記載的,在1949年12月10日,蔣氏眼見大勢已去,於此日由現在成都的軍用 鳳凰山機場,搭機由成都直飛台北,歷史總是這麼的有趣…

對於未來成都直航台北,目前看來或許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尤其是經濟蕭條之 時,因為在成都的台商本來就不多,而成都旅客前往台灣旅遊的或許也屈指可數, 然而隨著所有企業日漸由東向西轉移,成都勢必是內地西部大開發的第一站,而似乎目前看來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也似乎有限,因為本來四川就是一個內需市場,而 對於重休閒的四川人呢?我們常說,四川人如可以趴著,是不會站著的,呵呵,或許本地人不認同…

來看看我的一些成都生活隨拍吧…

http://stupid77.com/?p=142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經濟不景氣,其實處處是機會…

你有沒有這種習慣呢?逛街的時候,看到當季美美的衣服以及飾品,當下立即就把它記在心理,然後呢?到了即將換季的時候在去購買;或者呢?直接到一些名牌商品的outlet裡面,彷彿置身在一個大倉庫中挑選,打了不少折扣的商品,就如同在挖寶一般,只是為什麼這些過季商品可以相對的便宜呢?

其實關鍵就在於需求性,因為馬上要換季了,對上一個季節的商品自然需求性降低,而且如果廠加把它堆在倉庫內,除了到了下一季必須面臨新款式的無情競爭之外,也必須負擔一定的倉儲成本,因此到不如來一個清倉大拍賣

而這種常見的商品供需關係,除了上述這個常見的案例之外,還有一些情況,比如說我們到一些景致優美的偏遠風景區時,總是必須付出比較高額的成本,以取得飲用水或者餐點,此外,比如說突然下一場大雨時,路邊總是會出現一些賣傘的小販,而一把傘的價格可能是平時的兩三倍,這都是供需的失調所產生的市場性

確定這個供需的前提之後,我們來看看號稱史上最大金融海嘯所帶來的經濟大蕭條,每天都可以看到許多的金融機構,或者是大型重機工業面臨倒閉,需要政府紓困的窘境,而一般的中小型企業也好不到哪裡去,也因此裁員風波似乎越演越烈,人們開始面對可能沒有固定收入的威脅,進而不敢消費,保存現金應對可能來臨的種種不確定性,也因此大賣場、百貨公司、旅遊業者、航空公司等等,因為面臨巨大的業績衰退壓力,只好降價求售,連機票都降了許多,用以刺激、促進消費

然而站在消費者或者說普通老百姓的立場,總覺得未來應該還有下跌的空間,而也就是這種預期心理之 下,所以廠家們的促銷方案似乎還沒有起到真正的效益,然而,我們套用投資市場上面的觀點,人們永遠不知道底部何在,就如同在牛市中一直期待更高的指數一 樣,也因此投資大師們常說,應該在合理的價位出手以及脫手,當大家都貪婪之時,應該謹慎,而大家都恐慌之時,就應該大膽樂觀,那麼現在呢?

或許未來商品甚至股價以及其他投資指數都還會趨勢向下,但如若是長線的投資或者打算永有一個長期使用的商品,其實不失為一個好時機,或許早了一點,但不見得會吃虧

而我個人認為這種理念可以套用在「創業」這件人生大事上面,當大家都想退出之時,其實就是進去的最佳時機,或許未來還持續低迷一段時間,但這不失為佈局以及培養市場的好時間,而且更能夠充分的展現時勢造英雄的大環境,何況我們經常聽到的一些大品牌,幾乎都是逆勢而起,續創高潮

所以,經濟蕭條,不僅是撿便宜的好時機,更 是向老闆說不,投身創業的最佳時刻,而重點就是在於坐而言、坐而思,不如起而行,不能只當一個思想派,至於說要做什麼呢?其實各行各業都是商機,可以緊緊 跟著一個產業龍頭,好好的學習它,並且找出一個同中求異之處,挖他牆角就綽綽有餘

未來,我將繼續根據創業者的經營、管理、行銷做一些進階的分析分享

作者官方網站: 三十而慄 歡迎來訪...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小小關鍵詞,大大的學問…

今天看到台灣的Yahoo奇摩所公佈的2008年度廣告主及網友最愛十大人氣關鍵字排行榜,仔細的看了之後突然有感而發,因為search engine如同以往的電話黃頁一般,幾乎是網路行銷的灘頭堡,業界素有「得搜索引擎者,得天下」的流傳,而從這句話,大家就可以感受到其重要性

至於如何才能稱得到是「得搜索引擎」呢?

不外乎以下幾種,其一是必須無時不刻能夠得到search enginespider bot的光臨,最好是一更新就能夠馬上被收錄到,其二當然就是收錄數要夠多,因為根據長尾理論,收錄越多則被搜索找到的機率就越多,其三就是本文所要描述的關鍵詞了,一個熱門的關鍵詞一天至少都可以貢獻上千個獨立用戶數(或稱獨立IP),而如果不是熱門的也沒關係,因為只要數量夠多,一樣都有驚人的效益

所以關鍵詞的操作可以說是網路行銷重要的一環,不過畢竟這些所謂的search engine網站,諸如:Google、百度、Yahoo或者MSN都不是公益慈善機構,所以金錢與人為的操作無可避免,或許在公正性以及社會責任方面有些影響,但對於整體網路推廣行銷上面,更重要的還是各憑本事,各顯神通

一般我們在操作上面,都是先經過討論,大家提出各自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字詞,這些關鍵詞可能是當時最熱門的議題,但更多的是預期未來幾週內可能出現的新話題,或者是我們自己所創造出來的話題等等,因為當一個話題被引爆之時,想要去追趕,難度較高,除非採用特殊手法,只是這種手法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有可能被這些search engine視為作弊,而可能進一步將你封殺,所以一般都必須有遠見,而且不僅僅是對外的操作,自己網站上面的關鍵字詞佈局也很重要

我們在回過頭來看看這份台灣最主要的search engine所公佈的排行百中透露出什麼消息,第一名的關鍵詞是腳踏車,眾所皆知腳踏車在台灣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種假日的休閒活動,甚至是一種新時尚,過去大家買著昂貴的腳踏車,而且還要改裝的很專業,甚至連穿著以及其他週邊的配備都相當齊全,而現在呢?恰恰相反,經濟不景氣,大家開始反璞歸真,過起的生活,開始想把腳踏車當成一種交通工具,而這也反映在知名腳踏車廠捷安特的股價上面,當全球股價一面倒之時,他卻屹立不搖,甚至根據媒體報導年終獎金高達23 個月

或許說「腳踏車」一詞名列第一也正反映著大家日子不好過了,從一個小小的關鍵詞,隱含著大家現在最關心的話題,以及反映著大家的生活為了適應這個金融危機、經濟大蕭條所做出的應對,而此外,在排行榜中,還有諸如「裝潢」、「法拍屋」、「租屋」,大家開始減少開銷,透過二手產品或者是租賃的方式來取得,而在休閒旅遊方面也大幅了縮減了出國旅遊的機會等等

一個小小的關鍵詞,真的是道盡了許多故事,而且也隱含著許多的學問,甚至是龐大的商機,值得大家好好的分析研究

作者網站: 三十而慄 歡迎到訪!!!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動手做一個自己的網站,其實很easy…



在網路上面寫blog已經幾乎不間斷的持續了半年,大概擁有五六個不同的blog,或許是在現實的社會中尋求不到認同感,因此每天雖然都要費盡心思來寫下一些東西,然而卻樂此不疲,而這半年來的累積,每天到我的這些blog看文章的人已經超過5,000多的閱讀量,而大多數都是從search engine所帶來的,只要在任一個search engine輸入「三十而慄」或者「stupid77」都可以輕易找到我,前些日子跟了一些網路上面結識的同好談到blog以及個人網站這些事情,忽然覺得身為一個商業網站的經營團隊,而且在這個數位時代,怎麼可以沒有一個屬於自己域名的網站呢?

因此在其他人的慫恿以及極力推薦之下,選定了最常用的一個暱稱,申請了一個域名stupid77.com,同時把網站定名為「三十而慄」,而也選定了一個主機推管服務,作為網站的server,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要選一家服務良好,而且海內外各地連上網站都覺得速度不慢的機房空間甚至是獨立IP以及DNS的服務不容易,當然也要看你所設定的觀眾們是哪些區域的人群,這會有所差別,而如果太多人共用一個獨立IP,如果當中有人惡搞,這也令人頭痛,至於DNS呢?如果解析不穩或者經常變動的話,那你的網站將會經常打不開,所以這是建立自有網站的第一關,幸好我所任職的工作在這方面比較有接洽,因此很快速的就定了下來,如果大家在這方面有需要了解更多,可以私下詢問我

域名以及空間定了之後,就是比較頭痛的工作了,因為要開始無中生有的設計出網站,或許許多人之所以敢想不敢行動,都是因為這個問題,因為這是一個會殺死很多腦細胞的工作,一但投入之後,如何把一個網站設計好的念頭與網站的呈現方式,將會一直在大腦中打滾,直到網站有至少90%以上的完成率為止,而且這個工作將是永無止境的,總是會一直想著讓網站更佳的優化,而拜wordpress以及一些開放性的程式平台所賜,因此省卻了很多真正coding的時間,許多功能都已經被模組化了,只要下載來使用即可,這對於眾多害怕程式的人來說,確實是一大福音,同時也大大的縮減了,而且現在網路上面所提供一些網站、blog等管理員所使用的widgetplug-in插件越來越多了,不僅僅豐富了所有人的網站,也增添了不少趣味與互動性

比如說:你可以在網站上面加入編輯器模組,可以加入googlesearch bar作為站內搜索或者是站外搜索,可以加入flickr的照片集或者是其他專為flickr用戶提供的其他工具,可以加入一些網站流量甚至是引導search enginespider來抓取網站的工具,可以加入來自一些微型blog以及SNS網站的即時訊息介面,甚至是最常見的一些RSS或者書籤訂閱工具來協助你做推廣

不過,除了把自己呈現出來之外,其實更重要的就是網站的曝光度了,或許對於一些人來說,重點是自我呈現,而不再於尋求認同,然而目前來看,更多的人之所以擁有自己的網站,或許觀眾更佳的重要,那麼SEO網站代碼優化以及一些網站推廣策略就相對的重要,我想這又是另一個課題了,而這也是我每天上班最主要的任務,我想有志之士可以跟我一起來討論

我覺得對於現代人來說,網路已經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使用工具,而網路化也是一個長久的趨勢,那麼幫自己打造一個好的網路名片就非常的重要,而個人網站,我想就是每個人最佳的片,想像未來每個人的名片上只有一個網址,而透過手機馬上就可以一覽無疑

Stupid77.com還在建站中,歡迎大家以後常來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十年之前的你,十年之後的你??

高中畢業的時候,我思考過十年後的我以及同學們都在做些什麼,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再次的思考這個問題,研究所畢業之後,又再一次的面對這個問題,而工作了數年之後,我所思考的不只是十年後的我,還包含回憶了十年前的我,我想這種問題往後會越來越經常的出現,而回憶將慢慢的取代想像

我想大家都聽過陳奕迅的「十年」這首歌,因為這首歌在各地的KTV已經是經典的許多人必點的歌曲,當然這是一種描述男女之間的情歌,但歌曲中就是描述一種歲月不饒人的滄桑感, 十年之前歌曲中的這對男女互不認識,宛如電影向左走向右走一般,然而某些交集讓暸個人越走越近,進而成為一對情侶,而十年之後呢?因為太過於熟悉,進而相 互挑剔,甚至是只是彼此習慣,感覺似乎是相互牽制,最終分手離開,而時間久了之後,或許成了最了解的一個朋友,但是終究在也找不到了相互擁抱的理由

十年,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十年,我們可以從進入初中到大學畢業,可以從大學畢業到了成家立業,而每個人有多少十年,多半兩雙手都綽綽有餘,甚至有些動盪的地區,只要五根手指頭就屬 完,然而,十年看似很久,卻經常不經意就過了,想一想高中畢業彷彿就在昨天,大學畢業也彷彿就是昨天,甚至彷彿就是昨天才從研究所畢業出來工作一般,許許 多多過去生活中的片斷、場景,經常會在腦海中浮現,甚至跟老同學們聊天的過程中,如同電影般的場景,又一再的重播,而這個影片就如同剛上映一般

記得第一次想這個問題是在高中畢業的時候, 這或許也是人生中最叛逆,也最喜歡結交朋友的時候,而當時大家都比較單純,經常相約翹課、互相討論未來要上什麼大學讀什麼科系,甚至上了大學之後大家還會 相約到彼此的學校去看看,甚至互相去代考其中期末考,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漸漸的失去了交集,然而大家都會幻想,十年之後的自己,想像十年之後,自己在做些什麼事情的,而這種習慣保持到了大學以及研究所畢業,只是到了年紀更大的時候,人以及環境也越變越複雜了,所以越來越不敢過於幻想的想像自己的十年之後,尤其是出了社會之後,彼此的際遇與行業領域都不一樣了,所以差異越來越大,有時甚至超乎想像

而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呢?腦筋裡不再是只有想像十年後的自己,何況有時候連想都不敢想像,因為覺得自己已經不再是過去十年前,自己所想像的眾多可能其中的一種,就彷彿一切都失控了,而且自己不再對於自己有多大的掌控了,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許說生殺大權是被別人所掌握的,自己不過就是一顆棋盤上面的棋子;而比以前還多了一些回憶,有人說人會經常回憶過去的美好,更多是來自於對於現狀的不滿意,這話沒錯,或許對於此時的我來說,因為過去的十年正是一種無憂無慮的生活,或許有些煩惱困繞,但是回想起來,似乎就是一些雞毛蒜皮

不過依舊會對於自己的下一個十年有所憧憬,總希望自己越來越好,且對於自己的掌控力越來越高,而不知道到了下一個十年之後,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我是怎麼看待我的現在呢?

我想十年之後再回過頭來好好的讀一讀這篇文章吧,突然想起一首歌,或許現在應該把它稱為老歌,成龍與蘇慧倫合唱的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工作如吸毒,不小心就上癮…

看到這個標題,一定會聯想到工作狂,因為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好像是描述工作的熱誠以及工作的投入,讓一個人廢寢忘食的不間斷的工作著,如同機器一般,彷彿一但停止工作,人生就失去了意義,走向死亡一般;然而,我並不是這個意思,工作狂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小部分人,何況除了老闆或者一些高階主管之外,鮮少人能夠工作到這種境界

那既然不是說這種狀況的話,其他人不屬於工作狂的人為何又會「上癮」呢?

我們先來看看上癮的定義,上癮這一名詞是由吸毒而來,因為對一種物品產生依賴性, 而無法自拔,一但抗拒的時候,就會非常的痛苦,除非有很強大的意志力,或者有外物以及旁人的積極協助,否則無法戒除,此外就算戒除之後,日後遇到一些不如 意或者低潮時,很容易又想到吸毒後那種飄飄然、忘卻塵世以及快感幻覺而又再一次的被毒品所控制;而這種狀態被引用到其他的事情上面去,比如說工作狂、遊戲 狂等等,泛指對某些東西有狂熱或者有依賴性的症狀

再定義了「上癮」之後,我們來看看,不是工作狂的人到底是為何上了工作的癮,如果說吸毒的人其實不喜歡針筒扎下去的那一刻,也不喜歡上了癮之後,沒有毒品來延續這種短暫快樂的時刻,那麼,可以說大部分工作之人都在期待每個月領薪資時的快樂,而甚至想立即把他揮霍掉,享受灑錢揮霍的快感,而就算不是月光族,也很樂意看著銀行存摺裡面的數字越來越多,因為大家都認為,有錢才有希望,有錢才有安全感,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什麼都是空談

可以這麼說,工作上班時,就如同吸食毒品的時候,一直在扎針找血管的時刻,經常是痛苦的,或許這麼說誇張了點,但是我想多數人都會在內心會心一笑,為的就是那份薪水,或者是上司對你的認同與肯定,或者甚至只是因為可以昇遷而領到更多的錢,而這種每個月都能固定領到錢的這種規律,讓人上了癮,以致於人們即使經常受到來自主管不論是合理或者不合理的指責,都會強忍著,因為內心認定,我之所以工作,只是為了錢而做,如此而已

可是這還不足以說明工作就如同毒品一般,只有離不開工作才能算是上癮,一般人一定會覺得好笑,內心想「我怎麼可能會上了工作之癮呢?我恨不得每日不工作呢?」,然而這怎麼可能呢?除非你家裡面很有錢,或者除非你中了樂透彩的頭獎,否則為了生存,為了養家活口,有誰不需要金錢的收入呢?那既然需要金錢的收入,其實可以說你已經被工作所綁死,一但沒了工作,內心就會相當的恐慌,因為你已經對收入,甚至說對工作有了依賴感,丟了工作,甚至一但很有骨氣的辭掉工作,都巴不得趕緊找到下一份工作,這種情況就如同吸毒犯找不到毒品一般

或許這麼形容是誇張了點,或許你會說樂在工作,或許你會覺得非常有成就感,然而如果說工作付出與金錢報酬不對等時,你是否還會這麼想呢?或許說把工作換成金錢收入更為合適一點,只是除了工作之外,還有什麼管道可以合理的每個月有收入呢?

或許金錢收入就是老闆們用來控制員工的最佳毒品,也或許說最有抵抗力的人,就是那些剛入職場的新鮮人吧

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網路平台就是一所最大的學校…

一直在思考,每天上網的時間佔據了現代人越來越多的時間,當然工作上、課業上以及人際溝通上有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其餘時間呢?是否是如同電視這些媒體一樣只是佔據了我們的時間,用一些娛樂的內容滿足了人們空虛的心靈,讓人得到了短暫的快樂如此而已嗎?

也因此之前在《閱讀的未來會被internet取代?》裡面針對一些歷史數據以及一些國外媒體的報導做了分析,最主要還是環繞在《哈佛管理評論》上面的一篇文章,《Google是否讓我們越變越傻》,由於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網路上面可以輕而易舉的取得所有你想要的訊息,從悲觀的角度來看,似乎很容易讓人產生依賴,從此有任何問題,不經過思考以及學習,直接google(baidu)一下,什麼東西都有了,彷彿就是小叮噹(多啦A)的百寶箱,而人人都變成大雄一樣

而更進一步的是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網路上面不管是online games或者是Media on Demand幾乎想玩什麼、想看什麼應有盡有,就算你無聊時不知道要看什麼,他都有很完善的引導,不管是關鍵詞分類或者是當下心情的狀況,讓你透過延伸的搜索找到你感興趣或者適合你當下狀況的娛樂內容,真的是非常的貼心與善解人意

確實,這樣一個複雜又充滿娛樂性、引誘性的環境裡面,或許當你在找一些訊息的時候,找著找著,很容易的就受到一些訊息的影響而分了心,因而花了一些沒有預期的時間在這些娛樂內容上面,以致於真正想要去專研的訊息反而只能虛應了事,一來覺得反正什麼都可以在網路上面找到,何須花太多時間去研究,二來網路上面似乎有太多好玩的東西需要去探索,被吸引也是稀鬆平常之事,如此一來,就有一種不勞而獲的心理,花在網路上面的時間多了,然而真正的學習或者閱讀求知的時間似乎少了,也似乎覺得沒有必要了

然而,從積極的角度來思考,網路上面有很多的知識沒錯,但是未經消化過的知識,畢竟不是真正屬於你的,如果算是的話,也只能說如同你的家裡有很多的圖書一樣而已,但是並沒有用心的閱讀過,把裡面的知識變成自己消化過,隨時可以拿出來應用的東西,如果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網路的話,那網路應該說是一個可以學無止境的環境,如入寶山一般,仲然有許多的潛在誘惑,都能夠坐懷不亂,因為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網路平台環境這座大寶山,甚至比你的學校或者圖書館能夠教導你更多的知識,甚至提供更豐富、多樣性的教材讓你學習,比如說,當你找一個新的專業名詞之時,可以透過一些wiki或者是百科的網站,獲取了一個入門的資料來源,然後循著這些來源,可以進入到更深一層的探索,或者找到相關近似的訊息,而如果你是想要學習一些技能或者運動,可以透過一些相關的網站,或者是透過視頻的方式,或者是透過一些專家的網上交流讓自己更為精進

不管你想要補充學校所教導的課業而搜索一些補強的教材,或者說學習一些職場上面的應對與經驗交流,或者說想學習做某道菜或者某種糕點,亦或想要學習瑜珈或者華爾滋,其實網路平台都可以滿足你某種程度以內的要求

所以說,若是以Google作為代表說網路會讓人變傻,其實是每個人本質的問題,就算從閱讀書本這種方式被網路平台所取代,或許就是閱讀載體由紙轉變成無紙化如此而已,而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原本就存在不少的誘惑,關鍵在於懂不懂得善用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職場上你是寄生蟲還是共生生物…

最近經常聽到朋友們說,因為經濟不景氣,所以不能在當公司的米蟲了,因為某些寄生的米蟲都被公司裁光了,同時現在一個人還要當三個人用,因此工作或者業務量增加了不少,然而也只能選擇跟公司共生共榮創造雙贏,不然就只能喝西北風

那麼何謂寄生?何謂共生?其實在我們讀書的時候,生物學課本裡面就有學過,廣泛的定義寄生是共生的一種,因為所謂的共生包含了兩方或者多方之間互惠的,比如說最常見的小魚跟海葵之間的關係,也包含了其實只有一方有利,而其他方式被利用,或者稱為偏害共生片利共生等,或者簡單的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種關係,例如感冒病毒

對於這種現象及理論的研究,自然也是起源於生物學家,最早是一個名為德貝里(Anton de Bary)專門研究真菌的德國生物學家,他在1879年的時候第一個提出「共生(symbiosis)的概念,共生一詞在英文或者希臘文中,如果就字面意義來看是「共同」和「生活」,而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以來,在這個領域有長足的進步發展,此外,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與演變,這種共生甚至是寄生的理論與概念被運用到其他的領域,比如說管理學社會學等許許多多的領域

而跟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最相關的當然就是職場了,如前面所敘述的,因為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所以精簡人事,留下來的人多半是被視為可以跟公司共存亡的人,尤其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而她們多半面臨被減薪或者工作業務量暴增的狀況,但這也是出於無奈之計,除非能夠找到其他更好的工作,也除非你可以選擇不工作,否則多半都只有接受的份,這就是一種共生

除此之外呢?經常也有一些人面臨以下的狀況,因為所在的企業擁有足狗的資源或者發揮空間,讓她們盡情的揮灑,竭盡所能的付出並從中獲得經驗與成就感,甚至是培養出自己的人脈關係,而恰好所在的企業又需要這樣一個人來承擔這個重責大任,這也是一種共生關係,因為這樣一個人或許離開這個崗位,或許不太容易再找到一片可以讓自己揮灑與學習成長之處,而一家企業則或許流失的這樣一位人才,或許也不太容易再物色到一位稱職的角色

職場上面經常都是這麼的奇妙,而職場上的共生還有另一種常見的情況,也可以說是物以類聚,人才相互吸引的特性,因為某一企業有一特定的人才,因而吸引到了更多的人才進來,彼此之間相互學習交流,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而發揮了1+1>2的這種共生效益,當然這是所謂的共生共榮,然而如果反過來的話,也會有另一種可怕的共生,就是陷入惡性循環,或許這應該說互相殘害吧

這種共生關係從自然界生態被運用到人際社會之後,還是有一些差異點,因為在大自然中,這種共生關係是很自然、很原始甚至是很被動的,他們透過優生劣汰以及一定時間的磨合之後,發展出這種分工與合作關係;而人際社會中,則經常是人們主動去尋求並透過彼此間的利益共享所建立起的組織分工與合作

如果更高一個層次的來看,全球面對金融危機的時候,如果所有國家之間沒有意識到共生共榮的關係,而一昧的想要佔人家便宜,或者想棒打落水狗,同時藉以拉抬自己,將會更得不償失,只有大家之間互通有無,大家共同制定對策,才是因應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