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or「三十而慄」,寫下了人生感悟以及種種經歷,網路、科技、財經、閱讀、全球化趨勢,寫下這些文字的同時,也讓自己內省做為人生未來的指引... stupid77.com

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網路平台就是一所最大的學校…

一直在思考,每天上網的時間佔據了現代人越來越多的時間,當然工作上、課業上以及人際溝通上有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其餘時間呢?是否是如同電視這些媒體一樣只是佔據了我們的時間,用一些娛樂的內容滿足了人們空虛的心靈,讓人得到了短暫的快樂如此而已嗎?

也因此之前在《閱讀的未來會被internet取代?》裡面針對一些歷史數據以及一些國外媒體的報導做了分析,最主要還是環繞在《哈佛管理評論》上面的一篇文章,《Google是否讓我們越變越傻》,由於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網路上面可以輕而易舉的取得所有你想要的訊息,從悲觀的角度來看,似乎很容易讓人產生依賴,從此有任何問題,不經過思考以及學習,直接google(baidu)一下,什麼東西都有了,彷彿就是小叮噹(多啦A)的百寶箱,而人人都變成大雄一樣

而更進一步的是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網路上面不管是online games或者是Media on Demand幾乎想玩什麼、想看什麼應有盡有,就算你無聊時不知道要看什麼,他都有很完善的引導,不管是關鍵詞分類或者是當下心情的狀況,讓你透過延伸的搜索找到你感興趣或者適合你當下狀況的娛樂內容,真的是非常的貼心與善解人意

確實,這樣一個複雜又充滿娛樂性、引誘性的環境裡面,或許當你在找一些訊息的時候,找著找著,很容易的就受到一些訊息的影響而分了心,因而花了一些沒有預期的時間在這些娛樂內容上面,以致於真正想要去專研的訊息反而只能虛應了事,一來覺得反正什麼都可以在網路上面找到,何須花太多時間去研究,二來網路上面似乎有太多好玩的東西需要去探索,被吸引也是稀鬆平常之事,如此一來,就有一種不勞而獲的心理,花在網路上面的時間多了,然而真正的學習或者閱讀求知的時間似乎少了,也似乎覺得沒有必要了

然而,從積極的角度來思考,網路上面有很多的知識沒錯,但是未經消化過的知識,畢竟不是真正屬於你的,如果算是的話,也只能說如同你的家裡有很多的圖書一樣而已,但是並沒有用心的閱讀過,把裡面的知識變成自己消化過,隨時可以拿出來應用的東西,如果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網路的話,那網路應該說是一個可以學無止境的環境,如入寶山一般,仲然有許多的潛在誘惑,都能夠坐懷不亂,因為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網路平台環境這座大寶山,甚至比你的學校或者圖書館能夠教導你更多的知識,甚至提供更豐富、多樣性的教材讓你學習,比如說,當你找一個新的專業名詞之時,可以透過一些wiki或者是百科的網站,獲取了一個入門的資料來源,然後循著這些來源,可以進入到更深一層的探索,或者找到相關近似的訊息,而如果你是想要學習一些技能或者運動,可以透過一些相關的網站,或者是透過視頻的方式,或者是透過一些專家的網上交流讓自己更為精進

不管你想要補充學校所教導的課業而搜索一些補強的教材,或者說學習一些職場上面的應對與經驗交流,或者說想學習做某道菜或者某種糕點,亦或想要學習瑜珈或者華爾滋,其實網路平台都可以滿足你某種程度以內的要求

所以說,若是以Google作為代表說網路會讓人變傻,其實是每個人本質的問題,就算從閱讀書本這種方式被網路平台所取代,或許就是閱讀載體由紙轉變成無紙化如此而已,而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原本就存在不少的誘惑,關鍵在於懂不懂得善用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職場上你是寄生蟲還是共生生物…

最近經常聽到朋友們說,因為經濟不景氣,所以不能在當公司的米蟲了,因為某些寄生的米蟲都被公司裁光了,同時現在一個人還要當三個人用,因此工作或者業務量增加了不少,然而也只能選擇跟公司共生共榮創造雙贏,不然就只能喝西北風

那麼何謂寄生?何謂共生?其實在我們讀書的時候,生物學課本裡面就有學過,廣泛的定義寄生是共生的一種,因為所謂的共生包含了兩方或者多方之間互惠的,比如說最常見的小魚跟海葵之間的關係,也包含了其實只有一方有利,而其他方式被利用,或者稱為偏害共生片利共生等,或者簡單的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種關係,例如感冒病毒

對於這種現象及理論的研究,自然也是起源於生物學家,最早是一個名為德貝里(Anton de Bary)專門研究真菌的德國生物學家,他在1879年的時候第一個提出「共生(symbiosis)的概念,共生一詞在英文或者希臘文中,如果就字面意義來看是「共同」和「生活」,而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以來,在這個領域有長足的進步發展,此外,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與演變,這種共生甚至是寄生的理論與概念被運用到其他的領域,比如說管理學社會學等許許多多的領域

而跟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最相關的當然就是職場了,如前面所敘述的,因為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所以精簡人事,留下來的人多半是被視為可以跟公司共存亡的人,尤其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而她們多半面臨被減薪或者工作業務量暴增的狀況,但這也是出於無奈之計,除非能夠找到其他更好的工作,也除非你可以選擇不工作,否則多半都只有接受的份,這就是一種共生

除此之外呢?經常也有一些人面臨以下的狀況,因為所在的企業擁有足狗的資源或者發揮空間,讓她們盡情的揮灑,竭盡所能的付出並從中獲得經驗與成就感,甚至是培養出自己的人脈關係,而恰好所在的企業又需要這樣一個人來承擔這個重責大任,這也是一種共生關係,因為這樣一個人或許離開這個崗位,或許不太容易再找到一片可以讓自己揮灑與學習成長之處,而一家企業則或許流失的這樣一位人才,或許也不太容易再物色到一位稱職的角色

職場上面經常都是這麼的奇妙,而職場上的共生還有另一種常見的情況,也可以說是物以類聚,人才相互吸引的特性,因為某一企業有一特定的人才,因而吸引到了更多的人才進來,彼此之間相互學習交流,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而發揮了1+1>2的這種共生效益,當然這是所謂的共生共榮,然而如果反過來的話,也會有另一種可怕的共生,就是陷入惡性循環,或許這應該說互相殘害吧

這種共生關係從自然界生態被運用到人際社會之後,還是有一些差異點,因為在大自然中,這種共生關係是很自然、很原始甚至是很被動的,他們透過優生劣汰以及一定時間的磨合之後,發展出這種分工與合作關係;而人際社會中,則經常是人們主動去尋求並透過彼此間的利益共享所建立起的組織分工與合作

如果更高一個層次的來看,全球面對金融危機的時候,如果所有國家之間沒有意識到共生共榮的關係,而一昧的想要佔人家便宜,或者想棒打落水狗,同時藉以拉抬自己,將會更得不償失,只有大家之間互通有無,大家共同制定對策,才是因應之道吧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縮短網址服務的好功用與妙用…

是不是常常因為一長串的網站連接地址而感到厭煩呢?是否常常有一些網站的網址又長又難記的呢?是不是經常在玩twitter或者到一些論壇、討論區甚至只是BBS想要發表文章同時帶上一個連接時,發現網址太長或者恰好這個域名被封鎖了,因此無法發表呢?

我想遇到這些情況,許多人一定會立刻想到web2.0以來所出現的許多專門提供網址縮短服務的網站吧,這些網站在一些知名的個人網站,或者一些專業的網站介紹網站都經常看到,比如說:TinyURLis.gd URL.ie EasyURL jmp2.netw3t.org xaddr.com SnipURL等,這幾家是比較知名的,而還存在許多這樣服務的網站,比如說一些書籤或者微型blog的網站;這些網站其實都很簡單,像第一個TinyURL僅僅有一個網頁,然而他的alexa全球排名卻在前一千名以內,可以說相當厲害,極具競爭力,而且每個縮短之後的跳轉網頁,或許也都計入他的網頁量(關於這一點,我沒有仔細的研究過),所以可以想像它的使用量極高

而這些網站橫向的相互比較優勢是在哪邊呢?看到很多人的評比,都是在於哪一個網站把一串又臭又長的網址縮的最短,這大概是最常見的一種比較法則,而其他的還有比如說在主域名之後可以自訂名稱,讓他更為方便好記,以及可以設定一個讀取的限制,比如說密碼保護之類的,同時也強調安全性,甚至有一些是縮短之後的連接,只允許使用一次,就跟Mission Impossible一樣,讀取過後立即銷毀;當然還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正在被開發當中,因為越後加入這場遊戲的網站總是會設計一些有區隔性的功能特點,藉以吸引更多的用戶

而網路產業或者一些網站的經營者以及從業者可能會發現,因為網站之間的競爭非常的激烈而且白熱化,所以彼此之間相互封鎖,或者禁止某些網站來他的網站地盤發表連接,以避免用戶被挖走,這種網站之間的壁壘相當的鮮明,甚至在一些知名網站的空間、blog中也經常莫名奇妙就出現非法字符的 提示,大多數都是這個原因,而在這些縮短網址的網站服務出現之前,我們會利用申請大量的域名,然後綁定做跳轉的方式來規避這種封鎖,而現在有了這些服務更 方便了,直接做一個跳轉,不僅可以避免被封鎖,而且到這些網站看到你發表的連接也不會一眼就看出這是來自於什麼地方,真是一舉數得

這是縮短網址服務在網站推廣上最常用到的一個方法,而也是最簡單的一種功用,而所謂的妙用是什麼呢?

這個所謂的妙用是建構在網站或者個人有能力開發出一個縮短網址的服務之上,因為這是一種「包裝」,原本的網址經過了一個包裝的動作產生了一個新的連接,不僅可以用在網站的推廣行銷上面,也可以運用在一些企業或者產品的專案網路推廣方案之上,比如說,今天是一個化妝品,那麼我們可以把它變成產品名稱的域名底下的一些相關連接,再加上一些行銷的包裝,我認為是一個新的商機,或許對於一些網路同行來說非常容易,然而對於一些現實環境裡面的公司行號來說,這將非常的「新奇」

或許,這只是其中一種所謂的妙用,我想一定還有一些其他的idea等著大家來發掘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微軟開發自有品牌手機疑雲再起…

或許是無風不起浪吧,關於微軟想要推出自有品牌手機的傳聞一直不斷,然而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次又一次的傳聞風波之後,一切歸於平淡,也沒有看到什麼具體的產品推出,或者是微軟出面否認之類的,彷彿就是一場新聞炒作,以至於讓人們不斷的注意到微軟的存在,而且很可能在手機市場掀起一場風暴似的

最近網上一直流傳一篇報導,是來自於TheInquirer.net這個網站的,根據他們所獲得的可靠消息,微軟正在開發一款使用了Nvidia處理器Tegra的手機,同時計畫將在明年23GSM大會上正式對外發佈,並隨即將正式推出

當然,自上週五這個報導一出來,又讓大家開始到處轉載,並且開始再一次的猜測,而由於一直都是「狼來了」這種壯況,也因此相信或者不信的人都不少,而這種相反的言論正好就是這類新聞炒作最佳的手法

其實,早在三個月前的八月份,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接受中國的媒體採訪時就曾經表示,微軟正在針對中國農村市場開 發一款低價位手機,這款手機可通過配套底座和電視連接;這是因為中國農村內每戶人家的收入不高,很多人家裡根本沒有電腦,而且農村內的基礎建設也處於剛起 步的階段,甚至連電話纜線都不夠普及,所以提出這種低價手機,把手機當成電腦主機,在家裡可以透過手機撥接的方式透過電視螢幕上網

這看起來是一個很棒的構想,而所謂的低價並非不可行,因為我們看到更多所謂的「山寨機」,其實就是一個全功能的配備而以近乎不可思議的低價販售,只是時至今日,我們還沒真正的看到所謂微軟自有品牌的低價智能手機出現,而在TheInquirer.net最新的報導中所提到的則是高端的手機,如果這個報導無誤,看起來這個農村計畫還有待時間來實現,因為高價手機是一個切入點,而微軟想要推出低價的手機,還有待進一步的開發以及與一些OEM廠商們的合作來真正的落實

不管這些報導的真實度有多高,其實都凸顯了業界對於未來手機上網市場的期待與野心,而微軟應該說一直都在悄悄的佈局,例如今年就收購了手機軟體和服務提供商Danger以及一家名為MobiComp的移動雲端運算服務提供商,或許對他來說想複製一個類似PC這樣的微軟帝國在手機市場上面,除了應該擁有軟體以及操作系統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與手機硬體的結合,至少就目前看來,手機系統的開放性還不如PC電腦,而是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

或許一般人還不容易感受到這股未來手機上網的洪潮,我們可以看看《2007—2008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中的數據,截至20086月底,在中國的2.53億網民中,以手機為終端的無線接入上網的網民數已達到7,305萬人,占到了近三成;這些無線網民表現出明顯的年輕化特徵—30歲及以下年齡段的人占到了86%,姑且不論這些人透過手機上所謂的wap網站都是下載手機圖鈴、遊戲以及音樂,其實這確實是一個超乎人們所想像的數據

如同今年稍早,軟銀孫正義以及微軟的Bill Gates所言,未來將是手機上網的天下,而且Google不論是搭建自己的Chrome瀏覽器或者是推出Google 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平台,這些種種的言論或者是競爭對手的佈局,都讓微軟無法置身事外吧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不要低估「小」的力量,小決定了大…

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之下,閱讀了這本書《Microtrendsthe small forces behind Tomorrow's big changes》,這書的名稱有兩種翻譯,一種是「小趨勢」,另一種叫做「微趨勢」,作者是美國的Mark PennKinney Zalesne,這兩人都曾經為美國白宮效力過,而這本書跟我前一陣子所閱讀過,由前雅虎副總裁賽斯.高汀(Seth Godin)所撰寫的Small is the big(小就是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他所敘述的是一個更大的環境,而不再侷限於商業上面

作者所要闡述「Microtrends」的基礎就是這樣一種理念,即在我們這個社會中正在出現一些最有力的力量,它們是與我們的直覺相反的一些趨勢,這些趨勢正在塑造著馬上就要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明天;何謂Microtrends這是個相對於大趨勢的概念,按照作者的理解和定義:在美國3億人口中,只要有1%,即300萬人口在價值觀,或者生活習慣,或者行為方式,甚至只是在身體特徵(太胖、太瘦、高大、嬌小或者左撇子)上相同或近似,他們組成了一個團體,且具有目前社會不能滿足的共同需求,即是一種Microtrends 這個定義中的有兩個要點,其一需要某些共同之處,其二是這個社會暫時還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要。因此他們共同促成聯盟,為這個得不到滿足共同努力

這種概念有點類似保羅.霍肯(Paul Hawken)的著作,《Blessed Unrest》,中文譯為「看不見的力量」,在《Blessed Unrest》一書中,作者就提到了一句話,「世界正因為某些小人物或者一群默默無聞的人所推動的活動或者運動正逐漸在改變中,然而為什麼大家都沒有發覺呢?」,或許也跟這句俗語「勿以善小為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相互呼應

如同上述的賽斯.高汀(Seth Godin)以及保羅.霍肯(Paul Hawken)一樣,《Microtrends》的作者也具備獨特的觀察能力以及與眾不同的洞察力,從細微處分解出日後可能影響整個美國發展趨勢的事件,而他的觀察所獲得的結論就是,這些微小趨勢達到了某一種程度,就將成為主流,影響社會總體發展

­而這些類似的書籍當中,除了作者們獨特的視角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所謂的數據分析了,因為根據數據來說話,顯然更站的住腳,也更能夠讓人相信,懂得閱讀資料的人,就擁有了一條非同尋常的出路。只不過平常人面對枯燥的資料更多是一片迷糊,而作者卻能夠從中清晰的看出資料背後的動向與未來發展

而且作者們的觀察經常都是全球化的,不僅僅著眼在某些國家,他們更藉由橫向的比較以及分析,透過某些地區的過去演變,告訴大家未來在某些其他地方可能的演變,他們分享他們觀察所得的經驗,以及各地的應變經驗,並且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全球現象,任何一個經歷現代化的國家早晚都得經歷這些遭遇

其實最重要的是,透過閱讀這些書籍,我們了解了作者們的觀察方式,以及對於一些過去經驗的累積與傳承,同時也學會了用更宏觀的視角,搭配著鑽研細節的角度,不僅僅有自己主觀的判斷,更加了面對一些環境時的客觀與坦然,不畫地自限也不當井底之蛙,隨時更新觀念,接受一切目前似乎不合理的現象,不然未來被拋棄的將是我們自己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小心不要被你的會員積分卡出賣了…

許多人每週都會有到大賣場把下一週要用的要吃的食物買回家先堆在冰箱,然後慢慢的消化,而消費的同時,通常會有一些推銷員跟你說辦一張會員卡或者聯名信用卡之類的,然後跟你說辦這個卡有很多的好處,可以積點數換獎品,而且會定期收到賣場寄給你的宣傳單以及優惠券

另外,信用卡也是,推銷人員會跟你說,這張卡可以到哪些店享有特別優惠的折扣,而且累積點數還會翻倍,很快就可以換取很多的禮品;同理,越來越多的網站也是如此,希望你在註冊的時候把自己的個人資料填的越詳盡越好,且連同後續你在這個網站所互動的時間與功能一樣,都在你的參予之後,給你不少的積分點數,還透過升等以及累積換獎品(或功能)的方式,不僅取得你的個人資料,也創造了回頭客

這種累積點數、累積分數在行銷上面是經常被運用的,早期來自英國的Tesco就是一個利用這種零售忠誠機制創造了極為成功的市場規模,而後幾乎被各地各家大型或連鎖的量販店所採用,抓緊了人們貪小便宜的心態,越是不景氣時,優惠活動更為頻繁,看似對於客戶或者店家來說都是贏家,客戶會因為想獲得更多的積分以及獎品,因而持續固定在同一的店家消費,而店家也樂得擁有越來越多的固定客源

不過,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嗎?今天翻閱了一本書《50 facts that Should Change The World》,他講的是可能改變人類社會的五十個事件,其中有一個章節就是講到這個客戶忠誠計畫,引用其中的一段「與其說忠誠卡是一張友好地説明你省錢的塑膠卡片,不如說它更像一名偵探,監視你買了什麼並從你買的東西中得出結論。」,因為在他的背後,有一套龐大的database,不僅僅能夠從你的購買行為,分析出你的飲食習慣或者你是否有養寵物,甚至是推估出你的年齡層、家庭的大小、收入的多寡、興趣愛好等等,然後在這套系統裡面會把你適當的分類,歸類在系統眾多分類中的其中一個

而甚至會在公司有某類新產品,或者你偏好的產品有特殊優惠,或者是你的生日到的時候,寄出一些讓你覺得很貼心的試用品、優惠券到你的家裡,亦或當你換了地址的時候,都會免費寄一些搬家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或者產品給你,這些舉動都來自於對你的日常購物的分析,這就是所謂的CRM(Custom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系統,包含你可能即將轉到其他店家去銷售,都可以及時發現,並即時給你一些優惠方案,把你挽回

你在網站上面所留下的足跡也是如此,被經過一定的統計方式適當的歸在其中一類,是以跟你讀過相同學校,或者身處同一個城市,或者是從事相同工作的人,很容易的被自動的推荐給你,這就是一個好的web2.0或者說SNS網站的互動原理,也就是說,看似簡潔的網站背後其實有一個很厲害的機器人,默默的像郵局系統一樣,把郵件分類然後投遞,進一步說,一個好的網站其實後台的系統規劃比前台來的重要太多,這些也都將是後續網站運營時重要的數據

不過,看似如此完美的機制為什麼說會出賣你呢?

因為在911事件之後,一家美國的雜貨連鎖店將它的會員積分卡記錄主動交給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據說聯邦機構人員複查了911劫機恐怖份子的會員卡交易以創建一份他們購物偏好的概況;而另一家公司也用這些紀錄來對付一些客戶對於商場的訴訟案件;至於網站呢?這些會員數據被用來做定向廣告,或者是販賣

也就是說,從這些獎勵機制獲利的過程中,你已經赤裸裸的被探視光了,甚至透過交易就可以輕易取得很多人的行為數據,在目前這種對於個人隱私保護有限的情況之下,我們實在有必要更為謹慎,以免得不償失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用消費來解決金融風暴的後續影響…

這場如滾雪球般的金融風暴,帶給民眾的不僅僅是金融投資上面的縮水或者虧損,甚至開始危害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因為人們開始擔心隨時會失業因而失去收入來源,所以也開始出現不消費的狀態,以防未來更糟糕的時刻來臨才不至於不知所措,人們也開始感受到,原來華爾街的這些金融機構原來比恐怖份子所帶來的恐怖襲擊還恐怖

恐佈機構的襲擊是局部的,而且影響的時間性短,然而這些貪婪的投資機構,這種賺錢不眨眼的作法,所造成的結過後害無窮,而且根據此時此刻的局勢觀察,或許到了明年2009年的時候,企業倒閉或者裁員的動作將不會好轉,甚至昔日一些靠舉債來創造經濟成長率的國家地區也紛紛被點名,諸如:韓國、中東的杜拜(迪拜)

從今年一開始,經濟學者們所擔心的通貨膨漲,才經過幾個月的時間,隨著原油、黃金價格的大跌,逆勢反轉出現了通貨緊縮的局面,面對通貨膨漲時,人們才剛剛被教育成不要把錢存放在銀行,而是用來投資以賺取更高的報酬,因為存放在銀行的利率比通貨膨脹率還低,然而金融風暴來的之快,讓人們因應不及之時,所持有的資產已經大幅縮水,或許這種感覺更像被欺詐,而詐騙集團一夕之間潰散,以至於隨之而來的通貨緊縮就如同另一場災難,讓人不敢再亂花錢,因為不僅荷包裡面的前彷彿被竊取了,而且每個月都會讓荷包固定增加的收入,似乎也不知道會不會減少或者消失

應該說,人們是因為上了一次當,學了一次乖,而且已經成了驚弓之鳥,一有風吹草動,反應之大難以控制,他們不再相信任何投資機構乃至於政府部門,因為政府只是想維持經濟成長率,因而花大錢去接濟這些詐欺投資大眾的金融機構,這個舉動只是想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度,而不是真正的照顧到荷包大量失血的民眾,或許維持市場的穩定有助於扭轉投資市場的指數走勢,然而當大部分的投資大眾已經失去理性,或者說對於市場抱有某種預期心理的時候,一個穩定的市場也只能維持現狀,而不能有所改善

以經濟學原理來說,解決任何經濟問題,不外乎需求與供給兩個管道,當大家都因為擔心未來而不敢消費之時,其實需求面的動力已經不存在了,而沒有需求何來供給,這種局面只會形成惡性循環,如果加上乘數效應(或者說蝴蝶效應),那前景只會更不樂觀;因此我們看到一些國家地區出現擴大內需以及鼓勵民眾消費的財政政策,一方面加大公共建設的投入,此舉不僅創造就業機會,也讓市場上面的流動資金動起來,而另一方面以退稅、發放國民年金或者發放現金消費券的方式,讓人們更有錢,或者說讓人們感覺有了額外的收入,因而拿出來消費以創造需求

然而,這些看似合理的財政政策,能否發揮政策預估的效果呢?可以說如果有的話也是長期的效果,然而通常事與願違,因為民眾並不是沒有錢,只是擔憂未來而不敢消費,這就是為何早期政府一公布擴大內需等財政政策時,投資市場總會出現慶祝的行情,而現在卻不再領情的緣故

應該說,想要民眾願意消費創造需求,要能夠 了解大部分民眾的擔心以及需求才有可能解決這種局面,比如說大家可能想要的是一個穩定而能夠長期一直領到薪水的工作之類的,或者只是想讓小孩子受良好的教 育,也或者只是想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而或許想到這些,我們就知道要一個真正解決問題的財政政策有多難了

這世界就是如此,製造問題容易,解決問題難,而要在問題擴散之後解決問題難上加難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CEO們,你善待與重視你的員工嗎?

有鑑於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潮,之前有感而發的寫了一篇,《企業永續發展必要之痛-裁員...》,站在企業永續經營的立場所寫下來的,因為隨著金融風暴引發這一波算是史上屬一屬二的經濟大蕭條,企業如果沒有妥善的控制成本或許很可能撐不過去,而人員的精簡首當其衝

然而在這種角度來思考,或許人員或者人才只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設備」,或者財務上說的無形資產,能夠視企業發展狀況而不帶情感的輕易調節變動,那麼似乎跟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知名企業的CEO所說的「以人為本」或者「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這種說法背道而馳,甚至是一種諷刺

當然一些有企業家風範的老闆們,確實值得我們敬佩,而且對於員工的照顧機近無微不置,之所以面臨這關卡,或許也是形勢所逼;然而更多的是所謂的「商人性格」唯利是圖者,掛在嘴上的總是以人為本,然而實際的行為往往讓人不敢恭維

確實,「人才」決定一個公司的成敗,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說,「我們在生產產品之前,首先造就人才」,因為不管是企業家或者是商人都免不了需要團隊以及人才的協助,否則一己之力有限,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只是這些以人為本的口號背後,到底這些所謂領導者真的善待或者珍惜員工們嗎?

通常會得到兩種答案,資方會說當然是真的,而勞方呢?或許是否定的,而這個問題一值都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而且經常是勞資雙方問題的引爆點,應該說資方永遠不懂勞方的心,而甚至對勞方提出「何不食肉糜」的問題,是以,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存在這種「劣幣趨除良幣」現象,最好的人才會流動到別處,中等人才得不到發展使他們作出實際貢獻,最糟糕的人才留下來把組織拖垮

從一篇《董事會》雜誌裡面的相關報導,提到為何企業CEO為何不重視員工,其一是來自於董事會的壓力,畢竟拿錢出來的人,要的就是賺錢或者節約成本;其二是CEO們對於人力資源的投入或了解度不足,或者是企業對於人力資源這一塊的規劃不完善;其三是難以量化或者真正的計算出每個人的投入產出比;基於這些原因,讓員工感受到備受剝削與低估

或許從員工的角度來看,常常會有「老闆,您不懂我的心」這種感觸,何況完全以「金錢」為基礎的員工福利制度,或許也無法真正吸引到最好的人才,因為這些人除了實質財富上的報酬之外,他們更追求「成就感」、「認同感」與「滿意度」這些心靈或者精神上的報酬,甚至只是一些情緒上面,或者工作環境上面的小細節

而我認為經常員工與老闆之間的認知落差很多就是在於「滿意」這兩個字上面,他們希望在能力以及知識上面獲得發展以及精進,以及尋求對於企業文化的認同,而從中所能獲得的心靈滿足比每個月收到薪資還吸引員工願意對這個企業付出,這也就是所謂的員工忠誠度;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企業若想要培養員工的忠誠度,就必須考量到這些因素,同時不斷的探索員工的需求與期望,同時讓員工有一個充分發揮的舞台

應該說員工也是客戶的一種,所謂的「內部客戶」,這也是ISO的相關規定所做的定義,不管是內部或者外部的員工,只要他們的滿意度都高,那麼企業才有生存下去的權利以及更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企業家的宿命,楊致遠下台的省思…

就在昨天,因為面對來自於雅虎董事會以及投資人們的巨大壓力,楊致遠終於自動宣佈辭去CEO的職位,改任他自封的「雅虎酋長(Chief Yahoo)」的職位,如果說一個CEO下台看來稀鬆平常,然而如果是一個founder的話,那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就如同將被領養一般

在今年七月份楊致遠就曾經被逼著重啟與微軟之間的併購談判,當時曾經分析過,《雅虎CEO楊致遠面臨騎『虎』難下》的這種窘境,因為對一個有心的創業者來說,他所創辦的企業就如同自己的小孩一般,怎麼樣都不願意把它賣掉,何況在他心中一定有一個合理的目標價格,只是這個價格往往跟市場存在著差異;而根據美國《時代週刊》的報導,或許真正讓楊致遠下台的是Google,很可能當時楊致遠之所以敢跟微軟要求提高四美元,正是因為背後有Google的支撐,當時正與Google商談廣告合作的計畫,而且或許他內心是如此的篤定,然而最終併購案破局,同時Google合作案成幻影之後,一切都現形

這一兩天,關於楊致遠以及雅虎的報導相當多,甚至連blogger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畢竟這對internet界來說是一個大事,雅虎幾乎是一部近代internet發展史的縮影,不過報導歸報導,意見意見,我一直在思考的是,為何一個受內部員工敬愛的創辦人兼CEO,會落得如此下場,到底他犯了哪些錯誤以致於董事會和投資大眾們巴不得他盡快下台?而從這事件中我們可以獲得到什麼啟示

或許從英國《經濟學人》的報導中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自楊致遠擔任雅虎CEO以來,楊致遠並沒有幫助這家狀況不佳的公司走出困境,而是陷入更深泥潭」,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或者創業者,必須具備的要素就是遠見、格局、執行力、堅持,而且要能夠創造出最大化的股東權益,而楊致遠呢?大家對他的評價,更像一個資深工程師,或者理想、思想家,腦袋裡面有許多很棒的idea,而且自己有能力去實現他,然而如果有太多的idea時,卻發現做不完,以致於他所開出的支票最後沒有一個獲得完美的實現

在《一流的創意,更需要一流的執行力》以及《當網站遇到直銷,等於好的營利模式??》 文章中,我提到了一些或許是楊致遠最終下台的原因,正因為他這種思想家的風範,以致於落實到執行面的時候出現一些落差,因為在有限的時間壓力之下,同時有 太多的理想需要實現是不切實際的,而或許像多數人所詬病的,楊致遠決斷力不足,以致於最終沒有真正的做出成績,也應驗了馬雲所說的,一流的創意,三流的執行力;三流的創意,一流的執行力,我寧願選擇後者

再者,是身為一個創業家的一種傲氣,其一是不肯接受市場價格,總是覺得自己的小孩長的最好看,也最值錢,然而卻忽略了其實這個小孩已經不只是自己的了,因為自己擁有的比例在資本化的過程中漸漸的被稀釋掉,而且IPO之後可以說這孩子的父母親更多了,而這麼多的父母親之所以願意認養這小孩,就是希望小孩子能夠幫他們賺更多的錢,即所謂股東權益最大化的概念,當創業者晉身為掌舵者時,其實不能再一意孤行了,因為拿錢出來的人更希望看到實在一點的東西

其實,從楊致遠的下台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這是一種很微妙的關係,或許這也是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後來選擇不上市的原因,因為掌控力高,可以完全依據自己的理想來執行,不需要聽取其他人的意見,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為這是企業家的宿命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當網站遇到直銷,等於好的贏利模式??

這一波的金融風暴來的又急又猛,各行各業甚至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他的威力,而在紅杉投資機構對其所投資的企業發出現金為王的提醒信件之後,internet上面也是一場大震撼,因為過去大家習慣於「作夢」,創造一個龐大的會員平台然後再來思考如何產生盈利的這種眼球經濟模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數大便是美的概念慢慢被質疑,甚至可能被推翻

身為一個internet企業的參與經營者,其實每天都在思考這些問題,即使沒有金融風暴之時,我們還是面對不少的挑戰,畢竟找金主,人家除了看你的規模可以做的更大之外,其實也很在意是否能夠真正的產生足夠的報酬,否則只能說再大的網站都是一個非營利機構的慈善單位;然而更多的網站都是由一些科技網路的愛好者所設立的,也因此往往忽略的這一面,導致最後上不上下不下這種騎虎難下的窘境

或許講到賺錢盈利過於俗氣,不過,興趣歸於興趣,畢竟一家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一直沒有好的營利模式,遲遲賺不到錢,無法超過基本損益兩平的門檻,時間一久了,不僅經營者提不起勁,就連員工也待不住,因為沒有突破也無法玩更大的規模,也無法擁有更多的資源跨到其他項目上,難免死氣沉沉,最後只能無疾而終,也因此有人說「不賺錢的企業是可恥的」,所以如何獲利,甚至說如何快速的越過break-even,不僅是internet企業也是眾多其他領域創業者第一個重要課題

回到internet上面,在《網站的效益與價值來自於市場規模》、《Web2.0退潮了嗎?網路公司深陷虧損泥沼》、《網路行業萬中歸一的最後選擇-網遊》、《騰訊十年,從模仿到被模仿的QQ企鵝》中陸陸續續都分析過,除了產業內的領導者,因為擁有較大的會員規模,因此可以創造足夠的廣告收入之外,其他賺錢者,不是電子商務就是網路遊戲,而如果還有的話,就是以虛擬網站平台結合實體的模式,藉由虛擬與實體間的互補性,從中找到盈利點

而我所想要表達的是最後一個模式,虛擬結合實體,看似很簡單,但並不是說,你開了一家店鋪,然後同時建立一個網站這麼簡單而已,這是實體整合了虛擬,只是利用了internet這個無疆界的平台,而不是真正的internet企業

真正internet企業的作法應該是反過來,有了一個網路平台,再來利用實體的人際關係、互動方式以及收錢方式,不用先思考要規模要做多大,而是一開始就扎扎實實的有收入,比如說Facebook有一點這種味道,讓實體世界的朋友可以在internet串起來,甚至可以認識其他的網友,然而沒有從中找到好的賺錢之道,而時下興起的一種婚戀網就善用了這個特性,不僅有一個平台可以認識更多的異性,同時藉由舉辦實際的活動,而從中對所有會員賺取顧問服務費用,也因為現代人生活圈也來越窄,且晚婚人口越來越多,所以獲利可觀

此外,一個直銷的網路平台也是一個最佳的運用,先不要把眼光放在「直銷」兩個字上面,它可以是一個教育平台,閱讀電子書、電子雜誌平台,網路遊戲平台,前提必須是一個好的產品,只是把原本虛擬銷售的一些產品導到一種網路直銷的方式,同時藉由直銷系統這種能者多賺的鼓勵方式,很自動的運作起來,而經營者從中與這些參與者達到雙贏

或許說到這種直銷,大家都覺得很排斥,只是化身成internet的應用,或許又是另一番氣象,諸如網上的聯盟推廣會員獎勵制度都是一種直銷的模式,而且隨著景氣的變動,或許有許多失業的人投入到這一塊中,對於網站經營者來說,可能也是一個好消息,等於是有比較多的人來協助站長們賺錢

何況直銷已經是哈佛商學院的一個教材,值得網路上茫茫不知怎麼創造商業模式者好好的研究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Google Chrome到底是玩真的玩假的…

Google Chrome悄悄的已經上線兩個半月了,一開始勢如破竹般的氣勢,上線隔天就佔有全球瀏覽器市場的1%,當時被視為一個internet的奇蹟,然而似乎也曇花一現,馬上被爆料說有很多的問題,甚至有後門之類的,搞得大家都不敢使用,急忙的uninstall,結果前幾天看相關報導,發現其佔有率僅剩下0.68%,其實一個新的軟體工具上線,有bug應該是很正常的,或許是人們對於Google的期望太大,而導致最後有一絲絲的失望吧

也因如此,其實網路上許多人在討論關於Google Chrome的未來發展性,以及Chrome誕生的種種原因等等,記得在八月底的時候當時IE8.0 beta上線時,寫過一篇文章《IE8.0Google針鋒相對,將引起一波瀏覽器大戰》,因為微軟在IE8.0裡面新增了一些對於Google的網路廣告,以及Google Map相互牴觸的功能,因此預見了一場可能在兩者之間爆發的戰爭,沒想到才過幾天,Google就藉由Firefox之力推出了自己的Google Chrome瀏覽器

或許表面看來這是Google應對微軟的一個被迫趕鴨子上架的自救行為,以致於這個瀏覽器本身還存在著眾多的小問題,也因此產生這種後繼持續發布了幾個修正補丁,讓人不禁懷疑Google Chrome真實目的是什麼?到底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呢?

就在Google Chrome發布之後的幾週之後,隨即Google又與T-Moble共同發布了採用Google Android系統的第一代Gphone,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答案,因為我們可想而知,雖然目前Chrome沒有手機版的瀏覽器,然而目前Andriod所採用者一定跟Chrome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如果Google極力鼓吹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將所有的功能放置於「雲上」,再加上移動式的Andriod平台,那麼可以想像Google佈局的用心良苦

在《手機上網「將」成為未來的主流??》文中就分析了這個趨勢, 當然現在說未來十年後將是手機上網的天下或許過於武斷,因為會有許多人不表示同意,主因在於手機上網很難操作,且畫面太小,然而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人們對 於網路的倚重產生了時時需要上網的需求,所以這個趨勢已經成立,而且市場並不缺硬體平台,如果軟體上面可以改善,那將是事半功倍,更甚者市場本來就是靠著Google或者Microsoft等等這些主要的參與者所引領,藉由他們不間斷的教育,以及一些行銷手段,讓人們不知不覺的養成

可以說,如果雲端運算是手機上網最佳的運用方案,藉這個理想讓所有的手機可以很輕鬆的取的各種服務與功能,那麼不難想像Google未來的重點計劃,平台以及瀏覽器勢必成為不可缺乏的兩樣利器,自然不能落人手中受人控制,尤其是最大的競爭者-微軟

與微軟在操作系統之間的競爭,其實是遲早的事情,何況他們之間的網路大戰已經展開,如果推後Chrome的上線,其實只是把這場競爭的更為白熱化程度往後推移而已,而Google也藉這個時候牛刀小試,對Google最重要的除了IE 8.0對其業務的影響之外,更重要的是測試市場的接受度,同時累積一定的經驗值,用以在移動市場這一塊能夠盡快有所突破

試想,十多年前,你會相信人們有隨時攜帶一隻手機在身上的需求嗎?而現在呢?是不是覺得沒有手機彷彿跟這個世界失去聯繫一般,呵呵,我想移動上網將會是相同道理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網路行銷推廣務必善用長尾理論進行…

網路推廣雖然說具備著較好的成本效益的特點,然而網路化也是一個大勢所趨,因此越來越多的廣告主選擇了把更多的廣告預算投放在internet上面,然而說到行銷這回事的時候,大家還是認為這是花錢的,尤其是做品牌這件大工程上面,總是希望能夠因為行銷的投入,一夕之間一砲而紅,然而這種效果或多或少有點運氣的成分在內

我們先來看看所謂網路行銷市場上面的供需問題,基本上當廣告主想到一個網站上去購買廣告位置,或者當網站營運主想利用自己的網站資源去跟其他網站互換時,一定都是想拿到別人手頭中所擁有最佳的位置;而且在search engine上面的操作也是如此,總是希望排在搜索關鍵詞的最前面,而且還要最熱門的關鍵詞;此外,如此是自己操作一些論壇、blog或者可以發表一些訊息的地方,也講究這些地方的人氣以及排列的位置

為什麼如此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量大的地方, 效果自然會好上數倍,效果才會顯而易見,然而這些位置大家都想搶,以致於如果是廣告位置的話,往往價格水漲船高,而如果是一些知名的互動論壇或者可供發表 的網站的話,往往限制你的等級,或者限制你所提供的網站鏈結,以致於經常發現所投入的成本並沒有辦法合理控制,或者就是你所發表的訊息,沒有多久就已經被 刪除,甚至把你的帳號以及IP位址都給封鎖了;這種現象其實是把實體世界80/20規則搬移到網路上面而已,大家集中去競爭為數不少的「好資源

不過,剩下的80%的資源難道無法運用嗎?

思考一下謂何在實體世界裡面,為何大家要搶前20%,因為實體的世界中僧多粥少,不可能無止盡的延伸,以致於老舊的訊息,過氣的產品,甚至是認為沒有賣相的,往往都會被忽略,除非提供者願意支付高額的上架費用;然而網路虛擬世界就沒有這種問題了,除了幾個重要的網頁之外,其他要增加多少網頁就增加多少,要存放的database夠大,而這些網頁都會有機會被呈現,只是相對機率的問題,這也就是所謂的「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這條長長的尾巴可以無窮的延伸,雖然每個網頁被打開的次數少,然而這所謂80%的網頁被開啟次數的總和搞不好比20%高的多,而且投入的成本相對低的多;如果前20%稱為紅海,那麼這80%就是藍海

其實這不是什麼新觀念,只是如何妥善的運用這80%的藍海兼長尾資源才是重點

從基本心態說起,最主要是不能眼高手低,而且要很踏實的去執行,比如說建立多個blog並且每天按時養好,不能偏廢,同時善用網路上任何一個論壇、討論區、甚至是在名人的blog上面留言回覆,或許一時看不到好的成效,然而不管對於search engine的收錄,或者是累積起固定用戶都很有幫助;再來是在一些知識(或者稱為知道)的頻道上面操作,以一種置入性的概念,讓人家認識你;如果經營的是網站,那還需要多多廣結善緣,到處去交換友情連接,而且要兼顧PR值以及網站屬性類別是否接近;這些工作都有助於search engine的收錄,同時要慎選關鍵詞來操作,一個熱門關鍵詞,可能操作的時間長,且不容易維持,而多個冷門關鍵詞,或許也可以輕鬆的達到同等的效果

越來越多人開始懂得操作網路上所謂的長尾效應來做行銷了,所以不管寫blog或者是發表一篇文章時,品質越來越重要,太多看起來就是廣告性質的內容只會適得其反,而且關鍵詞的挑選上面也需要多花點心思;由於網路的便利性,也因此慢慢的推升了這個門檻,所以精心的設計以及用心的投入,也是找到策略方法之後的不二法門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高科技起源於外星文化??

浩瀚的宇宙中,你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嗎?或者說是外星生物?你認為人類是這無邊無際宇宙中唯一的高等生物嗎?

其實,一直都默默的在研究這個話題,只是所能獲得的訊息都是片片斷斷的,甚至難以分辨真偽,一來是很多人不願具名的發表出他所經歷過或者所曾經看過的關於「外來者」的一切,而就算有人敢站出來說出他的所見所聞,一定馬上被政府所否定,導致一種羅生門的狀況,一般大眾自然只能選擇信或者不信,而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

網路上也充斥著種種關於這方面的訊息,甚至國際間也有許多的UFO民間組織,到處去探尋外星人的蹤跡,而甚至對於一些古文明,人類所無法得到合理答案者,也會把它跟外星文化產生聯想,比如說:馬雅文化,甚至在西班牙某一古教堂的浮雕中也有所謂太空人的塑像;而在近代,可以美國前總統卡特在一次對聯合國的報告中,也提到如果地球受到外星生物的大規模攻擊,人類們勢必要團結起來對抗,而當時冷戰時期正是地球頻繁傳出UFO大量出現的年代

在美國或者是前蘇聯都有所謂的軍事秘密基地,而因為外人無法窺探,因此紛紛有流傳說這是專門收藏UFO以及外星人在地球所留下的遺骸的基地,而某些曾在這些基地工作過的退休人員也向媒體透露出相關的訊息,這些訊息在不少的科幻影片中出現過,而其中有一個比較奇特的人物以及事件就是美國的1947年發生的羅斯維爾事件(Roswell)以及後續的專案研究家科索,科索提到人類的高科技在1960年代之後之所以有著顯著的進步,正因為她們在事件中取得了許多外星文化的遺骸,而透過模仿學習倒序製造,使得科技有重大的突破

倒序製造法,其實就是製造廠商們透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從中獲得了比自己更先進的技術,然後運用在自己的產品中;科索在其《羅斯維爾事件後記》中就提到幾項現代的科技是來自於外星文明,他說從該次UFO遺骸中找到了一個積體電路板光纖玻璃三向傳輸管以及所謂的雷射激光設備,從而使人類在1960年後在這幾個方面迅速的有所突破,甚至協助了美國很快速的在二次大戰之後成功的登陸月球,以及日前歐洲啟動的強子對撞用以證明宇宙爆炸論的實驗等

這幾項科技當然都是其來已久,我們可以看到早在1900初期,愛因斯坦就提出過關於類社激光的理論,只是到了1960才真正的被開發出來運用,此外,積體電路的大量運用也堪稱是人類科技史上的一大突破,讓我們進入了電腦時代,甚至是所謂的網路數位時代

當然,這些科索所謂因為外星殘骸的研究所引發的科技突破,受到了眾多科學家們的強烈否定,科學家們稱這是因為長久以來人類的研究,同時因為二次大戰後,相對穩定的環境,所以有突破是可以預見的,甚至所謂來自外星文明的研究也存在眾多的矛盾點

或許這也是一種巧合,而且自從1960這些重大科技之後,人們除了在這上面持續的專研之外,似乎也看不到其他更進一步的突破,而我不是一個科學家自然也無所判斷起,不過我認為所謂的外星人,甚至外星文化確實存在,只是我們不知道她們零星到地球的目的為何罷了

越研究就越覺得人類的渺小與狂妄,但也或許我們身邊已經存在外星人只是我們不知道,也或許像電影ID4那種外星人大舉進攻地球的場面真的出現,呵呵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經濟不景氣大裁員,然而人才照樣缺…

每天打開一些財經網站,就看到今天又有哪家大企業裁員,甚至今天連各家裁員的人數統計表都完整的被整理列出,這個媒體除了告訴我們景氣很差之外,彷彿也透著一股幸災樂禍的意味,抓住了一些線索就緊咬著不放,搞的人心惶惶,除了要面對可能失業的壓力之外,還要被媒體一再的在傷口灑鹽

這篇文章可以說有一點延續《金融風暴下,MBA招生憑什麼火爆》的意味,因緣際會,這幾天跟一些獵頭聊了幾回,他們一再遊說我說,其實在一個公司久了,可以換一個環境拉,因為相同的環境待久了,人容易產生彈性疲乏等等之類的言論,我不再記得他們是透過什麼方式找到我的,而且我也不覺得我有足夠的優秀讓獵頭來找我

不過在獵頭的言談之中可以感受到雖然景氣非常的谷底,不斷的透過各種方式節流控制成本,甚至整個組織的編制只留下能夠讓整個企業維持現有運作的規模,然而各企業對於人才的尋找一直沒有間斷過,有的職位找了一兩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甚至感嘆人才難尋;那麼,這就是我最早在《人才市場上的嚴重資訊不對稱》中所說狀況,尤其在越不景氣之時,越容易被凸顯出來,因為企業老闆通常想找那種多功能的人才,一個人可以同時做很多事,不僅因為懂得多,效率也高,而且願意配合,換句話說,就是所謂「好用之人

什麼樣才是好用之人呢?MBA嗎?其實不是,可以說跟學歷沒有絕對的關係存在,而且更多的MBA其實是華而不實的,他們沒有領略到或者根本沒有接受過真正的MBA教育、訓練(參考《MBA學歷文憑被社會炒爛了);而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企業求才的條件,其實是「學歷不拘」,而真正看重的是,能不能對上對下溝通的很順暢,能不能活靈活現、現學現賣,是否具備同時可以做很多事情的能力,以及會不會造成組織內的不和諧或對立等等

在很多的企業主訪談中,我們會聽到這些老闆如何介紹他的團隊,比如說阿里巴巴的馬雲,他就說,「我的企業裡面都是平凡人,當阿里巴巴出名之後,很多全球頂尖學院的MBA進來,然而最終都因為無法融入組織,以及發揮應有的貢獻,而自動淘汰」,諸如此類的言論,其實經常可以聽到,學歷高代表讀書厲害,但不代表適應職場以及社會大學,所以,我認為就算出身不是很好,可以不用那麼的介意,重點是不斷的學習精進

上面,我所列舉的幾樣企業主所看重的條件,如果用簡單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具有不斷學習的能力,不斷的學習,而且不是把這些新的知識勉強的記下來,而是要融會貫通,要能夠明是非辨真偽,盡信書不如無書,知識也是如此,不全然都是對的,更多的是別人接受了這些新知之後所講出來的,裡面或許以偏概全,所以不僅要大量的吸收,還要加入一些自己的判斷,不要很表面的接受它,而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識,同時在未來能夠把它「活用」在適當的機會,真正的可以做出貢獻,這樣的話,其實你已經具備「好用的人」的基本條件

再來呢?其實事在人為,事情需要人來做,所以我們需要藉由不斷的學習藉力使力,然而事在「人」為,人可解釋為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團隊,或許你是團隊的一個成員,甚至是leader,然而如果團隊不合,那再好的構想、再好的策略也執行不下去,而團隊的失敗,其實也正是個人的失敗,所以能夠顧全大局,必要時甚至忍辱付重,是一個關鍵,也才會受到敬重

所以說,人貴自知,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真正讓自己成為一個好用之人,我想景氣再差,老闆都會巴著你不放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金融風暴下,MBA招生憑什麼火爆…

金融風暴以來,裁員風四處可見,而此時一些教育機構以及代辦留學機構也展開逆勢操作,利用這個職場上大家最有危機意識的時候大幅炒作,讓大家覺得不進修,你很快的將被淘汰,而且你之所以被裁員正是因為你unqualified,再度進修充電,那麼你將會加速成為M型社會下的窮忙族

而這種行銷手法似乎奏效了,今天上網看了一些新聞說道,金融風暴大勢之下,一些MBA機構的招生率提高許多,或許當人們沒有出路時,回到學校重新拿起書本當學生,好像是最佳的選擇,尤其是攻讀一個MBA學位,但是矛盾與問題來了

金融風暴不正是這些全球名列前矛的MBA所造成的嗎?而此刻正是這些頂尖名校的MBA們大幅失業的時刻,而你此時進修期望取得的MBA,難道會比這些人厲害嗎?那麼你期望的是取得一個單純的學位,還是真正的學到真本事呢?如果是前者,那我的建議是,不如把錢省下來吧

我們先來看看這些頂尖MBA們被迫離開華爾街之後,何去何從

今天在《Financial Times》看到一篇關於這些被lay-offMBA們留到哪裡去了,根據文中的說明,她們情非得已的放棄了高薪且光鮮亮麗的金融銀行或者顧問服務業,務實的轉往傳統行業,甚至是以贖罪的心理投向了以道德為基礎的組織工作,而MBA或許也將不再像過去那麼的迷人,畢竟在投資市場上面,學校裡面所教的財務工程理論與實務操作是一致的,然而到了企業之內,那種真刀真槍操作的方式,反而經驗歷練更為重要,也就是說MBA或許只代表著讀的書比較多,看似境界比其他人高,然而社會大學的經驗不足,如果不能放下身段實地學習的話,那或許MBA將是一種跨不過的障礙

然而很無情的,這些來自華爾街的MBA將會擠壓其他人的工作機會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一般教育機構所推廣的MBA教育課程,其實在我之前所寫的《MBA學歷文憑被社會炒爛了》裡所描述的,MBA頂多只是一張薄薄的紙,你所投如的很可能只會得這張紙,而也僅僅只有這張紙,也可以這麼說這個MBA學歷只是一個華而不實的頭銜,表現上聽起來很好聽,但是重不重用可以打上一個Big Question Mark,是以我們可以看到更多企業寧願要名校的大學生,也不要這些重看不重用的MBA;肚子餓時,一碗白米飯絕對比一個漂亮的蛋糕更能讓人滿足,不是嗎?

所以,知上進懂得尋求自我提升值得鼓勵,然而,要對症下藥,如同《項塔蘭》一書中所說的,人要懂得認輸,才有辦法自我突破,認輸要知道輸在哪裡,然後補其不足,專業是只是一個方向,而有時候多所涉略,甚至多到其他不曾去過的地方看看,都會有不錯的收穫,也或許讓自己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騰訊十年,從模仿到被模仿的QQ企鵝…

今天一上網就看到騰訊這個號稱在中國擁有四億多用戶的即時通訊系統,已經悄悄走到了第十年,十年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到最近網路上調查的數據,中國每年有許多的網站成立,然而能夠「活過」三年的網站,只有14%,而所有的網站中,只有16%的網站每個月營收超過RMB 2,000元,而超過60%的網站每個月賺不到RMB 100

記得第一次到內地的時候,想跟一些人交換聯絡方式,一般我們都會問有MSN或者skype嗎?而得到的答案總是,「沒有耶,我只有QQ」,當時還在想這是什麼東西呢?然後發現,喔,就是一個長的跟ICQ一模一樣的IM工具;而從三年多前長駐內地互聯網企業之後,幾乎每天都關注著騰訊的一舉一動,因為經常聽到一句話,這個功能如果騰訊要做的話,我們大概沒機會,呵呵,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如果就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來說,騰訊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

很多都知道在騰訊發展初期,本來不是從事即時通的開發,馬化騰也曾經潦倒過,甚至曾經想用100萬把他賣給別人,幸好被拒絕了,否則用戶們大概沒有今天的騰訊平台可以使用了,而這也讓我們知道一個事實,其實每個企業的開始都不是很完美的,只要主要的創業班底穩住,加上創業者的熱情與堅持,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我們外在的人只能看到騰訊做大之後光鮮亮麗的一面,而忽略了人家默默辛苦的過程

那騰訊成功的要門是什麼呢?

如同我在標題所說的懂得模仿,又懂得如何讓它適合中國的國情,我們看到很多跨國大企業進軍中國失敗,是因為中國市場雖大,然而卻是一個有自有規格,甚至有一點封閉的市場,是以騰訊擁有了這個機會,稱霸全球的MSN不得不在中國稱臣,而來自韓國的avatar(虛擬娃娃)也是;在我之前的文章經常提到internet企業最缺的就是商業模式,而如果把免費服務算一種商業模式的話,那麼internet最缺的就是營利模式,亦即收入來源,所以遇到金融風暴,大家就開始緊縮投資,甚至裁員,而可以這麼說,除了網路遊戲(online games)企業之外,騰訊幾乎是中國最會賺錢的網路公司,甚至贏過百度

翻開騰訊的財務報表,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收入來源,1/3來自於網絡增值服務(例如:虛擬物件、遊戲大廳)1/3來自於電信增值業務,1/3來自於網路廣告收入;我們可以發現所有internet企業想要藉由眼球經濟來賺取的廣告收入僅有1/3,這正是騰訊之所以可以屹立不搖的原因了,因為它可以不靠外界的,藉由自己的平台系統機制「生」出錢來,而不用跟其他企業競爭來自廣告主的投放預算,而也由於已經達到了一個龐大的會員基礎,根據80/20法則,所以它可以很順利成章的賺取到所謂的網路增值服務收入

當然,騰訊在發展過程中也遇過不少的瓶頸,比如說他的會員數超過600萬時,在系統上出現了瓶頸,而且後來因為用戶量太大,還對想註冊新帳號的用戶收取微薄的費用,引起不少爭議;而騰訊的現在呢?已經成為了一個internet的標竿,包含對門的迅雷,或者是遠在上海的51.com都積極的搶挖他的牆角,不管是透過模仿騰訊的方式,或者是大批的把他的人才挖走

這十年來,相對於其他的internet企業,騰訊是相對的低調的,甚至連這十週年的時刻都比較低調的面對,或許也存在不少的爭議,然而就其影響力來看,更是期待他的下一個十年的表現,而這也代表著整個中國internet的發展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網站平台之流量與品牌孰輕孰重?

一直以來網路被視為是快速致富的一個捷徑,web1.0web2.0以來的 網路創業熱潮一直不斷,然而一直以來對於這所謂的眼球經濟,究竟是藉由市場規模轉換成廣告收入,或者是實質一筆一筆如同電子商務般的收入,一直都有爭論, 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看到電子商務這種虛擬結合實體的收入來源,不僅是一個好的網站營利模式,也是傳統企業網路化的最佳利用,然而這種結合多半來自於實體方面的結合,多數的網站並不具備這種條件能力,因此我們暫不探討這種類型網站,而鎖定提供虛擬服務的網站

那麼對於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網站來說,究竟流量重要,還是品牌重要呢?

退一步來說,流量與品牌兩者都非常重要,也可以說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藉由網站的推廣行銷,一步步的創造出用戶流量,而慢慢的累積出品牌,然後品牌又帶來更多的用戶量,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很自然規模就越來越大,營利的可能性以及眼球經濟所創造的金額也慢慢增加

不過在此,我想表達的流量與品牌,並不是一個幾十萬人的用戶量,而是一個很龐大的,比如說至少每天都是三五百萬的用戶量的規模這種,而所謂的品牌,所指的並不僅限於用戶心中的認知或者覺得好用這樣而已,可以這麼說他是一種商譽(Goodwill),不僅對於用戶而言有價值,對於眼球經濟中拿錢出來投放廣告的廠商也要同等具有價值的,因為不管是網站平台或者是商譽都是很虛擬的,重要的是雙方的認定,接下來我們就分別就流量與品牌來分析

首先,就流量而言,一個網站要創造出「真實」大流量來說,實屬不易,然而流量是很容易作弊出來的,我遇過一個網站的推廣人員,光他一個人一天需要負責帶進12萬的IP流量,12萬流量代表著光他一個人就是一個alexa排名前4,000名之內的網站,如果這家公司有10個人,那至少都是前1,000名,而這個網站是一個非常具知名度的網站,試想一個人一天要揹負如此大的壓力,可以想像這些流量的真實度有多高,此其一也

再者,以中國大陸來說,存在許多有著版權或者著作權爭議的內容提供網站,比如:視頻、盜版書籍、以及音樂等網站,甚至是一些踩著情色擦邊球的網站,對於這些網站,主流的廣告公司以及擁有一定品牌知名度以上的廣告主都是採取觀望的態度,不敢真正的在這些網站上投放廣告,即時這些網站的流量與用戶具有較大的規模以及活躍度,也就是我前面所說商譽的問題,對金主來說,這個知名度就像是竊取來的,不代表網站的品牌價值,此其二也

至於網站的品牌認同度呢?網站平台有了真正的品牌價值,有了認同,其實對於品牌廣告主來說是一種加持,她們或許不知道網站的流量如何,甚至不知道流量的真正的意涵,但是她們會勇於投放;至於前述那些有流量而沒有一定品牌者,頂多只能藉由廣告banner或者文字連接的click數、展現次數、甚至所帶來的真正營收金額(CPCCPMCPS…)來收費,可以說只能透過聚沙成塔來創造收入,然而對於品牌廣告來說,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或許大多數網站經營者來說,都有一種迷失,一昧的追求流量或者網站排名,過於短視近利,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品牌議題,而其實品牌的操作將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接下來,待我整理了關於網站品牌的操作之後,再跟大家分享,其實品牌的操作,除了一直砸錢之外,還有很多方法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百度一下,你知道了些什麼??

隨著網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每天都有為數不少的網站成立,而如何在這一大片網海中很快速的找到這些我們想找的網站或者服務,最早出現了所謂的網路黃頁(Yellow Page),繼而Google這個網路的新霸主出現,透過網站採集收錄技術(spider),加上完善的index,讓用戶可以根據所下的關鍵詞很精準的找到他想找的網站服務,一時之間這種search engine受到用戶以及投資人的追捧

而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的

search engine百度,也有樣學樣,同時用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取自「眾裡尋他千百度」)很快速襲捲全中國,同時喊出了這樣一句口號「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大概在中國兩億多的網民中,至少九成以上都人都上過百度吧

然而,自從百度IPO上了Nasdaq,以及成為中國霸主之後,或許是由於原先的search engine發展逐漸受到限制,以至於公司沒有更多的題材來推升未來的發展性,以及保持他在資本市場上的價格一直維持著高位,因此開始多元化的發展,陸續推出了百科、空間、知識等,補充其search engine的不足,同時也推出聯盟、競價排名、電子商務創造更大的收入來源,而由於這些多元化的發展以及賺錢導向,因此近年以來,經常聽到誤踩了一些公共事件議題的狀況,也跟越來越多的同業產生競爭矛盾,同時連search engine都出現爭議

看看最近的新聞,最早的一件是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口水之爭事件,因為推出百度有阿這個電子商務平台,而爆發 了與淘寶網的互相攻訐事件,最終淘寶網屏蔽了百度對於旗下所有網路店家的收錄,企圖讓百度的電子商務平台玩不下去;再來是所謂的三鹿奶粉事件,起因為百度疑似私下收受三鹿奶粉300萬元,用以拿掉網路上面關於三鹿奶粉的負面新聞,引起了所謂的百度信任危機,但其實百度收錢拿掉一些收錄的內容,一直都有耳聞;最後是今天又看到的新聞,起因於與百度的《競價排名協議》,一家信息公司狀告百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壟斷官司,並索賠1.7億元,這是中國第一次網路產業的壟斷性調查

當然,我們並非當事人,因此對於事情的真偽無從查證,然而,在一連串的事件中,我們也看到了百度朝網路企業巨型怪獸的路途上,不管是讓人眼紅,還是惹人非議,確實爭議不段,而且可以預見未來還會有更多

其實除了這些商業上的對抗,以及因為營利的關係而起的商業糾紛,最大的癥結點在於search engine的「公平性」,不僅僅是上述的三鹿事件,更多的是我們經常在一些個人網站或者小網站的站長們聚集的網站看到,大家最摸不透的就是收錄的規則以及排序的規則,經常一個已經排在搜索結果列表網頁前幾名的連接(link)莫名奇妙的消失了,或者原本收錄的網頁數驟然急降,這些對於現在的網站經營者來說,都宛如瘦了一次重傷一般,也因此出現了許多的反百度聯盟,然而站長們就算反他,卻也別無選擇,畢竟百度的地位無人能及

所以,下一次當你上search engine找尋你想要的資訊時,請帶著一點自己的判斷,因為如果排在前頭的一些付競價排名費用網站提供的訊息,最好思考一下這些訊息是否已經因為人為的操控,而以一種置入性的引導讓你受到誤導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拜資訊發達所賜,以及傳統功利主義的教育,越來越多成功的企業家受到媒體大追捧,而這些成功企業家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他們所寫的blog也成為許多年輕人學習錢人成功經驗的好地方,however,如果說賺錢是人獲得好生活的不二法門,但如果過度的追求或許會造成一種價值觀的迷失,還記得你小時候的理想與夢想嗎?是不是覺得踏進社會之後,這些理想越來越遙不可及呢?

曾經看過一部獨立電影《練習曲》,一個聽覺略有障礙的大學生在他即將畢業之際,騎著一輛單車,背個一把Guitar,就踏上了十天環台灣島的旅途,或者露宿街頭或者住在一些學校,一個人完成了這段旅途,很多人覺得他很無聊很傻瓜,然而他卻說「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多麼感傷的一句話

很多人都會說我退休之後要去環遊世界,我退休之後要去學油畫等等,但你有沒有想過當你退休的時候,可能都上了年紀很多事情做不了,或者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諸多的夢想就真的只能寄望下輩子了,試想一下如果面對這種局面,內心作何感想

最近在一本雜誌看到迷你退休(mini-retirement)這個名詞,其實在西方國家這種概念並不算新穎,而迷你退休這種概念,則是來自於另一個名詞Gap Year,一般年輕人在脫離學校生活或者工作了一兩年之後,會自發性的放自己一段長假壯遊去,她們會在這段時間到處流浪、度假、打工、甚至到一些落後地區當義工,目的只是為了讓生活更豐富,讓人生的眼界視野更廣闊,讓人生有更多的體驗與可能性,而迷你退休其實也相去不遠,與其等到規定年紀再退休,不如把它分散成在一生的不同部份,讓自己暫時離開工作、完全放鬆同時得到一些心靈的沉澱以及境界上的提升

有人說過,人的一生最好的狀況就是到死的那一天,剛好把所有的存款用完,但經常事與願違;我認為擔心一時的離開職場離開工作而造成之後再也找不到工作,或者機會成本很高,或者說沒有錢讓自己好好的去放空流浪一回,可以說是庸人自擾,這只是職場有太多誘惑(例如:你的主管可能跟你說表現的不錯,隨時可能升職或者加薪,離開非常可惜之類的),而機會成本問題,在國外的研究中,反而是一個迷你退休期間所花費的費用,比同一段時間工作來得低,甚至是相對省了很多錢,如果秉棄一些不需要的奢侈品的話,則用來實現迷你退休的條件就更充裕了,此外旅途中更可得到很多不是在你的日常生活範圍所能體驗獲得的景緻、感悟,用另一個角度看,這是一個有錢買不到心靈上的收穫

其實也可以這麼說,想像自己退休之後想要什麼什麼的,其實是只是給自己一個下台階,很可能你根本就沒有這種勇氣與冒險精神,所以只能在自己的內心幻想著,也或者你會擔心離不開工作生活,因為沒有你不行,你沒有工作也不行,尤其受到媒體一天到晚的宣傳,以及對於許多華而不實的奢侈品的追求與依賴,讓你失去了最初的那個夢想,完全被物質所牽引著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的確,與其只會幻想,不如提起勇氣付出行動,人生將會有更多的可能