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or「三十而慄」,寫下了人生感悟以及種種經歷,網路、科技、財經、閱讀、全球化趨勢,寫下這些文字的同時,也讓自己內省做為人生未來的指引... stupid77.com

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直銷在網路推廣行銷上的運用與爭議…

許多人一聽到直銷,第一個反應就是「不要過來」,或許是一直以來接觸過多關於直銷的負面消息,所以只要聽說身邊的某某人從事了直銷的行業,可能從此對他敬而遠之,就深怕他一直來推銷產品…

直銷是什麼概念呢?最簡單的定義就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推廣這種直接銷售,而且是沒有固定的交易地點的限制,省卻了中 盤商、零售通路以及門市店面的關 卡;從事直銷的業務員,進入門檻很低,而且幾乎沒有多少固定的報酬,甚至要繳納入會費用,完全是依據銷售業績提取獎金為主要的收入;直銷之所以能夠一直發 展下去,歸功於其嚴謹的獎金分紅制度…

那麼,直銷跟網站推廣行銷有什麼關係呢?

常常在網路上與其他網友們在這個虛擬世界裡面互動的人們,一定對以下一些交友或者是社群網站(SNS)的一些推廣方 式不陌生,當你註冊了一個新的平 台之時,最後一個步驟就是讓你透過MSN或者Gmail等工具,邀請更多好友一起參與互動,或者是像Facebook這類的交友互動平台上面,總是充斥著 許多額外添加上去的小型互動遊戲(Open API),這些遊戲裡頭,經常埋藏一些機制,讓你邀請更多好友來安裝並互動,而邀請的朋友越多,你的等級就越高,或者你的道具就比別人的強大…

最近越來越多人使用Plurk這類的Micro-Blog(中文稱為微型網誌或微型博客),而PlurkTwitter之 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Twitter發展的早,而Plurk則是後起之秀,而Plurk之所以能夠緊跟在Twitter,據我觀察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由 時間軸來互動,整個呈現的介面方式,或許對用戶來說,更直觀了一點,而另一方面就是其規劃的Karma以及邀請好友加入的獎勵…

寫到這邊,大家應該可以很明確的看出,直銷的概念被巧妙運用在網站的推廣上,這也是最低成本的網路行銷推廣策略,透 過開發一些網站上的等級機制或者 是特殊的道具,讓每個用戶設法發揮其影響力,或許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或許真正會透過這樣的方式邀請好友交入的人數並非大多數,然而對於身在其中的重度使 用者來說,為了取得這些「無形資產」可真是煞費苦心,幸好這種用戶的直接推廣行為,並不會需要被推廣者付出什麼成本,也因而只要設計的完善,很容易就造成 一種席捲…

看了《傳銷洗腦錄》之後,雖然覺得這種多層次直銷的不法行為很可怕,但是這些參與推廣直銷產品或服務的業務員卻對這個事業相信不已,甚至有一種狂熱,認為這是一個創富的最佳途徑,同時他們認為所推廣的產品與服務,或者把更多的人拉進這個體系,是抱持一種「好東西要跟更多人分享」的心態…

這種說詞是否跟網路上這種利用網友的需求來進行推廣的策略不謀而合呢?當你收到一封來自好友的email,邀請你加入某一網站一起互動,你是毫無疑慮的就成為他的會員了呢,還是心想又來了,又是某某網站的伎倆,太無聊了呢?

不過,姑且不論存在爭議與否,這種方式已經被廣泛的使用,並且被視為一種好的推廣策略,且應該還會持續的出現在更多的網站上面,而後續效果究竟如何?用戶是否還會持續買單?這考驗著每一個網站經營者的智慧…

數位科技 By Stupid77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學校教了很多知識,卻沒有教你自信…

持續不斷的每天寫blog文章寫了有半年以上,很多人因此跟我成為朋友,而我總是跟他們說,其實你也可以像我一樣每 天寫一篇文章,這並不是謙虛之 說,而是事實;當然除了跟我成為朋友的人們之外,也有不少人認為我寫的根本就是常識,人人都知道的,甚至也有認為我寫的狗屁不通,他們也沒錯啦,我們生活 周遭裡本來就不乏有能力之人,只是沒有時間或自信的把自己表達出來而已…

在《商業周刊》第1109期,當其中「總編輯的話」專欄的標題就是,《你有「第四名的孩子」嗎?》, 該期的主題就環繞在一個話題上面,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對全球五十七國家地區四十萬名、十五歲的學生進行一份學科能力測驗(PISA),台灣的小學生數學排名全球第1、科學全球第4, 然而信心度排名卻是倒數的,而相對地,美國的孩子完全相反,信心排名遠高於考試排名…

在當期的報導中就有一篇文章名為《台灣是第四名的孩子》,學科成績排名前四,而自信心排名倒數第四,提到了很多的父母親都有這種想法,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而因為了這句話,許多小孩累死在起跑點上,導致了後續更多的問題,看了之後很有感觸,也隨手就推到plurk上 面,因不少人看過這個報導,所有不少人參與討論,也不少人表示,「基本上台灣人能力很強,但有很強的不安全感」,不安全感的另一個說法,其實就是「缺乏自 信」,甚至是有那麼一點的自卑,也因此成為一些商品的廣告標語,自信讓你的能力加分,自信讓你更有魅力,或者有自信的女人最美…之類的話語…

其實,沒有自信會讓人有一種自卑的表現,而有些人因為過度的自卑,因而變成自閉,生活圈越來越狹隘,也有些人因為過 度的自卑,而轉變成自傲,關起門 來孤芳自賞,也忍受不了別人的不同意見,無法接受別人的批評,因為這種現象造成了一種對立、對抗的情緒,一但察覺到有人準備發動攻擊,立刻提升自我的本位 主義,啟動自我保護、甚至自我隔絕,因而整個社會也就越來越混亂…

所以,可以這麼說,一個人沒有了自信,能力、EQ都會大幅下降,即使你有很高的IQ,擁有許多的知識,你也不見得會 運用,大大的降低了自己的競爭 力,同時因為自我封閉的態度,不肯接受外界的建議與批評,不肯探索課本或者專業之外的其他知識,也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學習力,阻礙了自己的成長,更甚的是, 除了考試或者自己專業領域之外,完全需要別人呵護、照顧,不會自己解決生活中所面對一些簡單問題,成了無法獨立生活的書呆子…

在這篇《商業周刊》的報導中,我們反觀一些外國的學生,最有趣的是美國的學生,剛好是完全相反狀況,他們或許學科能 力差,但卻勇於探索各個未知的領 域,擁有充足的學習動機與熱誠,當然他們有過於自負的傾向,然而知識本來就應該活用,縱使這些知識沒有存在他們的大腦中,卻知道遇到問題時,剛到哪裡搬救 兵,這很關鍵…

「若是對自己有信心,即使遇上不會的問題,也相信自己能透過詢問或找資料來解決,認為自己能突破困境,這是一種持續 學習能力,這樣的人就能夠不斷邁 向成功。」,因為我們生活週遭的朋友們普遍的存在著缺乏自信以及強烈不安全感的狀況,或許我們應該更以更正面、積極與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可能遭遇的問題,而 不是選擇逃避或者消極的態度,可以選擇更開闊的心胸來應對,這樣會讓人更增添許多的自信…

你也可以透過穿著服裝的打扮以及一些外觀上的改變,提升自己的信心,亦或者參考一些勵志心理專家所提供的方法…

簡單的說,一切都在轉念之間,態度一變,思維模式一變,人的自信與魅力很自然就展現出來,有了自信,就如同提升了自己的學習力與競爭力,懂得如何因應大小問題,而問題一個個迎刃而解,很自然人就更加有自信,同時也更上一層樓,人生就走向了一個正向的循環…

最後呼應我本文第一段所提到的每天寫文章這種行為,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自我學習以及對外交流的管道,我也認為許多人 都有這樣的能力,也可以試著這樣 做,或許blog文章寫的不好而因此遭受很多的批評,不用太在意而應該高興,因為這代表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接納不同的意見,人生才會更豐富多采…

生活感悟 By Stupid77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官場職場寫實文小說學之《傳銷洗腦實錄》…

內地的圖書市場上這幾年來出現了許多關於職場、官場的話題為主的自傳體小說寫實文學,這些寫手如同過去在報紙上連載 一般,先是在網路上進行連載而後 視情況集結出書,諸如所謂的《圈子圈套》系列叢書、《杜拉拉升職記》、《輸贏》、《駐京辦主任》、《省府大院》…等等,這是繼由網路寫手開啟的玄幻連載小 說文學之後,又漸漸被讀者所重視的一類創作書籍,大部分都是描寫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之後,因為經濟起飛,一些小人物踏入職場或官場後所經歷的大小事件,或者 是這個商業規則還不是很被確立之時,發生在這個草莽江湖中的商戰、謀略等過程,以及一些不為人知的被含沙射影的黑暗面與行業潛規則…

這些作者多半是一些沒有名氣的小人物出身,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是周邊朋友所講述的一些故事,在藉由自己的巧妙思 考、融會貫通之後,用一種比較詼 諧以及略有誇大聳動的文筆寫下來,或許就文學的觀點來看這些書籍創作太過於沉重嚴肅,但如果把它當成一種休閒的讀物,或者是對於踏入該領域前的一個導讀, 甚至是當作社會觀察了解一些社會不為人知的一面,確實有一定的幫助,同時都是以第一人稱為主角,所以讀者很容易身歷其境,這或許也是讓這些長篇類小說型創 作能夠暢銷的原因…

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每天都會接觸到這類的書籍,很多都是來自於出版社的贈書,然而每每只是看一下圖書簡介或者是稍微 翻幾頁了解一下故事的情結,印象 中除了有一次因為某種原因把一本講述獵頭行業的小說《狩獵》翻完之外,好像還沒有第二本,話說今天又收到了幾本類似的書籍,而其中有一本確實是吸引了我的 目光,先聲明不是打廣告喔,而且Google了一下,這本書在內地的一些讀書網站上可以「免費」看到完整版的,這本書名為《傳銷洗腦實錄》…

傳銷是一種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推廣行銷方式,根據百度百科上的定義,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 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 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 為。」,在內地,傳銷是違反國家法律《禁止傳銷法》的,這是因為引進內地之後就產生變異被不法利用,變成不法傳銷,經常都會聽到某某傳銷機構在某些小農村 內設立據點,透過拐騙的方式,把人騙到裡面去,然後限制其對外聯繫與人身自由的權益,把他變成下線,然後再拐騙更多人進去,或是進行詐欺等行為,類似所謂 的金光黨以暴利為誘餌…

因此傳銷就在這種違反國家法律,以及又帶著一種神祕、甚至是黑色的印象,讓人們這種行業充滿排斥感,聞之色變,總是 想方設法的不讓自己沾染上傳銷, 但是又因為好奇心作祟,很想一虧究竟,又不容易得其門而入,所以藉由《傳銷洗腦實錄》這本書,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剛好可以完整的了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封 閉體系…

引用該書的簡介,作者王浩講述了自己從被騙傳銷到逃出窩點的親身經歷。起初他對傳銷充滿警惕和敵意,但是經過短短幾 天的時間,傳銷窩點的洗腦師們就 成功拉他入夥。可是,傳 銷的種種齷齪漸漸又讓他開始極度反感-各種泯滅人性的「組織制度」、放棄自尊的遊戲、瘋狂的洗腦課程、謊言無處不在,最終,他勇敢挑戰「神聖」的B級領 導,並設計逃離傳銷組織。但是,傳銷是一個報復性的組織,千辛萬苦逃出來的他才發現原本有序安穩的生活已經變得千瘡百孔。最終,他決定將自己的真實經歷公 之於眾,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傳銷的真象,遠離傳銷…

這個長篇小說蠻值得大家借鑑的,當然故事的真實度有多高一般人無從考證,也歡迎有接觸過的人多多交流,而我們應當多 加留意的是,這個社會沒有白吃的 午餐,至少不會很輕易的降臨在我們面前,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當有人莫名的討好你甚至是給你好處之時,更應該特別小心,有一句話說「免費的最貴」,同 理可證…

時尚風格 By Stupid77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網路投放廣告的有效度…

這個新聞應該不算新了,根據eMarkete整理的美國報紙廣告收入資料發現:2008年美國的報紙廣告收入下降到 37.9億美元,同比下降 16.4%.預計到2012年,報紙廣告收入將下滑至28.4億美元;導致報紙廣告收入下跌的因素可能有兩者,其一網路時代的來臨,網路廣告逐漸取代了平 面,其二大環境景氣波動的影響,行銷推廣費用縮編,然而有一個數據或許能佐證第一個因素,2008年第三季美國網路收入達59億美元,寫下歷來第二佳的紀 錄…

由這些數據的分析看來,利用網路這個媒介來做行銷推廣已經是一個時勢所趨,不過前一陣子就聽到一個事件,某一家知名 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在內地某 一個知名的大型portal上面打了一期廣告,事後用廣告費用與直接帶進的銷售量計算成本,發現了每賣出一台商品的行銷成本高達RMB 6,000多,而售價僅RMB 2,000,嚇得他對於後續的網路廣告望之卻步…

或許廣告的價值用這種算法有失公平,畢竟還增加了不少品牌曝光知名度,而且消費者接受了這個廣告之後不見得馬上買單,然而事後都會獲得廣告的效果數據,因此難免精算一下實際的轉換狀況(CTR)…

這也是充分的突顯了網路廣告的特性,因為精準的數據也衍生出很多額外的問題,在此不多做論述,可參考《網路行銷廣告如何避免當冤大頭呢?》, 本文我想要表達的是如何讓所要投放的網路廣告達到最好的效果,公司的網站每天都接到不少前來諮詢投放廣告的電話或者Email,這些人有些是行家,對於網 站的各項數據以及過往相關廣告的投放詢問的很清楚,而且對於廣告的價格也計算的很精,而也有不少人,其實接觸這個新的廣告方式不久,感覺可以很輕易的呼巄 他,也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選擇網路廣告的投放平台不見得一定要挑選最大、最知名的,一方面這樣的平台雖然會員多但也最貴,而且不見得全都是你 想要屬性的受眾,因此可以說你一 開始就已經在浪費廣告預算了,相對的一些或許不算大,然而有一定的會員基礎(至少30萬以上會員,活躍度高),同時該網站的會員屬性、年齡、性別等等跟你 所要的受眾接近的,這反而是你應該挑選的網站平台…

當你踏出第一步做廣告詢價之前,或許你可以先找跟你鎖定的網站規模差不多的其他網站或者一些網路廣告代理商試著詢價 看看,探探網站廣告的虛實,也累 積一些經驗,一般實際成交的價格可以用對折甚至是三折左右的價格成交,這必須視實際跟每個網站的洽談狀況,甚至有些時候可以用Google Adwords這種每千次展示(或者點擊)花費多少錢的方式來做精算,有了一些經驗值之後,直接找你想投放廣告的網站,而不要透過代理,除非該網站的廣告 已經整個外包,這是詢價、議價過程中,可以思考到的方法…

此外,你也可以用商談長期合作的方式,要求給你幾天的時間(一般三天到一週不等)作為試投,並要求以免費的方式或者 比實際投放低一點的試投價格,用 以收集試投期間的數據做分析,以利後續針對性的設計更有效果的廣告素材,很多廣告主都會以這種方式來商談,甚至試投之後就沒有接續的廣告訂單,當然這不是 好的行為,也可能招致大家對你的反感…

就廣告本身,除了吸引人的廣告素材以及標語之外,還可以透過影片、小遊戲或者較活潑的方式進行,同時透過根據實際轉 換成會員或者實際有消費產生的人 數或者金額(CPA、CPL、CPS等)來做拆帳用以控制成本,這種條件下,即使投放的廣告展示或者點擊的人數很多,而實際上沒有真正成為會員,或者是實 際跟你購買商品,也不會有廣告費用產生…

這些都是常見的方式,不過現在過多的網路廣告形式出現,所以經常上網的用戶們經常對於網路廣告有點麻木、視而不見 了,那麼可以透過置入式活動的方 式,大部分的網站都是歡迎共同舉辦活動的,因為用戶有獎品拿,也可提升網站的活躍度,對於廣告主來說,也是雙贏,用一些商品來替代了某部份網路廣告的費用 支出,同時透過互動也在某些用戶的心中留下一些印象…

好了,接下來實際試試看吧…

數位科技 By Stupid77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增加自己的籌碼,把人家的產品優勢變成自己的...

在網路上認識了一位同鄉的新朋友,聊了一下,他一個人藉由引進美國某清潔用品品牌的方式,獨自到上海來創業,在網上 看了一下他的個人資料後赫然發 現,原來他比我還小了七歲,正跟他說我佩服他的勇氣之時,他提到了,沒辦法想早點退休,而最快的創業方式就是背靠大樹,找一個巨人站在他的肩膀上…

在豆瓣網上,看到一位網友洋洋灑灑幾千字的介紹一本書籍,《最糟也最棒的書店》,還沒來得及買來看,不過有一段故事 卻一直刻印在我的腦海中,作者松 浦彌太郎先生高中就輟學,一心嚮往美國的生活,某一次當他想飛往美國的時候,發現沒有錢買機票,於是心中衍生了一個創意,他把帶回來之前從美國帶回的雜誌 撕開,選出漂亮的頁面簡單裝裱,在地攤上販賣,買的人都是當時日本趕流行的新潮人物,也因而攢足了旅費,後來他還開了第一家的書店,也誕生了許許多多賣書 的新創意…

創業或許就在一念之間,或許如同我所認知的觀念,出社會五年之內沒創業(詳見參考), 以後也更難了,因為勇氣逐漸被磨滅;然而勇氣只是第一步而已,何況很多人之所以選擇這一條路,實是生活情勢所逼,所以選擇一個好的項目或者產品,也就相對 的關係到能否長久的經營下去,但可能遇到一個問題,想自行開發一個好的商品,或者進一步把它拓展出完整的產品線,談何容易,不僅要資金,也要懂點技術(或 稱相關的know-how)以及市場的開發與消費者的需求…

在這種情況之下,或許有些人就因此選擇了好的加盟連鎖項目(詳見參考), 有些人利用自己巧思加上手藝,衍生出屬於自己一系列的產品(包含:餐廳、創意商品…等),一步一腳印的開拓市場,也有些人一開始野心就比較大,他們透過貿 易商的角色,利用起資訊不對稱以及各地物價的差異,做起了貿易的生意,有人甚至是考慮到自己找商品這種貿易商的產品來源可能不穩,因而成為某某品牌的代理 商、甚至是獨家專賣的角色,用這種劃分區域的方式,寄望把這品牌打入一個新市場已從中牟取利潤…

由此可知,不管是創業經商,甚至是僅僅只想幫公司開拓出新的經營項目,最佳的方案,可以概括性分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及創意靈活的巧思兩種…

可以被動的選擇一些加盟連鎖項目,或者主動的透過事前的準備,市場的考察、產品的優劣研究、經營企劃書的撰寫,向一 些國內外知名品牌的產品提案,成 為引進該產品到特定地區的獨家代理,或者是透過異界結盟的方式與之聯手,這都是常見的方式,從而你可以讓自己站在相對的高度,用比別人有優勢的方式,先領 先在起跑點上,建立起自己的事業…

進一步,也可以巧妙應用別人已開發出來的產品來幫自己加分,比如說某些咖啡廳或者餐廳會特別強調,本店採用XX品牌的鮮奶,或者本店提供Haagen-Dazs的冰淇淋之類的,無形中就給人很有保障或者很有高級感的印象,同樣的松浦彌太郎先生採用雜誌的裱框圖畫也是這種概念,利用知名品牌來增加自己的賣點,幫自己加分…

還有一種,正是所謂的山寨精神的發揮,很多的產品、很多的新功能都是透過「模仿學習」而來,這種方式或許有失正大光明,但如果經營者懂得同中求異,既可以同時跟知名品牌或者產品亦步亦趨,甚至可以並駕齊驅,搭著人家的順風車…

或許說,還有更重要的就是樂在其中以及破釜沉舟的精神,在這個前提之下,根據自身的狀況,選用上述的一種方法,或許多一些阿甘精神,就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管理職場 By Stupid77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免費」將把網路帶往什麼樣的未來…

記得還是青澀懵懂的歲月年代中,總是期待某某歌星出新的專輯,然後跟父母要錢,就到唱片行把他買回家聽,也因此到了 現在,家裡還有許多老式的卡帶 (tape),同樣的年代裡,聽到同學們說,現在哪一部電影好看,也會在放假的時候,跑到錄影帶出租店租回家看,在這個年代裡,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天經地 義,所以當沒有錢或者做錯事不敢跟父母開口的時候,就只能乾羨慕…

然而,隨著網路數位化趨勢的發展,大家都可以在家裡、校園或者網吧透過寬頻上網,當網路(互聯網)開始普及了之後,大家開始透過共享的方式,分享了手中所擁有的數位內容,雖說面臨盜版違法的威脅,然而在免費的驅使之下,大家都奮不顧身的勇往直前…

這的確是趨使網路科技進步的一條捷徑,在這種大環境的氣氛之下,許多數位版權的所有權人開始思考如何利用這種免費的 趨勢,一方面打出好的行銷策略, 另一方面在銷售上也能夠出現成長,或者僅寄望能夠維持著原本的業績目標;而於此同時,這種免費的策略也被大幅的運用在網路的其他領域中,一時之間,我們上 網除了最基本的上網費用之外,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幾乎所有的產品以及服務都是免費的,而提供這些產品或服務的經營者,只寄望透過所謂的眼球經濟的概念, 塑造出一個市場規模,而從中找出可獲利的商業模式,充分的體現了「人潮就是錢潮」的精神,這種效益在越大的市場中越明顯…

也因此,在網路數位時代,免費也變成了一種商業模式(參考《網路經濟:免費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嗎?》), 或許這也是一個始料未及的狀況,在眾多的競爭者中,有一個人喊出「終身免費」之後,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一般,眼看就回收不了了,其他的競爭者,或者是新進的 經營者,大多只能步上相同的道路,免費是最吸引用戶的方法,也是把其他競爭者趕出市場的最佳辦法,然而,免費的背後卻需要龐大的資金最為後盾,除非這個免 費的策略「已經」能夠帶來損益兩平以上的收入…

也因此,這場以免費為競爭力的網路零合遊戲,除了免費的策略之外,還需要的就是「快速」,如果不能快速的搶下地盤, 那麼資金一燒光,就只能退出了, 這加大了網路產業的日新月異,同時也讓這個產業變得殘酷現實,所有的網站經營者都希望儘快拿到大筆的投資資金,快速的成長茁壯,把對手逼出市場…

這樣的遊戲從web 1.0一直進行到了web 2.0,在web 2.0的發展末期加上金融風暴的雙重因素,許多正在如火如荼擴充自己base的同時,突然發現在這個「現金為王」的時刻,背後出資的機構們已經不再供應源 源不絕的子彈,因而赫然覺悟,如果不找出其他的策略與出路,往前走可能就要跳下懸崖了…

因此,許多網站經營者認知到了必須有自己賺錢的本事,過去習慣用免費來培養市場,用以賺取日後的廣告收入,或者是根 據80/20法則來收取用戶可能 支付的費用,或許過於被動,因為所經營的網站可能等待不到真正損益兩平那一天的來臨,尚且許多網站更可能只是寄望到了具備某一程度的規模之後能夠待價而 沽,根本沒想過賺錢這回事,而就目前的狀況看來,這條道路暫時是不可行了…

而這些網站經營者就面臨了兩個問題,其一如何在現行的網站中開展出一個良好的使用者付費模式,其二用戶都已經習慣了免費的概念,怎麼從她們口袋中把錢掏出來…

或許正是這些因素,因此越來越多網站引進了所謂的網路遊戲共同營運的機制,網路遊戲是目前看來最符合上述兩個要素的 經營項目(題外話:或許網路遊戲 可能是下一個泡沫化??),根據《長尾理論》作者Chris Anderson的定義,所謂的數位經濟學中,多數經營者採用的策略稱為Freemium,即免費與付費相輔相成,這種概念如同坊間常見一元(或者低價) 手機綁門號的概念,賺的是後續源源不斷的電話通訊費用…

免費的概念或許不至於消失,而是如何把免費包裝了一台收銀機,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很自然的存錢到了這台收銀機中,這 個看似危難的時刻,也正是網站經 營者們創新的時刻,如何在現有的模式中加入一個可行的付費機制,或者是如何在一剛開始就加入了一些可以賺錢的機制,就算是小而美也無妨,因為存活著有現金 流產生,才有機會發展更大…

這也就是最近我們頻頻看到twitter可能針對一些商業用戶收費的相關新聞報導,twitter這個新聞的後續發展,或許可以作為許多網站經營者的借鑑…

圖片取自www.hkreporter.com

數位科技 By Stupid77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載著創新、歷史與藝術航行的俄羅斯方舟…

「我張開眼睛,卻什麼也沒看見…」這是來自於《Russian Ark》影片的第一句台詞,《Russian Ark》就字面上的翻譯應該是俄羅斯方舟,而在台灣翻譯成創世紀,是一部俄語發音為主2002年上映的電影,因為聽不懂所以過去很少涉略俄國電影,而這是 在友人介紹之下看的第一部…

或許真正看過此影片的人也不多,雖然《Russian Ark》在歐美各國都創下不錯的票房佳績,因為俄羅斯影片在國際影壇上面是屬於比較冷門、小眾的影片,除非是導演亞歷山大蘇古諾夫 Alexander Sokurov專屬fans愛好者,或者有人領進門,不然一般人較少接觸…

之所以命名為《Russian Ark》,我認為有幾層意義,包含創新的拍攝技巧以及影片本身的劇情,導演透過事先數月的沙盤推演之後,以九十分鐘一鏡到底,搭配數個場景,數千演員一連 串的串景,用第三人稱旁觀者的立場,透過長鏡頭呈現了這個影片,這是一個創舉,很多網友評為「很硬的技術,但很熟練的技巧」;而影片中,每開啟一扇門,每 走過一個房間,就切換了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呈現了俄羅斯上下五百年的重要歷史場景,這就如同一艘巨大的方舟一般…

整個影片的劇情很簡單,一個生前身為電影製作人的幽靈,突然落入聖彼德堡的埃爾米塔日宮,他巧遇同是幽靈的一位已死 去二百年的法國公爵,聲稱這供電 裡面迷路了,因而就帶領這位異國的幽靈共遊這個宮殿,從彼德大帝時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近三百多年的俄國歷史。在這裡,他們看見了著名的彼得大帝,看見了尼 古拉一世,看見凱薩琳二世,以及形形色色不同歷史階段的人們…

透過宮殿中滿是歐洲的藝術氣息,表達了俄羅斯其實一直都很想擁有的歐洲身分,在歷史上,彼得大帝在300年前進行了 偉大的改革,使得俄羅斯成功進入 歐洲思想的版圖,雖這位法國公爵的角色一開始以一種批判的口吻提到俄羅斯沒有自己的想法,完全接納來自歐洲的文化、藝術,連同歐洲的錯誤也照收不誤,這也 成為了兩個人的爭執點,他們不斷就俄羅斯的歷史文化問題發生爭執:法國的公爵秉持西方對俄羅斯愛恨交織的傳統感情,而現代電影人卻反思和質疑著他的國家的 過去和現在…

然而到了片尾,最後他們參加了帝俄時代的一個盛大宮廷舞會,法國幽靈跟俄國幽靈告別,他說自己非常喜歡這裡,不想再去別的時代了,一次跨時空的文明和歷史之旅在影片綿長、婉約的樂曲中才宣告結束,緊接著是一個方舟航行在汪洋大海中的場景作為落幕…

就整個劇情來看,或許「俄羅斯方舟」的翻譯比「創世紀」來的貼切,他有一種包容、承載以及流動的意涵在內,甚至是對 於歷史各時代藝術、政治、意識形 態的承先啟後,至於創世紀或許僅能表現出導演這種拍攝影片的挑戰、純熟的拍攝技巧、每個場景細節的把握度,以及整整九十分鐘幾乎毫無瑕疵、一鏡到底的電影 形式…

當然電影呈現的形式值得讚嘆,然而這段漫長歷史中幾個重要場景的呈現與轉折卻更加讓人引人注目,過多的焦點放在所謂的形式之上,反而突顯了這個所謂的快餐年代,大家都忽視了跟隨導演的腳步,用心去欣賞以及認識俄羅斯偉大的古典藝術與歷史…

時尚風格 By Stupid77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平凡小人物的生日願望與感想…

經常媒體上面看到某某名流人士席開幾十桌大肆歡慶生日,或者幫剛滿月的小孩子辦一個滿月party之類的,每次看到 這類的新聞,其實內心都有一些疑 問,這些壽星真的生日快樂嗎?他們每年在眾人面前許下的眾多願望實現了多少?這個小baby未來會怎樣呢?如此勞師動眾的生日宴會到底是好大喜功?連帶著 商業操作?還是想證明自己的魅力與影響力?

許多書籍或者文藝電影上都會提到,一個人的人緣、魅力、影響力其實反應在他的喪禮上面,大家對於他的追思以及緬懷, 甚至永遠留在大家的心目中,或許 他只是一個在人海中非常平凡,甚至是極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因為某些默默不為人知的小舉動,雖生前不受重視,然而在他離開人世後,受到大家無限的追思,這些 人平常可能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更別說生日要大吃大喝的慶祝一番了,跟前述所謂的名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我想可能在每個人內心的深處都是愛面子的,喜歡受到重視,更喜歡人人都尊敬你,只不過並非人人都能夠真正的站在一個 高點上面成為大家目光的焦點,因 此對很多人來說,他們會認為生日當天是一個人生命中的大日子,也是最有理由被大家關心的好日子,就是這一天他來到這個世界,就是這一天讓他每年都成長一 歲,所以不希望就這樣平平淡淡的度過這一天,而腦筋動得快的生意人,立即聯想到這個龐大的商機,頻頻出招,也招招打動了消費者的內心…

回到現實社會,現代人的生活,基本上大多數人都已經衣食無缺,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已經不再過著需要擔心沒有東 西吃的日子,只是吃得好不好的問 題,甚至不少人想買什麼、想吃什麼,隨時就可以作得到,可以這麼說,每天都可以像是「過生日」一般大吃特吃、盡情享受,只不過在物質生活滿足的同時,慾望 也再度無限的延伸,因此透過了各種奢華、鋪張的形式繼續追求,只是同時心靈上卻越發空虛,再多的享受永遠填補不了內心的富足感…

不知道有沒有獨立單位統計過大家生日所許下的願望都是些什麼?但我想前幾名不外乎,想過更好的生活,想有美好的婚姻,想要學業突發猛進,想要生意越做越大,想要投資股票賺大錢,中樂透頭獎…等等之類的,頂多加上一些身體健康、永保安康之類的…

家裡四口一直都沒有過生日的習慣,也從來不會跟外人提及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其中一個關鍵是避免彆扭以及尷尬,回想 起去年老爸的生日,因為長期在外 地,且父母也到了一定的歲數,內心還是想讓父母開心一下,因而先Email給老爸祝他生日快樂,然而老爸的回信中,卻讓我頗為感動,他提到每到生日總讓他 緬懷起已故的父母親,因而不忍慶祝…

或許很多平凡小人物的家裡也是跟我一樣,不會想什麼特別的方法,只希望用一種感謝父母親的態度,而平平淡淡的度過這 一天,至於生日願望嘛,或許只要 一家人平平安安,能夠像現在每天生活一樣三餐溫飽也就夠了,雖生活不算頂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能夠在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取得一個平衡點,也不會羨 慕別人「窮的只剩下錢」…

這並不是說就沒有野心或者企圖心,而是選擇一種比較低調、知足的心態,按部就班、穩健腳步的過生活,如果說真有什麼遠大的理想的話,那我希望我能夠盡快不要當一個上班族,而是當一個可以餐風露宿的流浪漢,用我的行動力走遍這個世界,而我正努力著一步一步的朝這個理想邁進…

生活感悟 By Stupid77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風險管理]你購買的保險,保險嗎?

記得小時候的那個年代,民風純樸,人們多少還有一點舊時代的觀念,當時普遍認為「買什麼保險,這不是等於詛咒自己 嗎?」,也因此當時的保險業務員確 實很可憐,比如說被趕出去、被人家家裡的狗追趕等等情況出現,然而隨時代的改變,以及這些保險巨頭大量的鼓吹以及教育之下,人們觀念改變了,保險的種類也 多了,現代人普遍至少會購買幾個保險,或許應該反過來說,沒有買保險的人應該變成了相對少數.

這是因為人們都接受了所謂「風險管理」的概念,連國家政府都會強制一些社會保險、國民保險之類的規定,所以在舊時代 人們認為最好的保險就是養兒防 老,但到了現在,搞不好孩子都是啃老族,還不如自己做好財務規劃,買幾個投資型保險、或者是買一些長期投資的標的,就當作是未來退休的養老金.

但是,問題又出現了,不管是半官方或者是民營的保險機構,也不管他的規模有多大,當他承接了你的保單之後,如何保證 給你保單到期之後還本或者是意外 發生時的賠償呢?很顯然是透過財務操作或者是財務槓桿的運用,否則時間到了,這些投保機構如何能夠生出錢來,而正因如此,我們看到金融風暴正興之時,包含 AIG以及ING等跨國的保險機構也是重傷的一群,而各國半官方的強制保險機構的資金,也被動用來接濟這些受傷的金融機構,那麼「你購買的保險,保險 嗎??」!

最近在一本書《大衝撞》(原文版名為When Markets Collide,由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出版)上面看到了對於目前全球亂象的分析,也給投資人一些投資上的策略建議,並於該書最後提到了「風險管理」的重 要性,並以之做為該書的結尾,應該說不管是什麼投資,風險再低的,都依然有風險的存在,不僅僅如此,包含我們每天的工作、生活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風險…

套用管理學上面的定義,管理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異常管理,如果所有的事情、工作都按部就班、有井有序的進行著,那大 概不需要太多的管理者,因為管理 者沒有事情做,所以說管理者存在的目的,很多是為了因應可能存在的異常事件或者潛在危機,亦可說是一種例外管理,一般有規模的企業會透過內部控制制度來作 為一個規範,並且有獨立的稽核單位隨時做稽查,就是在防止這種異常的出現,降低企業永續發展所存在的風險程度,如若閃躲不了,也要有事先的預防措施或者將 風險轉移,剩下的才是做好承擔風險的工作.

然而即便如此,有關於企業風險暴露的狀況還是層出不窮,暫不說金融風暴這個大事件,我們也常聽到一些個體企業的問 題,比如汽車廠因為某個零部件可能 存在問題將危及車主的安危,而招回已經銷售出去的新車回廠,又如某某電腦品牌廠商因為電腦所配置的充電電池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而主動招回並更換零件,這 種案例經常可以新聞媒體上面看到.

將風險管理或者說例外管理的概念運用在每個人身上,其實最常見的就是前述的購買保險,或者一些長期投資而風險很低的 投資標的,或許也是長期被這些投 資保險機構所教育的結果,只是雖然都會用小小的字在宣傳的最下方提示「XX經金管會核準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OO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XX 之最低投資收益…」之類的話語,然而購買這些金融商品的人往往只想到增值的想像空間,而忽略了其實自己也正在暴露並承擔著某種風險!

所以不僅是在財務規劃上面要有風險管理的意識,包含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應該有這種觀念,雖然凡事要樂觀點、抱持往好處思考的正面態度,然而也不能閉起眼睛不看可能發生的風險,就好比忽視了小感冒而釀成大病一樣,得不償失!!

俗語說「常在河邊走,啟有不濕鞋」,接收過太多正面性的宣傳,難免失去理性,導致最後的錯誤決定,因此如何定期的自 我檢視就很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 站在第三人稱立場理性的審思一下自己,或許會比較客觀一點,如同企業裡面內部稽核的角色一樣,才能夠避免一面倒的狀況,也讓自己所承受的風險增加…

財經法律 By Awang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徘徊在甲乙之間,職場必殺生存法則…

職場如同市場一樣複雜又喧囂,有能力的人身邊總是不乏嫉妒的目光,工作能力不強的人身邊總是少不了批判的人。阿諛奉承的人勢必會遇到敵人,努力工作的人不會放過懶惰的人。那些性格暴躁、我行我素的人碰到一起,勢必會發生爭鬥…

根據「彼得原理」,如果某個企業機構不持續變革,用不了多長時間,職員就都會變得無能。在一個決策緩慢、無所事事的 安逸企業裡,原本具有創意的能幹 的員工都會遭到扼殺。在一個低效緩慢的體系中,原本可以成為支柱的人獨自闖蕩累了,最終淪落為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這是因為很難找到能夠承認自己的能力,使 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也就是最適合自己的公司。第二是即使暫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公司,也會遇到人際關係之類的非業務問題…

這兩段就是節錄至《乙的生存法則》,這本書的副標題為職場戰士生存必殺技,這是一本讓我看了一直點頭身表同感完的 書,作者林庭燮是韓國人,在韓國一 經出版就登上暢銷圖書排行榜,目前僅有翻譯成簡體中文版,雖然簡體字看得不是很習慣,且橫排的文字排列也影響閱讀的觀感,但卻欲罷不能想一次把他看…

《乙的生存法則》把這個世界中的人們採用二分法劃分成兩種人,就是所謂的「甲」、「乙」,大部分人既是甲,又是乙,而只有真正洞悉甲和乙的真相,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

何謂「甲」、「乙」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出遠門工作時,因為租房子所簽的合約裡面就有甲乙雙方,甲方通常為 出租人,而乙方為承租人,又比如 說我們工作的勞動合約,假方是資方,乙方為勞方,再舉一個例子,大批量採購商品時,所簽訂的採購合約,甲方為購買方,乙方為出售方,雖然在法律上沒有明確 指出哪一方該為甲方或者乙方,但是習慣上面,我們通常將出賣方、供應方、贈與方、委託方、授權方、定制方、貸款方、出租方、定作方、發包方、轉讓方等稱做 甲方,而將買受方、使用方、受贈方、借款方、承租方、承攬方、承包方、受讓方等稱做乙方…

於是乎,職場上面就出現了一些認知上的落差,不管是勞方或者資方,大家都想變成甲,而大家心裡都認為自己是乙,也造 成很多的企業主不把職場人士看作 真正意義上的乙,他們認為職場上班族至少還擁有職場這個避風港,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即使沒能取得特別的成績,也照樣可以拿工資。雖然是乙,但是 生存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需要付出過多的努力,就可以生活得很舒適;然而,企業主在領導眾多乙的同時,雖知道自己是甲,但卻不肯承認擁有甲的地位和優勢,因 為他們要擔負起保護所有人的社會責任,歸根結底只是另一種形式的乙,頂多算是比職場人士更高級的乙…

所以真正的乙方,都面臨過這樣的生活,當你做完工作,起身準備按時下班,卻不得不看上司的眼色的時候;當你拖著病痛 的身體,掙紮著上班的時候;當你 面對上司惡狠狠地揮舞著”解雇”的大棒子鎮壓職員,而自己卻只能無可奈何地忍耐的時候;當你面對生意夥伴動輒以”終止交易”作威脅,自己幾乎要跪地求饒的 時候……只要是遇到過這類事情的商場人士,即 便只有一次,也會痛徹地意識到自己作為乙的身份…

然而,市面上大部分勵志圖書都只談論甲的世界,主要強調「如何變成甲」,因此作者的用意就在於把「乙的世界」展示給大家看,如果不瞭解這個世界,是絕對不會成功的。乙的世界和甲的世界就像硬幣的雙面,所以乙的世界同時也是甲的世界…

一般社會上的乙們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歷經千辛萬苦,找到新的人生出路;另一類卻發生了很多事,一次又一次地失 敗,最終銷聲匿跡。只有無數次克服 難關的乙們才能生存下來,最後變得越來越強大。在荊棘叢生的社會上,在與其他如狼似虎的殘酷的乙們的搏鬥中,在可惡的甲的蔑視中,乙必須學會和積累自己的 秘訣,這就是乙的生存方法…

Hernry David Thoreau說「你對自己的認識,決定你的命運。」,所以身為一個乙,即使今天忍受著恥辱,為了迎接可以笑著回憶今天的明天,乙們還是要忍氣吞聲,繼續 奔跑,畢竟難堪、屈辱、侮辱、羞恥,過去之後僅僅是回憶的一部分,想脫離這種身分就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可以試著在企業內尋求其他的事情做,藉機增加自己的 觸角以及提昇自己的能力,甚至是積極的籌劃創業之路,有備無患,否則等到情勢所逼的時候就為時已晚了…

書中作者也提到身為一個乙方必須具備的五種心態,包含「放低自己」、「尊敬別人」、「多為別人想想」、「開放的心 態」以及「創意性的思維」,作者特 別強調,成功者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謙虛,而創意對於乙來說真的很重要,因為創意就是金錢,如果成為具有豐富創意的人,首先需要學習,而最快的捷徑就是努 力學習別人的創意,最後就如著有《腦內革命》的春山茂雄在自己書中所主張的「正面思考」…

這本書非常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因為有太多的場景,透過作者細微的筆觸與觀察,表達的淋漓盡致,同時現代職場上的每 個人也迫切需要尋求認同感以及心 靈上的慰藉,而這些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只是認同與慰藉或許重要,但其實更重要的是能夠真正的付諸行動,面對現況,採用作者的建議或者是自己有更好的方 法,積極尋求突破才是…

P.S.本文大量引用《乙的生存法則》一書的內容…

時尚品味 By Stupid77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我們所認知的「常理」不見得永遠都是對的…

幾年前,因為公務出差到巴西去協助一個與當地企業joint venture的建廠計畫,因為我們這一方持有51%股權,扮演主導的角色,不過因為對當地一些小風俗的不了解,發生了一個有趣的烏龍故事,整件事的起源 在於員工制服的顏色,當時的公司各地的員工(包含:台灣、內地以及其他海外據點)都是穿著紫色的polo衫,然而我們沒有經過事先調查,不知道原來在巴西 紫色代表悲傷,當地人認為紫色會招來悲傷、不吉利,只有喪禮上面才會出現這種顏色的衣服,所以很討厭這種顏色…

後來,也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期都在內地,剛開始也看到許多的台商朋友們,習慣直接把台灣企業常規的那一套管理制度、 管理辦法,一動也不動的搬到內地 來使用,可想而知,這種沒有因時以及因地制宜的方法,最終的結果當然差強人意,因為兩岸看似同文同種,但是經過了幾十年的隔閡,已經成為兩個不同世界、不 同文化的地區,簡單的說,雖然同一個中文字,雙方的發音都不相同,也因此很多彼此視為理所當然的常理,傳達到對方之後,在大腦裡面重組起來的結果差異很 大…

這只是兩個我自己覺得印象比較深刻的案例,而這種文化上的差異、認知常理上的不同,其實俯拾即是,比如說到了回教地 區,不能吃豬肉,甚至連豬肉都改 稱為大肉,比如說一些西方國家,見面時臉碰臉是一種禮儀的表現,更不要說是飲食上的差異,我在成都時經常請當地員工到一些異國的餐廳料理,可是最後總是聽 到一句「這東西我真的吃不來!」,呵呵,就連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對於外國美食的接受度還是不高,可以想像實際的狀況差異有多大…

把這種所謂的常理認知差異的範圍縮小,不再侷限於種族與種族、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異,可以這麼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存 在著這樣的差異,最明顯的正是所 謂的「代溝」,根據學理上的分析,每差距六歲就會有一個代溝產生,也因此不管是對父母長輩,或者對於小孩晚輩,或許都存在著這種認知上的溝通障礙,也就產 生了「X世代」、「Y世代」等等,且父母或者學校老師普遍認為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教導…

的確,現代的小孩因為接觸的事務廣所以不像過去那麼單純,而大範圍地區、種族的文化認知差異更不用說,這種文化上的 差異、認知常理上的不同是一個既 定的現實,只是不管地區性差異,或者是各年齡世代的形成,都是有其相當的時空背景發展,所以想要改變它,可以說根本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把所有人的想法、認知都變成跟你一樣,那難道這就可以變成彼此相互攻訐、不存在信任感的藉口嗎?或許這種作法 不僅不恰當,還相當不智,這只會 造成彼此對立與仇恨的加劇而已,其他的似乎就沒有什麼幫助,所以說,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入鄉隨俗」,用包容以及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世代、不同的理念想 法,從而建立起彼此間的信任,甚至是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或許比較能夠在彼此間獲得交集與共識…

對不同的文化差異是如此,對同一個辦公室內的溝通是如此,對家裡的長輩或晚輩也應該如此,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文化教育或者是因為時空背景不同所接受到的資訊差異,都造成了彼此間可能存在的隔閡以及不了解…

當你置身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異國地區,努力去了解當地的文化,打破自己一直以來所認定的常理本來就是應該的,否則不僅 無法融入當地生活,甚至是連生存 都會發生問題,同理,如果無法了解小孩子腦袋想些什麼,一昧的把自己的教育、經驗以及理想強加給小孩,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父母呢?

這些道理用講的的確是三兩句而已,然而真的要做卻不是那麼容易,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用心,或許實際上做的不夠好,但是用心是可以讓對方體會到的…

生活感悟 By Stupid77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Planet Google》改變我們生活的企業…

關於Google的報導以及相關書籍一直都層出不窮,也因此每次在網路上看到Google的相關新聞報導,或者在書 店內看到關於Google的書 籍,都只是「又來了」,也沒有特別的反應,頂多是好奇查閱一下而已,而這些相關的報導與書籍也似乎只能以標題的聳動程度來吸引人,這些也只能說這家企業確 實相當的優秀…

去年(2008年)恰好也是Google成立發展十年的一個里程碑,十年看似漫長,不過卻也是一轉眼即過,許多企業 雖然都經歷過十年的發展,甚至如 同Google的倆位創始人Larry Page以及Sergey Brin一樣,都是從小小的車庫中發跡,但仍然載浮載沉的佔了多數,而有Google這樣從什麼都不是到無所不能的屈指可數,甚至許多人視Google為 奇蹟…

在十週年的同時,依據大家合理的想像,似乎一家偉大的企業一定要有人著書立傳,因此《紐約時報》的知名專欄作家 Randall Stross,先前曾撰寫過《The Microsoft Way》以及《eBoys》都廣受業界的好評以及暢銷,不同於以往寫Google的作者們,他是第一個被允許進入高度機密的Google總部進行採訪的人 物,也因此他採訪後所寫下的這本書《Planet Google》還沒上市之前,已經先轟動,且注定成為探討Google商業模式的最佳代表作…

作者認為,Google的天才之處在於,借助其在搜索引擎市場上的成功,進一步踏入廣告市場(2000年的 AdWords以及2003年整合推出的 AdSense),從而收穫巨大利潤。Google的廣告定位精準,讓Google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創業公司成長為行業巨頭。2007 年,Google身價飆升到2250億美元,曾一度超過老牌名企IBM和Cisco。本書中還揭示了Google Gmail業務的擴張過程。Gmail容量異常巨大,使得Google可以根據不同用戶傳送不同內容的直郵廣告。另外,Google還推出”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以開放的理念與微軟公司相的封閉式思路抗衡,引發後來的開放性平台風…

如同本書副標題所說的,How One Company’s All-Encompassing Vision is Tranformng Our Lives,Google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甚至出現了「Google是否讓我們越變越傻」這種論調,因為Google的出現可以視為一種知識獲得乃 至於閱讀習慣的大改變…

作者將向人們解析Google近年來排山倒海式的大踏步前進背後所隱藏的發展戰略,並揭示其特立獨行的事業規劃–成為全世界所有資訊的不可或缺的看守者,成為我們查找任何資訊時的一站式目的地…

根據報導,後來加盟Google的Eric Schmidt曾提出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就是Google要在300年內完成全球資訊整合,在本文的最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 為,Google在這十年已經跑的飛快,或許不用到這麼長的時間,就可以完成這個偉大的目標…

本書中也提到了因為Google search engine曾受到Yahoo的青睞,因為Google可以在匿名的情況之下,透過猜測用戶輸入的關鍵詞而猜到用戶心裡在猜想什麼,因而曾經在2000年 的時候曾經為Yahoo提供用戶網頁搜索的服務,而藉由與Yahoo的合作,讓Google團隊有機會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訊息,藉以進一步提升搜索結果的 品質,或許當今天楊致遠先生重新審思這段合作關係之後,一定會感嘆養虎為患…

其實對於Google過多的追捧以及歌頌已經是多餘的,而相反的,能夠得到專業的作者透過實際走訪高度機密的 Google總部之後寫下的實際情況以 及第一手分析報告,我想值得我們深入研讀以及研究,尤其現階段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 Google也出現了不少負面的聲音,不過如果翻閱過本書,會發現短期受到景氣影響在所難免,或許未來Google不再像過去這麼長足的發展,但是也絕對 是這個星球上的關鍵角色…

好書閱讀 By Stupid77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如果有一天地球停止轉動…

北京在經歷了110天的乾旱之後,終於下起了一場雨,有家報社的頭條用了一個令人不覺莞爾的標題,「乾了110天, 終於濕了」,這是連續38年來最 嚴重的一次乾旱,原本每年都下雪的冬天,今年幾乎沒下過幾場雪,許多人都有一種似乎快生病了的感覺,而這或許跟整個生態環境的變遷有個巨大的關連性…

在聖經中,提到了救世的的傳說,因為人類的罪惡與日俱增,同時對於世界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最後將會導致世界末日的到來,而在這之前地球上將不斷的出現天災人禍,然後上帝將配使者降臨,《創世紀》中就有一個諾亞方舟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看過(看維基百科的諾亞方舟)…

有關於諾亞方舟的真實性考證,目前在有美國的考古學家正在持續的追蹤研究,而許多說法眾說紛紜,不過最近看了兩個影 片都不約而同的引用這種題材作為 影片的主體,一個是《王牌天神二》(原名為Evan Almighty,又翻譯為冒牌天神),屬於幻想以及喜劇類影片,第二為《地球停轉之日》(原名為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又翻譯為當地球停止轉動),屬於科幻與劇情類影片…

上述的第一部片子其實只是把諾亞方舟的故事搬到現代來重新演繹過一次,把所有的場景都換成現代而已,或許只是用一種 詼諧的角度把這個警世的故事重新 述說一次,或許有點乏善可陳,而後者其實是翻拍自1951年的電影,改編自一本科幻名著《Farewell to the Master》,這個著作曾被列為有史以來最佳的九部科幻小說的第七名,當然這也跟當時的時空背景有關,因為冷戰時期,是逢美俄的外太空探索競賽,而也是 人類對於外太空探索的第一波高峰時期,許多對於外太空的猜測以及幻想在當時相當的盛行,因此不管是該電影或者小說都可謂是時空發展下的產物…

或許電影到了最後,飾演外星人來地球準備讓地球重生的關鍵人物克拉杜(Klaatu)受到人類的感動而放棄了這個毀 滅性的大舉動,然而地球上的一切 能源乃至於時間也跟著停頓了,而影片最後就以這種結果落幕,或許劇情以及故事的張力不算特別有吸引力,甚至影片一開始還有點莫名奇妙的,男主角Keanu Reeves也因而被提名為金酸莓獎,不過其寓意還是值得我們省思…

當然,或許說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天災人禍是世界末日將至的一種訊號,這樣的論調難免流於迷信,因為這可能拜科技發 達所賜,加上媒體報喜不報憂的特 性,所以我們幾乎能在第一時間就掌握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災難,但是我們確實也應該好好反省我們人類不管是對於生態的破壞,還是人與人、民組與民族之間 的相互對抗、傷害、戰爭等等…

宗教的論調或許過於危言聳聽,但之所以一直會已經以這種型態來提醒我們,也只能說明對其他人們的愛以及對於環境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時尚品味 By Stupid77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知識的探索有如瞎子摸象,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許多人都聽過瞎子摸象的故事,這個典故出自《大般涅磐經》,描述幾個眼睛看不見的盲人,他們想知道大象的模樣,但因 為大象身子很大,因此每個人都摸 到不同的地方,也因為對摸索到大象的感受不同,而產生的後續不必要的爭論,這個故事被隱喻為觀察一件事情,或者探索一門學問,不能過於片面,而應該要有宏 觀的態度…

但是,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的話,其實是否定了這種「探索」行為的價值,因為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以及各民族的遷徙,可以說 是一個「瞎子摸象」的過程,這可 以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科技快速發展,以及對地心以及外太空的探索歷史得知,比如說:最早人們把地球當成宇宙的中心、認為地球是平坦的而非一個球體等觀 念,都是經由這種不斷的探索發現而得到推翻,甚至很難保證說目前我們在教科書中所學習到的一些知識是正確的,這宇宙之大,人類就跟瞎子沒有兩樣…

所以如同瞎子摸象一般的探索,才是一種正面的態度,面對這個偌大的宇宙、無止境的知識,我們每一個人從小的學習就宛 如瞎子摸象一般,越用心的去摸 索、去探索,對於這隻大象的了解就越多,也就越來越學問淵博,同時因為每個人的學習成長都是有限度的,所以多跟別人互動交流,也很自然成為一種須取別人經 驗來填補自己不足的重要管道…

這麼說來,可以發現其實讓自己的知識不斷成長的重要關鍵就是「勇氣」、「虛心」、「包容」,許多人都會說自己最大的 競爭對手、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一點也沒錯,應該說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能耐以及缺陷,有足夠的勇氣去追求探索自己未知的領域值得鼓勵,然而能否接受別人的批評,承認自己不如人的這 種勇氣也很重要,甚至還要去包容一些別人無理以及錯誤的指正,或許別人真的比你厲害、比你博學也比你聰明,那麼這應該是你的福氣,因為這代表得到一個快速 學習成長的途徑…

不過很多人都只能做到一半的勇氣,敢於追求未知的知識、探索未知的世界,卻不敢接受別人的意見與批評,更不要說虛心求教以及包容異議的心胸,尤其當自己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以及名氣之後,往往心胸跟這些世俗的頭銜成了反比,這將是自己成長最大的限制了,千萬不要讓本位主義作祟害了自己,這些東西只是追求知識道路上的絆腳石,何況些虛名並不是長久的…

正因為學海無邊,正因為宇宙的浩瀚,其實沒有人敢說自己的領悟與了解是全面的,甚至自己實實在在所觀察到發現的現象 是真實正確的,就像哥倫布航行地 球一週之後,才真正證明地球是圓形球體一樣,既然很多的知識都不斷的過度、不斷的被打破、不斷的被更新,那我們還有什麼好堅持的呢?

在知識、學問、未知的世界之前,我們是否應該承認自己就是一個瞎子,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本位主義以及不必要的偏見,保 持最大的接納態度,在這種前提之 下,勇敢的、不斷的追求新知,也勇敢的發揮自己的有限的、片面的知識,然後廣為接受大家的意見甚至批判,這種良性的態度將形成一個正面的循環,很自然,我 們才會向成熟的稻穗一般,雖然低垂著頭,卻是一顆顆飽滿的果實…

呵呵,個人淺見…

生活感悟 By Stupid77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Kindle2的宣示性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你喜歡閱讀嗎?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書籍全部都電子化成為了電子書,那麼你需要的是什麼樣的閱讀器,坐在desktop電腦前面閱讀呢?拿著方便攜帶的Netbook電腦呢?使用電子書專用閱讀器呢?還是大螢幕的手機或者是隨身的遊戲機PSP呢?

這只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現實生活中,要把全部的書籍都電子化,光想像就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電子化製作就需要耗費 不少人力、物力與時間,此外要把 一本電子書順利且迅速的下載閱讀的客戶端(不管是哪一種),尤其是圖片組成的書籍,這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而且還不說,這是一個嶄新的概念,不是傳統的出 版業就能掌握,還需要硬體製造商、網路平台商等的共同參與才有機會達成,何況彼此間的認知度落差還很大…

用這個觀點來思考,全球最大的網路書店Amazon以及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甚至是PDF的Adobe,看 起來最有機會來領導這個潮流(領 導不代表坐享其成,先跑不見得先贏),其他的參與者就現階段來說,或許都會面臨著市場規模的嚴峻考驗,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第一市場需要培養,需要不斷的 教育用戶捨棄紙本書選擇電子書,第二閱讀器的選擇以及開發的投入,手機看似太小,看起電子書不舒服,用電腦看又嫌麻煩,這兩者都是過度產品,而投入專用閱 讀器的生產又是充滿不確定性因素,如果沒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基礎,最終結果可能跟打水飄一樣…

本文,我想把焦點放在這個「閱讀設備」的探討上面,什麼才是對的「閱讀設備」…

思考一下,會讓閱讀者選擇電子書的一些抉擇是什麼?當然內容的屬性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比方說符合閱之即棄的內容最 好,但這跟「閱讀設備」沒關係,屏 除了這個因素之後,就只剩下這幾個,第一是電子書內容與設備的價格,電子書內容便宜是一定的,不過這個「閱讀設備」也不能太貴,消費者都是精明的,懂得精 打細算,第二是閱讀的效果,最好是跟紙質書本一樣的閱讀效果,而且最好有彩色,不能感覺像看電腦螢幕一般,這樣既傷眼睛也無法長時間閱讀,第三是方便攜帶 與否,雖然同時帶很多本紙本書籍在身上也不方便,但既然電子化,講究的當然是清薄短小,第四是電子書內容是否方便取得,電子書必須能夠很輕鬆很快速的下載 到這個「閱讀設備」中,除這些外,甚至還需其他附加功能(比方說:朗讀、甚至可以取代手機或者電腦,有All in one的功能)等…

客觀的從這幾個層面來探討,目前幾乎沒有完全符合的電子書「閱讀設備」,這代表這是一個未來科技,閱讀者或者說市場有需求,但是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大批量的生產,而目前量產的產品在功能與效果上有一定程度的落差,尚且價格不便宜…

這就是本文標題所說的,Kindle2這種電子書閱讀器的宣示性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我們暫不管手機以及各類型的電 腦,因為這些不是主要用來閱讀的設 備,只是附帶的功能,就這種採用目前最「類紙」效果的電子墨水(EInk)顯示器的電子書閱讀器來看,首先在價格成本這一關就過不去,因為不是規模生產, 產品的良率也似乎難以兼顧,因此價格降不下來,這是主要關鍵,更不要說要多整合一些硬體功能進來,這只會使成本越墊越高…

再者,EInk雖然具備不少特性,比方類紙性最佳也最省電、最輕薄,但目前量產還以黑白16灰階為主的顯示器,不要 說看彩色或者圖文並茂的書籍,或 許連看漫畫都有些不足,因為大部分的漫畫是以256灰階為主,同時其顯示器的翻頁處理上還是有點點緩慢,因只能處理純靜態的圖片,如果是動畫還必須還原成 一張張的圖片才行,這對有大量閱讀習慣的人來說,或許是一個大挑戰,因此對於外界宣稱Kindle賣到斷貨的熱絡度,其實抱持很大的問號,或許是一種行銷 策略吧…

可以說不僅手機與電腦對閱讀來說是過度工具,連Kindle2也是一種過度產品,如同個人電腦發展早期的年代,還是屬於8086或者80286的階段,無法達到產品普及的理想,甚至縣階段的閱讀器更像是一種炫耀品,或者是追求科技新品的人的玩具…

對於Amazon來說,或許是一種拋磚引玉的動作,藉由Kindle的上市來展示自己的實力,也展現對於電子書市場的野心,至於銷售的結果雖然重要,但或許也是風向球的意義較大,從中可以累績出一些市場經驗,這或許才是真正的背後的如意算盤…

數位內容 By Stupid77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一日一商品,顛覆電子商務,瘋狂的賣客!

越是不景氣的時候,越會出現一些瘋狂的創意,尤其是在行銷上面,因為當消費者都捂緊荷包的時候,如何打開這個不易打開荷包,各大商家機關算盡使出絕招的必殺計陸續出籠,不僅要消費者樂意的買單,最好還要形成一種搶購的氣氛…

傳統的印象中,不管是實體世界裡的便利商店、量販店或者是電子商務式的網路商店,或許上架空間有限,但總希望商品越多越好,這樣可以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讓他不至於跑到其他地方去購買,因為這種行為通常意味著永遠失去這個顧客…

然而,在網路上卻出現了另一種完全相反的網路商店,仔細研究過這些網站的背景,這些網站都是由熟悉電子商務操作的公 司所另外設立且單獨操作的,他們 價格取勝,而且一天只賣一件商品,顧客永遠不知道隔天會賣什麼,這是店家所塑造出來的神秘感,二十四小時內決定這商品的生死,如果賣完,就只能期待隔天新 上架不同的商品,如果沒有賣完,時間一到,也是換新的,強調不趕緊下手,你就扼脕,買不買隨便你,這種高姿態的賣法…

這類型的網路商店,除了有一種吸引顧客每天定時上來報到的神秘感,以及每天只推出一種商品這種物以稀為貴的氣氛,再 加上絕對是最低價格的省錢招數之 外,通常會加上一些很kuso很搞笑的產品推薦文,就如同blog一樣,每天隨著商品上架,就有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可以看,此外在這類網站的介紹中,也會以 一種一般網友,為民服務以及找不到工作找事做的情境來尋求認同並創造樂子給大家,其中最搞笑的應該是Crazymike的介紹,他提到說「我們初估這個網 站要獲利至少等到2050年吧」…

這類網站最具代表性的,我選擇了三個不同地區的網站,第一個是大家都能認同的鼻祖,美國的woot.com(如下圖),在2004年就成立並開始銷售,而台灣地區以及內地都有步其後塵者,而且應該有不少類似的網站,其中比較知名者,應該是台灣的瘋狂賣客(如上圖)以及內地的人人購(如 下圖),順便看一下這些網站,今天(2009/2/11)賣些什麼東西,woot.com推出了USD 19.99的無線真空吸塵器,瘋狂賣客推出了NTD 199時尚鑚飾耳機,而人人購則推出了RMB 198的Zippo打火機,除了瘋狂賣客是在每天中午十二點更換新的商品之外,另兩個都是在晚上十二點更換,而在這時間將至的前幾分鐘,會透過各種方式 (RSS、email、SNS等)提醒大家趕緊搶購…

這或許就跟潘朵拉盒子或是出奇蛋一樣,給人無限的神秘感與期待,可以說是一種消費者心理學的活用,有點像電視購物頻 道,一直強調訂購專線一直都滿線 中,而且螢幕下方還有一個倒數計時的時間正不斷的跑著,讓大家都感染了這股氣氛,甚至加入搶購潮,此外,因為一天只上一檔產品,這代表產品被曝光以及推廣 的力道也最大,對供應商來說或許也是一個推銷或清貨的好管道,就算銷售量不如預期,也獲得了不錯的推廣機會,何況更多時候,因為產品介紹非常的kuso還 會得到不少網友們自發性的宣傳…

不過這種看似簡單又瘋狂的網路商店背後,其實是需要強大的電子商務基礎作為後盾的,舉幾個電子商務的重要關鍵為例, 良好的採購供應商的合作關係、商 品售後物流配送的管道與成本、完整的顧客訊息整理與歸檔系統(CRM & database)都是必要的,以woot.com為例,在他的網頁上,隨時可以看到real-time的銷售數據,包含了每個小時的銷售量、購買商品顧 客的地區分布、這些顧客的購買行為分析…等等(如下圖),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這種搶購的氣氛,還讓消費者感受到購買東西後的貼心的服務…

這種瘋狂的銷售方式確實讓電子商務變得有趣多了,用戶每天準時報到,網站的用戶黏度、活躍度也就不低,就算實際銷售 量差強人意,也是一個好的推廣方 式,創意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對的、正確的不見得永遠都是好方法,換個角度,或許冒點風險,然而也可能創造一個新的商機…

電子商務 By Stupid77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請君入甕?在職訓練?加盟連鎖產業的生態…

每天早上走路到公司都會經過一家規模不小的網吧,大約容納200台電腦,每台電腦的配備都算高級,這家網吧原本是這個城市一個知名的連鎖網吧體系的加盟店,然而經營了一年多之後,應該是過了加盟權利的期限,悄悄的換了一個招牌,改用自己的店名…

因為跟我本身行業有密切關係,因此特別研究過內地的網吧生態,網吧在內地一個很熱門的行業,在港台稱之為網咖 (internet cafe),因為內地的特定性,不是人人家裡都有電腦,經常有許多網民們在這裡通霄打遊戲看影片,亦或者有些外地人臨時找不到棲身之地,而暫時窩在網吧 內,因為價格比其他住宿相對便宜的多,一個小時大約RMB1~2,如果夜間包斷價格更優惠;通常經營一家網吧,可以在短時間內回本,但因為行業特殊,需特 許執照,否則將被勒令停業斷水斷電,所以並非一般人都能夠經營…

言歸正傳,我想談的是為什麼這家網吧會在加盟權利金到期之後,就悄悄的更換店名,而這其實跟整個加盟連鎖體系有關, 為什麼會有這種加盟連鎖的體系, 我的觀察認為有兩種,第一因為自己經營了一家店,有了某種成就,然而靠自己力量無法同時拓展出很多的實體店鋪,因此透過這種加盟的方式,訓練其他能夠認同 這個概念的人,一起出資投入時間來推動,常見的就是漫畫出租店、冰飲料攤等,第二是某些大企業看到國外有良好的加盟連鎖模式,剛好國內沒有同質性的或者具 有競爭力,因而簽下權利金引進,比方7-11、麥當勞等…

很巧合的,今天看到一篇台灣的新政策報導,就是關於創新加盟連鎖,經濟部為了降低民眾的失業率,推出了「創新加盟連鎖展店計畫」,首階段補助500家,每家店可獲得5萬元的補助款,而視情況將推出第二波…

其實,前一陣子看到許多加盟連鎖體系都暫停了拓展新店的計畫,因為時局不佳,擔心血本無歸,然而也因為經濟危機,許 多民眾被裁員失業了,而想投入一 些僅需要投入小成本,在加上自己時間上投入的生意創業,然而,因為過去沒有相關開店的know-how,因此有意加盟的人數不再少數,而她們希望能夠接受 開店的輔導,在採購、經營方面獲得一些協助,因此加盟連鎖系統反倒成為一種不錯的在職訓練選擇…

不過,加入一個加盟連鎖體系,有時後換算起來成本並不低,包含了加盟金以及每年的權利金年費等等,如果得到了品牌影 響力的加持而提升了不少的競爭 力,且隨時商品貨架空了的時候有人馬上幫你上架填補好,商品取得的成本相對低又具有某種獨特性,同時又有人隨時教育你該怎麼陳列商品、該怎麼推廣商品,甚 至是主動的透過整體行銷幫你推廣生意,林林種種的好處項目都有符合,那麼大概就像打了嗎啡一樣上了癮,正是我標題所說的請君入甕、共創雙贏…

相反地,如果你所要加盟的項目,只是一個很棒的創意,或者說進入障礙也不高的項目,後續對店家的持續服務so so,商品的取得成本以及物流配送發貨也不怎樣,同時在幾次的訓練之後就已經能夠掌握經營這家店的大部分知識,那繼續每年付加盟金的意義似乎也就不大了, 而這是我想表達的在職訓練之意義,甚至還幫整個加盟連鎖體系創造了競爭對手…

或許這就是前面所說這家網吧想要自立門戶的道理,每個加盟連鎖體系的目的就是迅速的展店計畫,因為首次加盟的權利金 是最主要的收入之一,這是一種炒 短線的作法,因為究竟後續的服務跟不跟的上是一個問題,坊間除了像7-11、麥當勞這類物流體系比較強、規模競爭力較高且具備某種獨門配方的體系,其他大 多數的加盟者都會出現偷跑的行為,比如說自己從其他管道進貨,甚至把還在合約內的店面改的失去原本的image,更不能期待後續店數增多之後的團結力量, 以及對於加盟連鎖母集團的貢獻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還是很好奇一點,究竟加入這種加盟連鎖體系對於減少自行創業開店失敗的機率有沒有顯著的影響,這可能也是商學院MBA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對於一般加盟者而言,加盟連鎖體系經常會以一種試算方式「強調」,如果每天多少顧客的話,大概多少時間能夠回本,這是一種反推法僅供參考,真正想要賺錢的話,還是要精算過,而且用心的經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而對於加盟連鎖體系呢?創造出更好的品牌向心力、價值以及提供加盟主的持續有需求性的服務才是最重要的,維護跟開拓同等重要,否則加盟主被騙一次,以後就不會再上當,或許也會衍生許多的法律糾紛,甚至如果是有心的加盟主,還會豎立了更多的競爭對手…

這道理或許就跟手機綁門號銷售一樣…

管理職場 By Stupid77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保護主義漸興,世界是平的vs愛用國貨…

隨著經濟危機的影響,聽到越來越多「愛用國貨」,「反對外籍勞工」…等等的聲音出現在媒體以及網路上面,舉個身邊的 例子說明,當台灣發放消費券的時 候,網路上面開始流傳著用消費券買台灣貨的自發性聲浪,因為這樣能夠發揮出最佳的乘數效應,對於台灣的經濟長漲幫助性最大,這是出於對於自己所生活這片土 地的熱愛,確實,只有先自救,才能向外伸出援手,或者是等待人家來救援…

過年期間,我也加入了促進經濟成長的行列,呵呵…

不過如果對於一件事情或者一個理念過於狂熱者,往往會出現超乎想像的結果,看幾個來自於《華爾街日報》以及《金融時報》的報導…

前一陣子,一年一度由各國政商經要人士所組成,以推動全球化貿易與投資的獨立組織,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而今年面臨了一個新的問題「去全球化」,各國開始為該國大型工業企業提供「國家援助」,這是保護主義的一種形式,因為在全球化的市場上,間 接擠壓了來自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而當政府首腦們在經濟論壇上重申他們的全球化承諾之時,其政府往往在卻國內採取相反的舉措…

再來,受到這波各國競相保護的趨勢影響,WTO被迫將於下周召集各成員舉行特別會議,目的是要遏止不斷上漲的貿易保 護主義浪潮,從去年11月以來﹐ 俄羅斯已經推出了28項上調進口關稅以及補貼本國出口的措施﹔還有6項措施正在規劃中,但並非只有俄羅斯有如此舉動,國際間互相控訴違反國際貿易原則的案 例越來越多,「反傾銷稅」這些字眼出現的頻率也日益增加…

在這些財經媒體上面,幾個斗大聳動的字眼「貿易壁壘」、「保護主義」、「全球化開倒車」…等等,經常成為每日新聞的主要標題…

還記得兩年多前的一本暢銷書籍《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由全球知名的經濟學大師Thomas L. Friedman所寫,他所要提倡的觀點是,全球化不是一種現象,而是一種現在進行式,是一種長期的發展趨勢,看此波金融風暴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就可以了 解這個道理,其中最讓我感觸深刻的,就是這種現象,你的工作很可能被一個第三世界的人民所取代…

這是一種比較利益法則,拜全球化趨勢所致,國際貿易更為發達,各個國家在其中找到其相對優勢並且重點發展以全球為市場,而相反的其相對弱勢之處,則從其他國家取得,這樣讓一些第三世界的國家有機會新興起來,間接帶動全球的發展,成為一個正向的循環…

暫且不論第三世界國家在這種交易中,是否被剝削、是否被利用甚至是對其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完全從經濟發展的角度思考,正因為對於大家都有好處,是以這種全球化的趨勢才能夠形成,也才能夠在一種「平衡」中發展…

然而,也正因為這種全球化的發展,讓各國都無法在經濟危機中置身事外,因為經濟成長全球化,同時的經濟危機也會全球化,只是太平盛世時,大家盡情的享受其中,而到了有危難之時,卻開始自我保護起來…

繼《世界是平的》一書被廣泛流傳討論之後,在去年這場風暴將來之前,剛好看了另一本書《First boat to China:Corporate Flight and Consequences of Free Trade;Lessons from Shanghai》,作者是紐約大學文化和社會分析學系主任Andrew Ross,當然名氣沒有Friedman大,所以似乎沒有很多人注意到這本書,而這本書標題下方的slogan就提到了「這個世界真的是平的嗎?」

書中作者提到不同的觀點,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下去,或許某個第三世界國家今天可能是幸運的受益者,但是明天可能變成了 受害者,因為這就好比是「經濟殖 民」,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就會被丟棄,所以說全球化是一種掃除政治障礙後的結果,甚至談到了恢復其中某些障礙的可能性,因為人們有權利通過任何必要的法 律手段保證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時刻,回想起這兩種迥異的觀點,突然覺得莞爾,或許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經濟危機所帶來的省思以及保護聲浪也不 是一件壞事,或許說這個世界的規 則本來就是一種「移動式平衡」,難免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或許世界並非我們想像那麼平坦,但保護也會有一個限度,因為過了頭也將影響未來的競爭力…

這或許是一種短期的因應之道,如同電影《侏儸紀公園》裡面的一句話,生命總會找到出路,我想經濟也是,只是時間問題…

財經法律 By Stupid77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想吃魚,必須學會自己釣…

剛出社會進入職場的時候,因為學校所學到的東西,往往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不是對就是錯,不是黑就是白,也因此忽略了很多人的因素,所以結果往往不如人意,慢慢的就發現,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單純的黑白、對錯這種是非題,真正的答案往往是以上皆可,才發現原來這世界很複雜…

後來,經歷以及年資隨著歲月漸長,自然也有機會升遷,因而在以我為首的部門組織下,也有了不少的同事,而也經常教育這些晚輩門關於是非對錯的分辨,有些人會很樂於跟我討論這類問題,每每都直接問說:「那我這樣做對不對」…

或許,直接跟他說對或錯,或者是直接跟他說:「照我的方法這樣做」,這樣對我來說相對省事許多,然而除非是很緊急、很重要的事情,不然我一定會分析事情的緣由給他聽,有時甚至把幾個方法的利弊分析給他聽,然後要他學會自己做決定,並且對自己負責…

這種理念也體現在我的blog文章中,或許有些文章讓人看得很累,尤其是當今這種凡事講求「速食」的社會環境,因為看完之後,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明確答案,反而會讓你動了許多頭腦來思考,有些時候甚至看了老半天,不懂我想要表達什麼…

呵呵,這是因為我覺得知識是死的,而大腦是活的,不應受其限制,如果直接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那其實用Google這種search engine就好了,只是如果你動了大腦,把這些思緒都理清了,甚至融會貫通,那這才真正是你需要的東西,這跟我之前一直在強調的「學習力」的觀點是一致的…

尤其這個社會的複雜性往往超乎想像,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超過了任何知識的限制,因此學會如何拿捏這種維妙維肖的關係,也是一門重要的生存課題…

「學會自己釣魚」是很重要的,學校或者是一些書籍裡面可以看到、學到的知識,其實大家都會,然而並不是擁有了魚竿, 你就知道怎麼釣魚,因為你要懂得 如何讓魚上鉤,這也可以說是理論派與實務派的差別,許多的大老闆並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們知道如何避免海上的大風大浪,將大魚釣起來…

所以說,雖然不見得你會擁有多大的魚池,然而如果你掌握了釣魚的技巧,相信絕對會事半功倍,而且也絕對會在生涯上有所突破…

管理職場 By Stupid77

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股價與企業績效背離,如何看門道避免湊熱鬧…

春節過後首週,不管是台股、港股或者是滬深股,都有了不錯的表現,甚至出現難得的漲幅,然而不同市場卻出現了不同的 情緒,港台股的分析方面,如同一 些主流媒體的報導,是踩著空單當墊背走高的軋空行情,普遍認為後市不容樂觀,而在內地針對滬深股的未來表現的報導則是相當的樂觀,甚至說很多的股票已經超 過六千點時的股價了…

這也是一種兩岸三地最大的文化差異,港台媒體往往是報憂不報喜,因為壞的新聞往往更加吸引觀眾的目光,而在內地則恰恰相反,一般媒體上面多半只會看到好消息,朔造出一片和諧與欣欣向榮的局面,即時是壞消息也會斟酌過,而延後用比較婉約以及正面的方式來表達…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報導都有利有弊,在此不多加評論,因為最重要的還是接收到資訊的人們是否能很客觀、理性的來面對這些新聞資訊,且要學會分析判斷掌握真實的狀況,面對悲觀的經濟前景要有所準備,面對樂觀的前景也不能掉以輕心…

許多人會說,股價指數反應的是對於未來半年甚至更久時間的價格,如果用這個觀點來看的話,畢竟根據2008年的經驗,已經證明連華爾街上眾多知名的分析師們,都嚴重的失準,更何況其他人,所以說到底誰對誰錯,也沒有人敢下定論…

不過話說,接下來又將進入到財報公佈的階段,外圍已經有許多的大型知名跨國企業已經公佈了去年的嚴重虧損狀況,而在 昨日內地的龍頭企業聯想也不若人 後,去年第三季就虧損9700萬美元,或許他是一個引爆點的開始,因為去年的狀況會產生如何的經營結果,大概可以猜得到,只是程度上面的問題,而且搞不好 還有一波裁員風…

如果說,股價已經提前反映了過去的經營成果,且隱含了未來短期內可能遭遇的狀況的話,那此時此刻的股價,是應該在谷 底呢?還是繼續落底中?或者是準 備從谷底翻升呢?接受了過多悲觀訊息的人,或許因為心理作用,因此對於實際狀況更為悲觀,而接受了市場一遍喜氣洋洋的人們,則會認為「嗯,或許我該進場 了」,絕對會有這兩種完全相反的反射性思考…

只是可以看到更多的人預期,今年(特別是上半年)應該樂觀不起來,最快可能也要到明年(2010年),甚至因為這次的災難過大,搞不好還會引發新一波的風暴,那可能就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

當然可以說,內地的市場相對的封閉,而且可以靠著內需微微拉動經濟成長,而港台則是受國際以及內地的影響較大,屬淺碟型市場,比較無法單獨的考量,但是實際衡量內地的內需市場,看似人口很多、市場很廣大,但是相較於傳統認知的美國這個內需大市場而言,究竟其消費力如何呢?

這可能也有待商榷,也會反映在最後所謂「家電下鄉」的實際成果上面,因為農村人口雖多,內地存款雖多,但農村能夠分 擔多少提升經濟成長的重擔是一個 問號,因為存款多不見得是平均分配,尚且目前這個世界也幾乎是一個整體,就算資產投資再怎麼分散,還是彼此影響,或許程度不同,但雞蛋終究還是在同一個籃 子裡面…

如果說最近的股價是軋空行情,或者是所謂的元月效應(January Effect),且市場又將進入所謂的「五窮六絕」,加上目前的總體經濟局面,我認為過於樂觀,或許是一種愛國的表現,何況盈虧還是要自己負責,這不代表 樂觀不好,反倒是過於悲觀的話,還可能因為過於壓抑,而影響日常生活…

總之,不管你生活在哪裡,你一定要能夠了解當地的資訊文化,並且多多接受外界的資訊,才不會帶動你的情緒,影響了客觀理性的判斷…

財經法律 By Stupid77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經營網路商店,如何在網路大紅海中引領人潮??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機構統計過目前網路上面總共有多少店家,或許也不容易統計,尤其是隨著經濟景氣循環的變動,最近在 網路上面開店的人數也直線上升, 而很多人之所以選擇網路開店,最主要是因為不用實體店面,不需要店面租金不需負擔水電等費用,一開始可以省卻很多的開銷,然而,網路開店真的這麼容易嗎?

最近確實發現身邊很多人都以兼差或者全職的方式開啟網路商店,而一些原本免費提供服務的網站,也悄悄的啟動了電子商 城服務,畢竟這看似最直接能夠產 生收益的方法,而且不管是選擇自己開發網站,或者是到知名的電子商城內開設一家屬於自己的小店,都非常容易,不是把別人的網站程式拿來改一改,就是隨著網 站提供的步驟,一步一步的點下去,一家商店就出現了…

但除非你有什麼祖傳的秘方或者是已經形成某種程度口碑的商品,不然在茫茫的網路大紅海中,你的能見度比開一家實體店鋪還不容易被看到,也因此經常發現,或許一開始親友們會來捧場,但時間一長,每天連進你的網路商店的拜訪人數少之又少,而其中真正想買東西的就更慘不忍賭了…

可以這麼說,你根本不是在做網路生意,雖然網路看似可以把你的東西賣到很遠的地方也賣給很多人,但在一望無際的網海中,你也只能載浮載沉、隨波逐流,這看似成本低、市場廣大的市場中,你很可能連一個顧客都抓不到…

或許許多人因而灰心喪志,然而這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只是被渲染的好像很簡單,而且又經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許 多成功案例,不過回到原點思考, 你懂什麼叫做網路行銷嗎?換一句話說,你知道如何讓人家看到你的網路商店嗎?你知道這跟開一家實體的商店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嗎?

實體的商店最重要的就是「location」,因為有好的地點,才有人潮,才有機會讓人潮轉變成錢潮,用這個觀點來 思考如何帶動網路商店的人氣,網 路上面無所謂「location」,但是卻可以透過search engine以及一些知名有人氣的網站、blog把人氣引導過來,而這就是網路行銷的精隨了…

你可以建立一些blog來宣傳你的產品,也可以到許多人的blog留言作評論來引導潛在顧客,然而如果只是這樣的作法看起來比較被動,因為就跟開閃彈槍打鳥一樣,或許運氣好打中一隻,然而作生意總不能一直靠運氣,何況這種作法,所付出的時間成本也不低…

因此,善用幾大search engine的關鍵詞就很重要,如果在Google打一個你所銷售的產品名稱,然後出現在搜尋列表的第一個連接是你的網路商店,那豈不是賺翻了,甚至作夢 都會有訂單進來,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開始懂得想去操作這些關鍵詞,甚至不惜成本代價的投入…

這種趨勢使然,也使得關鍵詞的操作難度大幅提升,網路上有許多敎人家操作關鍵詞的資訊,大家可以自己找來學習,其實 關鍵詞的操作不外乎對內對外兩個 方面,首先在對自己的網路商店做網站優化,盡量符合search engine收錄的習性,以及儘可能討好他的排名系統,尤其是在網站開站之前,先思考好你想要操作的關鍵詞,可以是兩個字以上,甚至一些是比較冷門的長尾 關鍵詞,然後盡可能加大網站出現這些關鍵詞的密度,同時要留意到地區性的用語不同…

對外方面,盡可能在可以發表文章以及帶著你的網站域名連接的地方勤勞的發表文章,同時參與互動,當然性質跟你相近的比較好,這也是一個引導search engine的好方式,而且外面的連接越多,代表你所經營的網路商店所能獲得的權重越高,自然越有機會拉升搜尋排名…

光是這樣的說明,大家就可以發現所需投入的精神不少,但事實就是如此,這也是網路商店跟實體商店最大的差異點,當你 發現有一個重點的關鍵詞出現在搜 尋排行首頁時,很自然就會感覺到一切都是值得的,持續不間斷的操作是必要的,一般一個有競爭力的關鍵詞大約需要三個月至半年不等的時間…

呵呵,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要用對方法加上堅持的態度,終究還是可以在這片網路大紅海中殺出血路,加油吧…

數位科技 By Stupid77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過了一個年,你變成「年清族」了嗎?

或許這種狀況在內地比較明顯,許多離鄉背景的打工仔辛苦了一整年,省吃儉用的省下了一些錢,為的就是能夠讓家裡過上好的生活,因此每年過年回家之時,不管在外過的在怎麼的餐風露宿,在家鄉親友們的面前,還是要表現的體面一點…

然而,遇到很多的人都有這種現象,請一大家庭吃頓豐盛的年夜飯,然後包幾個紅包給長輩以及小孩子,加上返鄉往返的路費,以及一些啦哩拉紮的費用,然後發現口袋甚至銀行帳戶裡頭也已經空空如也…

這就是所謂的「年清族」,尤其是在今年過年特別常見,因為許多人的年薪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影響,年終獎金與分紅變少了,然而過年的支出卻沒變;所謂的「年清族」或許是一種自我解嘲的新名詞,大意就是過完年也把積蓄清光的意思,跟「月光族」有一些的差別,但是結果都是一樣…

而許多的「年清族」也跟「月光族」一樣,遇到了一些突發性的資金需求,就會變成了「啃老族」,靠家裡的父母出錢接濟…

身為「年清族」或許會覺得比「月光族」還悲哀,因為後者經常是花在自己慾望上的揮霍,或許月底口袋空空,但是至少曾經享受過揮霍的快感,而前者則幾乎只是贏到了面子,我想或許內心還會相當的矛盾,因為辛苦了大半年,何苦來哉…

但是,不要忘了,財務累積的過程,其實資金的運用與分配很重要,許多人往往因為忽視了小錢,而錯失了財富的累積,其實對於「年清族」來說,規劃自己的「開源」以及「節流」更是重要…

先從「節流」來說,面子以及享受固然重要,但是懂得斤斤計較也必須學習,尤其是許多我們能夠琅琅上口的財富名人,其 實都有小氣財神的跡象,能夠少花 一塊錢,絕對不會多花一分錢,口袋裡面有多少錢,隨時都一清二楚,比如說:過年回家送禮時,可以放棄一些過度包裝,而是比較重視裡子的禮物,而給親友們的 紅包,也可以替換成一些有需要性的禮物,這樣或許也會節省不少錢…

至於「開源」方面,就要重視時間以及複利這兩項要素,這也是投資學上很重要的兩個指標,可以說理財就是一種生活態 度,生活中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花 費,同時透過儲蓄的方式積少成多,儲蓄是財富累積的第一步,善用儲蓄中的複利,年復一年的時間產生利息或者股息,並一再的利轉本、本再滾利,累積出自己的 資本,然後用資本滾出更大的資本,這就是一個常見財富累積的過程…

越是窘迫的狀態就應該越重視自己的財務規劃,而不能因而自暴自棄,尚且多數有錢人,也都有不為人知的過往,以及貧窮的幼年,而藉由比別人積極的開源節流,因而最後擁抱比別人多的財富…

所以不用羨慕別人,趕緊制定好你的財務規劃,才是脫離「年清族」的不二法門…

財經法律 By Awang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大政奉還,企業創始人會是救世主嗎??

自從1908年福特推出世上第一輛汽車Ford Model T到去年(2008年)恰恰好一百年,而根據相關文獻記載,當年發明汽車並量產的目的是「跑的比馬快的交通工具」,據說當年美國統計有1,600萬匹馬, 很巧合的是截至去年底的統計,美國汽車年均市場規模也恰好是1,600萬輛…

正當這汽車應當「歡慶百歲」的同一年,全球景氣瞬間反轉,除了金融業之外,體質本身虛弱的美國汽車業也是首當其衝, 巨幅虧損逼得這些汽車業巨頭門紛 紛向政府尋求援助,同時恰好也是這一年,來自日本的豐田汽車(Toyota),其年度銷售量首度超越通用汔車,終結了通用汔車保持了77年的世界龍頭地 位…

只不過,汽車業大蕭條的同時,豐田汽車真的能夠維持其光鮮亮麗的豐采嗎?

當眾多各行各業被視為優良企業(諸如:三星、Sony、台積電、華碩…)紛紛公告多年以來首度虧損的財務訊息之後, 豐田汽車在成為「世界第一」的同 時,也出現了70多年來的首度虧損,或許有更多的因素值得探討,但其受到北美經濟的影響還是最大,每年有超過45%的利潤來自於這個市場,可以說成也北 美,敗也北美…

在這個汽車工業百年裏程碑、百年一遇的經濟大危機以及企業首度虧損的交織時刻,如同諸多企業一樣,推出了極具象徵意 義的創始人重出江湖來領航,豐田 章男先生在底層訓練多年後,以創始人豐田一郎先生的孫子傳人的身分,重掌了豐田汽車的帥印,這事件被日本各界期許為「大政奉還」的使命,希望能夠像當年明 治天皇一樣,臨危授命並再創另一個盛世…

或許這樣做,市場上對於豐田汽車的信心度有顯著的提升,不過也只是短期的效應,最終成敗還是決定一切,而企業管理的 歷史上面,面臨生存危機重新啟用 創始人或者是創始人自動回鍋重掌大旗的案例不再少數,包含:Dell電腦、Starbucks、Apple、Yahoo等,而其中多數人都是象徵性的領取 一元的年薪,用以宣示破釜沉舟的決心…

但不見得這種策略的結果都是完美的,很多都還有待考驗中,而目前看來最成功的案例非Apple的Steve Jobs(譯成賈伯斯或者喬伯斯)莫屬,許多重掌大權的創始人都被期許為Steve Jobs第二,而最失敗的則公認為Yahoo的楊致遠先生…

這是因為創始人往往獨具個人魅力,且對於這個自己所創辦的企業最有熱情(甚至是偏執),再加上他有過成功的經驗,也對於該企業最為熟悉,員工的向心力度以及市場的信任度都充足,所以被視為解救企業的不二人選…

或許以Steve Jobs做為一個成功的案例來說,略帶點爭議,因為其個人色彩魅力過於突顯,甚至跟Apple畫上了等號,甚至連SEC都介入調查Steve Jobs的身體狀態對於其股價的影響,這導致下任接班人面臨嚴峻的考驗,然而他把一個瀕臨破產的大企業重新帶到目前的消費性電子產業一方霸主也是不爭的事 實…

至於Yahoo楊致遠先生呢?或許是因為捨不得賣掉這個辛苦拉拔長大的孩子,同時錯估市場形勢,以及市場與董事會對於楊致遠先生的領導統馭已喪失信心,因而最後面臨雙面夾擊的局面,不得不悲情的下台一鞠躬…

不過這些都算是蓋棺論定了,畢竟面臨這種艱難的時局,大家所議定的策略絕對是風險較低且成功性較高的一條路,策略定案之後,所考驗的還是掌舵之後臨機應變的能力,至於創始人會不會是救世主,那除了團隊給予的支持外,有時候順應潮流大勢的能力也很重要…

本文部份內容引用自《南方都市報》,圖片取自日本人物文庫出版社…

管理職場 By stupid77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被撕裂的人生,何處是我家?

記的很久以前,年紀還小的時候,看過一部電影《異域》,描寫一群跟隨著老蔣(蔣介石)南征北討,然後最後有家歸不 得,最後只能留在泰北邊境,化身游 擊隊,過著被遺棄般的生活,他們不被台海兩岸所接受,成為一群沒有歸屬的人們,這部電影搭配著一首羅大佑的歌《亞細亞的孤兒》,在台灣轟動一時,也賺人熱 淚,看過電影的人都感慨世事多變難料,命運造化弄人!

為什麼會突然想到這個或許很多年輕一輩的人不知道的陳年故事呢?

或許是春節症候群發作吧!!

隨著整個人類社會城市與經濟的發展,眾多不管是國際級或者是地區性的大城市產生了一種吸納以及排擠的作用,就如同區 域化發展的M型社會一般,一個個 區域化的亮麗城市陸續誕生,而同時擠壓到周邊的一些區域都市發展,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們或多或少迫於無奈之下,只好湧向大城市去工作賺錢養家活口,最終甚 至落戶於此,而因為這種循環的擴大,周邊的小都市也越來越沒落以及邊緣化!

是以,許多的城鎮最後只能美其名以觀光的名義來發展,而只見老人與小孩,年輕人都外出工作了,這是一個越來越可怕的 現實狀態,最終極的發展正是所謂 的外籍勞工,造就了許多被撕裂的人生,這也是為何每年到了春節或者長假會出現大批的返鄉潮,而我們大多數都是屬於這類人,如同浮萍或者蒲公英一般,飄往大 城市去~~

每當有人問起何處是我家時,這確實是一個莞爾的問題,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答案,祖籍是XX,戶籍是XX,我家在XX,現在在XX工作,這些XX就是不同的城市、省份或者國家,也因此有些人春節返鄉,要到很多「地方」,這些地方都是他的根,然而有些似乎非常的陌生!

或許這麼多地方是扯遠了,不過家鄉與現居地不同,甚至相差千百里是常有的事情,因為要上好的大學,因為要到找好的工作,因此離鄉背景的人造成了大城市中大量的流動人口,而且許多人因為出外之後發展不好,不敢回鄉見長輩,而成為大城市中的流浪人口,許許多多心酸的故事~~

為何說是被撕裂的人生呢,或許你也是如此,祖父母輩的在一個地方,父母親在另一個地方,而你又在不同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家庭,而因為這種分布,你的人生被迫切割成了許多塊,你的心也隨時掛念著不同地方的親人!!

或許還稱不上如同《異域》裡面這一群亞細亞的孤兒,只是何處是我家,何處才是落葉歸根呢?或許也只能說,年輕人四海為家,以地為床以天為被,隨遇而安,走到哪裡,那裏便是我家的吧~

漂泊之人,最重要的就是樂觀!!

時尚品味 By Awang

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

為什麼小小的手機居然比電腦還貴…

隨著輕薄短小的趨勢發展,手機已經不再只是單純印象中的通話功能了,而是像變型金剛一樣,有時候是手機,有時候變成相機,有時變成MP3,有時候又化身成為PDA小電腦,然而價格卻因為額外增添了許多的功能,因此美齊名價格維持不變…

另一方面,在Notebook這一邊,去年興起的Netbook踩著UMPC以及MID的腳步,許多知名品牌紛紛推 出了低價而10吋螢幕以下的 Netbook來搶佔市場,透過低耗的設計以及東省西省的方式,打照了比smartphone還便宜的上網或者文書專用Netbook,價格看起來越來越 low…

這是目前正在發生的兩大3C趨勢,而將這兩個話題合在一起看,更顯得有意思,過年期間買了一台Netbook,也買 了一台smart phone,而最耐人尋味之處就是手機居然比Netbook還貴,試想,這兩者的功能以及組件或許差異不大,而且Netbook的體積比手機大的多,然而 價格卻相對要低一點,這是什麼道理呢?

或許把這兩台機器拆開來看他的零配件看看他們的BOM表,由零配件的角度來分析,我們會發現手機所採用的零配件會比 Netbook好一些,因為相同 功能的物件,做的越小越精密,則成本往往是倍數成長,甚至有些手機搭載的CPU效能比Intel Atom的CPU還強,不過說實在,從兩者的BOM表交叉比對後發現,這還不足以支撐某些手機會比Netbook貴上50%~100%以上的理由,因為差 距可能沒有這麼大…

探究其原因就在於,市場的定位以及市場的競爭與推廣…

記得早先在Eee PC上市時看過華碩的專訪,他們強調Netbook是一個嶄新的市場,在他們的定義中,是與Notebook以及Desktop有區隔的,走的是低階的市 場,讓過去買不起電腦的人能夠負擔的起,因此在性能上面,沒有太多的考量,完全以成本為重,再加上市場需求量很大因此價格可以壓的很低,同時多數廠牌所推 出的Netbook幾乎沒有差異性,形成了一個激烈競爭的市場,價低者勝,也因此毛利不高…

此外,因為科技的發展,這種Netbook幾乎可以滿足多數人90%以上的電腦用途,也因此間接的擠壓到原本Notebook以及Desktop的市場,因許多過於強大的功能,很多時候根本英雄無用武之地,何況面對目前的景氣,或許是這些廠家所始料未及…

至於smart phone呢?或許恰恰相反,所設定的市場目標客群是商務人士或者科技產品的嘗鮮者,他們願意以較高的價格來取得這樣工具,甚至只是為了身分或者是炫耀的 需要,所以這種產品有一點點奢侈品的意味,其市場的競爭壓力也很大,但是競爭的不是價格,而是功能、介面與外觀,哪家的做的好就受到推崇,銷售量自然有所 突破…

尚且,目前真正使用smart phone的用戶相較廣大的手機用戶量,甚至是Netbook的用戶量,還是相對少數,所以在產品市場規模上,因為需求數量以及成本攤提間的考量計算,甚至是產品行銷上所花掉的推廣費用預算,自然的墊高了產品的成本…

除了這些之外,產品生命週期的考量也是重點,一支手機能夠在市場銷售多久,多久之後面臨需要降價的壓力等,而未來如果smart phone普及了之後,價格絕對還能夠cost down很多…

這個小小的產品價格現象,其中隱含了許許多多關於成本管理以及產品行銷定位與推廣的學問,確實很有意思,所以下次當你想精打細算的採購一些商品時,記得算一下,你所付出的錢,到底是不是花在你所買的商品上面,當然奢侈品除外…

數位科技:stupid7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